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MACD三段论研究简介报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5-1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当我了解指标的基本用法时,我会完全相信指针所发出的讯号,用它时不可无灵两可,如果是这样的话,最终受害的仍然是自己.
有关背驰的讨论,我只是稍习惯用MACD来判断,但常常看见其它人会有误解,要留意的地方有两个:

当DIF线造出背驰时,不是立即买入或沽空的讯号,仍要等快线升破0轴时,这背驰可靠性和力度有偏高;

另外,背驰也不是叫人不理何时止损的讯息,当你了解是假背驰时,MACD仍会让你看到逆转讯号的发出,这些情况在造单时也要有这一手的种备,当讯号发出时,也要立即平仓.

把握第一种情况,获利会偏高,把握第二种情况,污损会减少.
所以我一直只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操作理论,但最重要是操盘者的纪律和警觉性.
发表于 2005-5-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单的根据是MACD,K线形态及SLOW KD。
发表于 2005-5-16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极为有理,但别忘了趋势的重要性,指标是由价格也演变而来,是滞后的.我编了N个指标,最终还是以趋势来确定.
赚钱别赔钱
发表于 2005-5-16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你可以用用我上面所说的SOFT里面的指标。我真的很佩服这个软件的编写人。

[ 本贴由 ctcaic 在 2005-5-16 11:42 最后修改 ]
发表于 2005-5-16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05-5-16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Halia_qiu at 2005-5-16 11:48




Benny所说的快线是DIF,而参数中的取值是用的移动平均线(EMA)的天数,两者概念不同。


快线是DIF 不明白.....
发表于 2005-5-16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顺势而为是唯一的真理! MACD也只是判断趋势的参考,完全依赖指标,容易让人视野变窄,

人往往只看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往往忽视不一样的东西,所以这行重要的是经常让自己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

受任何负面或正面的信号,有精力能够不断总结,不断认错,不断肯定!  不要迷信任何东西,也不要迷信任何权威!

人的智慧不可能超越上帝(趋势,真理,现实)的,人不可能完全认识世界,只是人的认识距离现实有时侯大,有时后

小的问题,何况人造出来的指标呢?

我们能够在这个市场生存,首先要不断地敢于认错,只能靠多给自己交易机会的方式来生存,所以严格止损才是

我们能够生存并获利的唯一方法!
发表于 2005-5-1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狼的观点
赚钱别赔钱
发表于 2005-5-1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白狼 at 2005-5-16 12:08
谢谢分享!

顺势而为是唯一的真理! MACD也只是判断趋势的参考,完全依赖指标,容易让人视野变窄,

人往往只看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往往忽视不一样的东西,所以这行重要的是经常让自己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

受任 ...



什么是势,什么是顺势,大家应先看看《虞先生总论》。
 楼主| 发表于 2005-5-16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不太明白新手啊和小白狼的意见属于那一类???
如果属于提醒我不要迷信指标,我已强调指标是工具,每种工具也有它的适用范围和限制,不可能令自己一点污损也没有,只要做到损得少,赚得多便可以了.除非他们有理由认为这种操作方法是赚得少,污得多,那我才接受他们的意见了.

若他们提醒期他论譠朋友,不应将我权威化.我想,这些朋友是较懂得网络礼仪的,我无意将自己视为权威,我只曾多次在这论坛受益于多位前辈无私的分享和贡献,有时也应该分享一些心得,让这论坛活起来.若其它人觉得某些观点受用的话,顶一下,只显出他们的教养和礼貎,从没有将我神化的企图,我也仍是不断思考和摸索的学习者.

有关趋势,我是做短线的,有时明白某些指针的功能,我会今早买升,晚上沽空,你们时常说不要迷信指标,意思是否说当指标要发出买入讯号时,不要信,不要买,反而要沽空.当指针发出平仓的讯号时,不好平仓.这才是不迷信指标呢?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4 14:10 , Processed in 0.0372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