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汇市24日早盘:美元兑亚洲货币大幅走低(更新一)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4-24 23:19:56
纽约汇市早盘,美元兑亚洲货币大幅走低,原因是G7在声明中特别敦促中国增加外汇制度灵活性,不过声明发布后,包括欧洲央行行长和日本央行行长在内的一批财政官员均表示,声明并不暗示着G7希望美元走软。
综合外电4月24日报道,纽约汇市24日早盘,美元全线走低。此前,七大工业国(Group of Seven,简称G7)财长发表公告,呼吁增强汇率灵活性,以帮助解决全球失衡问题。
纽约汇市早盘,电子交易系统(EBS)显示,欧元兑1.2357美元,高于纽约汇市上周五尾盘的1.2340美元;美元兑114.95日圆,上周五尾盘为116.91日圆;欧元兑142.10日圆,上周五尾盘为144.27日圆;美元由1.2756瑞士法郎跌至1.2712瑞士法郎;英镑由1.7816美元涨至1.7870美元。
G7声明导致美元兑亚洲货币面临尤为沉重的压力,原因是G7在声明中特别敦促中国增加外汇制度灵活性。中国现采取人民币参照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体制,但浮动区间极为有限。
受G7声明影响,日圆涨至3个月高点,韩圆刷新8年高点,泰铢和印尼盾则分别创6年和21个月高点。美元跌势主要出现在亚洲汇市交易时段,这是G7周末华盛顿会议结束后汇市最早开始交易的时段。
Brown Brothers Harriman的外汇策略师在今早发出的电子邮件中指出,北美交易时段投资者可能会试图推动美元进一步走低。
分析师们称,G7声明标志着解决全球失衡和汇率弹性问题的一个新的紧迫程度,这与G7以往较少采用强硬基调的公告大相径庭。
瑞士银行(UBS)驻康涅狄格州斯坦福的外汇策略师Daniel Katzive称,许多市场人士此前预计本次G7会议将像上次会议一样不会对汇市产生多少影响,但声明基调进一步转强似乎表明,G7对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关注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汇丰(HSBC)驻纽约的外汇策略师Robert Lynch称,G7提高了对全球失衡问题的关注,突出了外汇调整对解决这一问题的作用,这使美元、特别是美元兑亚洲货币重新面临压力。
部分美国生产商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低估的幅度高达40%,这使中国出口商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中国在去年7月提高了汇率制度的灵活性,使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1%。虽然此举最初受到了美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和其他方面的欢迎,但迄今人民币兑美元仅为1%左右的涨幅,重新引来了各方对中国汇率改革进展过慢的批评。
周末的会议表明,未来IMF在监督和指导外汇政策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对于很多人来说,在目前这个现金充裕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对于似乎不需要来自IMF提供的微观经济个别支持的情况而言无疑是个好的转变。
汇丰的Lynch表示,美国一直在敦促IMF在制定外汇市场政策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主要是想藉此获得国际社会更多的支持,要求中国使人民币升值。Lynch称,这也使得G7的措辞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尽管如此,G7声明发布后,包括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长特里谢(Toshihiko Fukui)和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行长福井俊彦(Toshihiko Fukui)在内的一批财政官员均表示,声明并不暗示着G7希望美元走软。
Lynch指出,某些人士着重强调,G7所发出信息的意图并不是想让主要汇率出现波动。Lynch称,那些担心美元全线走软可能迫使欧元升值的欧洲官员们作如此强调并不令人意外。
此外,美元的疲软也受到了上周五及周末市场对外汇储备多元化担忧重新燃起的影响。
就在不久前,卡塔尔央行的一位官员周一表示,欧元占该行外汇储备的比例可能会升至40%。
欧元盘中一度突破1.24美元,但随后便回落,稳定在仅略高于纽约汇市上周五尾盘的水平。
瑞典央行(Riksbank)上周五表示,已将其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比例从37%降至20%。而俄罗斯财政部长Alexei Kudrin则对美元的前景表示怀疑,称美元走势近来很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