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晨会观点汇总1009
2014-10-09 11:09 机构观点
节后喜迎开门红(华泰证券)
短线看沪指已突破2380点阻力位,进一步上行的阻力将是前期2444高点(短线支撑为2351、2329点)。大盘仍旧处于强势,投资者可采取较积极的投资策略,但在个股操作或持股上一要考虑自己的偏好,二应考虑市场热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会议决定向地方政府全部或部分下放通用机场、非跨境跨省电网等23类项目核准权限,受到鼓励的通航、水利、环保、信息网络等行业有望受到提振。
楼市新政刺激,短线维持强势震荡格局(华西证券)
昨日股指创出反弹新高,有成交量的有效配合,后市进一步走高的动能比较充沛。下方的MACD技术指标今日形成“金叉”。能量柱也由绿柱变为红柱,多方持续蓄势走高,短期压力位在2013年2月份高点2444点附近。楼市新政将刺激金融、地产板块,预计短线维持强势震荡格局,有望挑战2444点压力。适当关注三类股:一是微刺激政策受益确定的品种;二是沪港通标的中的低估值蓝筹股;三是三季报乃至年报大幅预增的品种。
攻击2400点关口,须跨2394点门槛(方正证券)
节后市场继续上行,但引领市场的并非是受到利好刺激的地产板块,而是题材股,这一现象说明节后市场对利好消息并未作出很剧烈的反应,个股依旧是资金的首选,个股的结构性行情也依旧是当前行情的基本特征。在持续上行之后,市场接下来要挑战的关口是2400点关口,从历史经验来看,整数关口必破,因此市场突破2400点关口是大概率事件。但这并非判断后市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市场突破2400点关口之后是否还能延续升势,对此我们并不抱太大期望。我们认为2444.80点的前期高点附近可能成为这一轮行情的高点,届时市场一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另外一方面还将面临做多动能的透支,同时从市场环境来看的话,10月份的市场环境远比8、9月份复杂,宏观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将多空交织,这并不利于行情进一步展开。因此对节后市场我们暂时维持看多,但正在趋于谨慎。
操作上,留一份醉,更留一份清醒,择股以“先防御、后反击”为原则,除中线关注国企改革、重组概念外,逢低关注资源、电力、水利、医药及有补涨要求的低位滞涨绩优股,继续减持受利空影响的蓝宝石概念股,回避高位滞涨股及破位运行股。
把握沪港通开通前的最后一轮机会(山西证券)
国庆期间重磅政策频出,房产限贷政策放松,地方政府债务新规出台,“一码通”上线,四中全会确定于本月20-23日召开等等,总体来看,当前改革氛围未变;投资者做多热情不减,9月投资者信心指数达创立来最高值,证券结算资金破万亿大关。预计A股将再创新高,建议持续关注政策重点扶持板块,并把握沪港通开通前的最后一轮机会。
政策推动力依旧(申银万国)
就“政策利好+泛并购重组”这一双轮驱动的市场炒作主线看,目前投资者的追捧热情仍在延续。政策利好方面,在市场情绪高涨、对新一届领导层认可度高的情况下,可以炒作的板块很多,包括民生、军工及包括国企改革在内的国退民进的行业等,而930住房政策的发布也使得地产板块有所表现;就并购重组和定增标的看,前期“注册制年底推出”和“关联方参与定增堵漏”等的消息对于这一热点的并没有发生太多冷却作用,目前这一概念炒作的泡沫仍在延续,尚未出现走弱趋势;此外,随着三季报拉开帷幕,投资者对此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今天涨幅榜前列也不乏预增等品种。
市场资金方面,考虑到外资对于国内经济走势的敏感性,随着8月份各项数据出现震荡态势,外资显现撤出迹象,这从人民币买入卖出价的止升震荡和QFII ETF南方A50的走弱态势中也可看出;而国内资金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此前即便在外资流出的情况下,两市量能仍然维持在3000亿以上的水平。我们一直关注两融余额差值曲线的斜率来对市场热度进行观测,而9月底以来该曲线斜率有所走平。
结合两方面看,虽然今天两市量能近4000亿,但国内外资金面均出现了一些不利的变化,后续表现仍有待观察。总体上,我们认为,上证综指2400点一线的阻力较大,但即便股指上行空间有限,当前市场热度较高,仍是个股的可操作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