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晨会观点汇总1027
2014-10-27 11:17 机构观点
▲看多观点▲风来了,猪也不远(国泰君安)
“笼子”打开,改革红利释放是最大的风口。10月23日四中全会闭幕,依法治国的本质是构建“笼子”。私权的边界得到扩张,“法无禁止即可为”。“笼子”不仅会关入公权,也会释放私权,这是改革最大的红利。四中全会对改革和依法治国的阐述意味着新的改革风口正在形成。市场预期也将在逐步验证的条件下强化。投资驱动等概念的推动动力在下降,而改革推动之下的强国和改革类主题方向新风口正在形成。四中全会进一步确认了治国方针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高铁、卫星导航、体育、再教育等主题的上涨是市场预期发生变化的开始。
增量资金才是决定市场走向新高的核心因素。我们观察到近期开户数和基金账户增量都达到两年以来新高,这意味着增量资金入市的影响仍在深化。A股市场目前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存量资金纠结和增量资金乐观的对比。增量资金入市是今年以来市场中最重要的推动因素。这一因素在短期内我们看到仍在加强,而非弱化。经验显示市场对短期政策层面的冲击往往过于悲观,这也使得每次新股发行都形成阶段性买点。
■看平观点■
观察短期风险释放完的时间点(财达证券)
我们对四季度中期市场趋势的判断是:消退期、震荡市,但震荡市并非一蹶不振,更多地会体现出先抑后扬的特点。对10月份短期市场趋势的判断是:市场短期趋势转换的调整期。A股市场短期将运行在基本面短期下行、未有改善迹象,以及改革预期短期兑现、政策放松预期不能兑现的敏感时期。观察短期风险释放完的时间点:一是10月末11月初,二是在11月份中旬。从当前情况看,一方面,虽然汇丰PMI预览值出现回升,但是还需要等待更多实际数据的进一步验证,来证实11月份基本面预期能否出现改善;另一方面,四中全会刚刚闭幕,尚处于会议精神传达阶段,改革预期的修复还需要时间。因此,短期内的投资策略还是建议以谨慎、规避风险为主,不急于马上转向乐观操作。
本周下关注2285点附近支撑,上注意2345点附近压力(方正证券)
货币政策环境继续改善,大盘中长期趋势不变;市场政策与稳增长政策刺激主题投资,市场结构性机会不断;但受沪港通推迟影响,中国基金连续6周资金流出达49亿美元,流出规模已相当于吸资额的56%,资金持续流出,短线大盘难走强,本周大盘围绕2300点有反复,下关注2285点附近支撑,上注意2345点附近压力。操作上,既把握资金安全性,也寻找主题投资机会,逢低关注国企改革、重组概念、铁公基产业链、文体产业链、医药及低价二线蓝筹股,回避前期高价强势股及破位运行股,对获利丰厚股要落袋为安。
▼看空观点▼
控制仓位重于一切(川财证券)
沪港通落空、风险陡升。前期反弹的两个主要逻辑,一是四中全会与政治改革的预期,这一点已经随着四中全会的结束而得以兑现,结果与预期基本一致;二是沪港通开启之后,外盘资金将在一段时间内增强股市的活力,但由于“占中”的持续,沪港通无限期搁置的消息开始传出。预期落空的向下风险陡增,该消息可能对本已处于回调趋势中的股市产生显著冲击。不排除前期预埋伏沪港通的资金加速撤出导致股市大幅下挫的可能。
短期调整趋势延续(申银万国)
周五股指震荡整理,成交量大幅萎缩,本周随新股资金释放有反抽机会,但总体调整未尽,短线目标2250点,观望为主。引发当前这一下跌趋势的理由有很多,包括2400点高位受阻、经济数据不佳、新股集中申购、沪港通推迟落地、四中全会精神被解读为不达预期和外盘大幅震荡等等,但信息本身很多时候是中性的,市场的解读更多地是看变化的趋势、预期差和当前情绪,因此,上述利空成立本身也说明了市场当前的心态谨慎,而在新的变量出现、投资者情绪转暖后,利空随时可能倒戈。
大盘在目前位置还将有一段时间的盘桓(广发证券)
短期各条短期均线均处于空头状态,形态上也形成了“圆头”。其调整态势极为明显。后市演绎成一个头肩顶,还是按照楔形调整的路径,有待本周继续观察。一般来说,若其他因素不变,而再度出现新股发行的消息,则大盘难免会继续调整。其调整目标将直至2250-2210点一带。观察要点一是成交水平,二是市场热点。成交水平若持续萎缩,市场缺失号召力强的热点,则大盘反抽过后仍将调整。反之则有望继续反弹。即使如此,大盘在目前位置还将有一段时间的盘桓。在各方面无不利因素的干扰下,市场以时间换空间的形式修复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夯实基础再度前行。至于是哪一种,需要视后期市场供求关系、政策以及消息面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