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形态应用中的“心理化”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1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形态应用中的“心理化”作用
 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进入股票市场的第一件事,那就是认真的学习和钻研技术形态,只有具备了这点,投资活动才显得有凭有据,并且理性和踏实了许多。久而久之,在市场也便盛传出所谓的技术派,利用某种形态如何的获得了大利润,这也是很多人长期痴迷于其中的原因,但也有相当部分人却相反的认为技术分析的误导性,以及骗局的说法,无论从那个立场出发,其必然有自身的深刻体会所在,因此我们就不能主观性的去评判其对错与否,相反的要从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中寻找原因,相信心理化作用将是其中的主导因素。
  在投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将某种技巧熟练的应用,并且常此以往的遵循下去,在连续获得大回报的过程中,经验主义和发扬思想便会油然而生,这时候的交易心理就会充满侥幸和自信,由此也便显现出对技术分析的崇拜思想。不过,错综复杂的市场始终是在动态的变化着,内因和外因的结果有时会导致整体格局的悄然变化,由于我们长期沉甸于静态的技术经验思维中,突然面对发生的事实,自信和侥幸的仍然尤存将导致对事物本身认识上的不客观性,这时候如果市场出现与我们的预期不一致性时,前面的所取得的成就就会受到质疑,由此矛盾心理便会附身,逐渐的利用某中技巧交易的成功率就会下降,最终所产生的结果是从先前的崇拜到否定的事实。
  
  因此可见人性的思维变化在交易中所起到的作用,在这里我们把他统称为“心理化”因素。如何准确的把握这一要领是交易能否取胜的关键,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形态的熟练应用和理解,这是正常发挥心理化的根本所在,只有在二者相互协调、合理搭配的情况下,交易的结果最终才能达到精确化的境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频率、获利可能的关系以及概率问题!

交易频率、获利可能的关系以及概率问题!


交易频率和获利可能之间有啥关系?
在股市上好像机会很多!看错了咋办?
止损就是!很多书上甚至把止损放到了第一位!

但是,我想,要是你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这样做还行吗?
风险和收益都大幅放大。
我觉得在那种情况之下应当是确保每次交易的成功率都非常高,失败的可能非常低才可能避免今天开宝马,明天捡易拉罐。成功了好说,败了就太惨了。

要做到上面这一点,恐怕只有把交易的频率降到最低。真正的大机会恐怕不是想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但是不管期货、还是股票、还是外汇,其实它运动的大趋势应当是比短期趋势明显的多。而且其中的大众心理可以保持相当一段时间,价格趋势也就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因而是可以预测的。而短期的变化太快而且在短期相对狭小空间内的波动是相对随机的,因而预测其走势是很难的,而且操作起来难度更大!接近于赌博。

再看看期货市场中间的品种,日线的起伏很大,冷门品种趋势也不是那么明显,但是热门的品种,比如天胶从周线看还是很明显的波段介入机会和支撑压力。随着期市规模的扩大,我认为其中的中长期运行规律是更为明显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操作的周期有效延长,对不对?(可能性)
而在期市中,一旦失败一次,损失就可能是致命的。所以从操作的质量控制出发,我们要抓的就应当最有把握的机会,而不是赌博。(必要性)

基于以上两方面,我认为短线的操作在期市是非常危险的。并不是表明投机客就是做短线的。相反我看到过一些调查的发现有如下:(当然这些只是从别人的书中看来的)
  1.投机商们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性,得利时能及时退出,失利时"不见棺材不落泪"。 2.投机商更倾向于做长期生意。 3.在价格下滑时,长期期货投机商明显倾向于买进;在价格上涨时,短期期货商明显倾向于卖出。

我觉得真正的暴利机会不是天天都有的,也不是为每个人准备的。所以要想抓住生存、稳定增值机会必须保证一项操作的安全性。
概率统计的主要意义在于,它能更好地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包括是否投资、怎样投资、出了意外如何处理,等等。
在一些跨国公司里面用六个西格码来控制质量、加强管理,实质就是要减少变量因素、降低误差。简单以GE公司的资料举例说明一下它的意思:     (单位为百万;
6个西格码水平相当于成功率在99.9997%;3.8西格码相当于成功率99%)
1)比如在邮递的过程中:
如果我们的质量控制水平在6个西格码,也就是每小时丢失7件邮件;
而如果我们的质量控制水平在3.8西格码就是每小时丢失2000件邮件。
2)又如在医院手术:
在6个西格码水平下,相当于每周2件手术事故;
而在3.8个西格码水平下,相当于每周5000件手术事故

上面的数字可能比较大,但是不是夸大。只是大家觉得自己一辈子的交易次数可能远远达不到上面的标准单位:100万次! 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过程的波动是可能导致结果很大的不同。而在期货市场中间一次可能就是致命的。
波动是魔鬼,我们要发现并消灭它!
以6个西格码管理机制为代表的概率的运用实际提供的是基于流程的持续改进的方法。是一套严格的改善过程控制的方法。改进流程而不是驱使人。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 这么一个流程来提高质量,你是无法依赖质量检验来保证产品质量的,而是必须建立从初始设计到最终产品的交付的质量体系。

我想通过上面的几句话说明了这么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选择投资品种的过程是首要的,第一位的。要通过不断改进我们选择机会、品种的过程来实现成功的交易,而不是盲目的去提高交易的次数来妄图提高自己的收益。因为如果方法不对,那么高频率的交易只能导致失败。那么是不是有一种方法能够抓住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中间似是而非的机会呢? 我想不用说我等小股民,也不用说我们的大基金,即使国际的投资大师也做不到。
恰恰相反,大师们出手的机会比我们小股民少的多。只有到在他们认为把握极大时才会出手!(而且他们的把握很多时候还因为他们的资金、舆论的影响力足以改变趋势)。
那么,在6个西格码的改进“生产质量控制过程” 的中心思想下,我们要做的恐怕不是改进过程以抓到所有机会,而是找到安全获利的最高成功率吧!就象王传福的比亚迪的理念那样,在质量一流的前提下,不用花太多钱去提高质量到行业第一位。因为那样成本就可能提的太高了!
所以我们不能抓到每一个机会,不能抓到每一个股票的短期波动机会,我们抓住他的大的趋势就可以了。
在股市上风险小一点,我们可以把(机会)成本放低一点,敢于去抓一些短期机会可能还可以;而在期货市场恐怕要把(机会)成本提高一点,敢于放弃一些不是很有把握的机会也要保证成功率!因为这里很可能一次失败就够了!!!越是收益越大,我们应当付出的成本也应当越大!其中放弃一些似是而非的短线波动也可以算作机会成本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进行资金管理

在操作上,多半讨论的都是分析技巧,行情预测,有关资金控管的课题却很少人论及,然而,有了好的资金控管,纵使以丢铜板的方式来决定进出(对每一次独立事件而言,对的机率均为50%),亦能在市场上获取相当的报酬,何解??以下就此一课题发表一点浅见。
何谓资金控管?在期货操作上尤其重要,期货的杠杆倍数多半在十倍之谱,而你只用其合约价值的十分之一当保证金来持有部位,在资金调度上不可不慎,在市场上常听人说,用三倍的资金来操作一口期货较为恰当,呵,为什么??为什么不用五倍,为什么不能只用刚好的保证金?其实这些问题主要是在于各人对风险偏好的程度,市场的报酬与风险是相对的,你有高风险承受度,自然有机会攫取较高的报酬,但是,太高的风险程受度却又沦于赌博之流,因此必须先行制定一套资金控管的流程,才能在投机操作之路上得到长期而稳定的绩效。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资金控管流程?首先当然要有一笔资金,先行规划你可以忍受分几次把它赔光??呵,要先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理准备,计算好之后,那就是你每笔交易所能承受的最大亏损金额,记得,是每”笔”而非每口,亦即是你每次出手时能接受的最大亏损金额,呵,,问题来了,有人问,我以投入资金的2%当作停损,但是,我是照着技术分析来操作的,如果现在的价位进场的话,按照关卡所设的停损价位如果来了,将会超过我的2%的风险限制,那怎么办??呵….很简单,那就不要进场,这笔交易机会是不属于你的,因为它的投机风险高于你所能承受的程度,在操作上,耐心与纪律几乎是不变的铁则,碰到交易机会而面临非计划中的风险程度时,放弃这笔交易吧,市场永远都在,耐心等待属于你的交易机会,才不会出现非预期状况出现时无法处理的危机。另外,有人问,那如果风险远小于我的风险忍受度时,我该怎么做??呵,不要怀疑,属于你的交易机会来了,勇敢地放大你的部位,只要这”笔”交易的预期亏损金额在你的资金控管流程之内,再大的部位都嫌少。
如何利用资金控管的方式来增加获利与减少亏损??这关系到加码与减码操作的时机,举个例子来说好了,倘若你是某代理商,当进了一批货一下子卖了将近九成,你是不是会想再进货?但是这时问题就来了…在市场需求增加的状况下,进货成本自然也提高,那么要进多少??怎么进?分批??还是一次全梭??这些都关系到成本控制的问题,加上先前市场中已有自己卖出去的货品,而同业看了眼红亦开始进货来销售,进多了怕滞销,进少了怕少赚??呵…..其问题更为复杂,有机会我们再讨论,而其基本原则不变,在资金增加时放胆去做,操作不顺时减量经营。


前次提到资金控管的重要性,也仅止于资金控管的初步──控制风险,但是光是控制风险仍无法达到资金成长的目标,有停损习惯的操作者,在操作上经常面临亏损可以避开,但是获利不知出场的窘状,以致于一次又一次的停损,面对操作时自信心一再地遭受打击,最后只好愈做愈短,但在盈亏比与胜率无法达成有效的期望报酬时,长期下来只得黯然地从市场毕业,因此,资金控管的课题着实相当令人头痛,纵观世界各大操盘高手,所讲的不外乎是停损、纪律以及良好的资金控管,在停损及纪律方面多半能譠述一大篇,但在资金控管方面多半以极小篇幅一语带过,为什么呢?盖因资金控管乃其长期致胜的法宝,市场本就是赢少输多,若他们将此致胜法宝揭露,那还混什么?也因此,在市场上多数人对于停损与纪律都可以朗朗上口像圣经般地背颂,一旦论及资金控管,多半张目结舌,或是仅能说出….嗯,拿三倍的保证金来做一口单较安全,而接下来呢?呵,你可以试着问问市场上所谓的「专家」,十个应有九个答不出来。以下为个人对操作资金规划的方式,不见得为最好的,但它是个方法,也是「适合我的操作」的方法。

一、 以合约价值看待建立部位的价值:无论你建立了多大或多小的部位,要着眼于你所能动用的操作金额与实际建立部位价值,比方说,500万建立了30口,以目前3850的价位计算,合约共值约2,300万,则你目前手中持有的操作其杠杆倍数为4.6倍,若你只允许每笔交易亏损手中资金的2%,那么只能亏损十万,为2300万的千分之4.35(呵…看起来相当低),也就是平均每口只能亏损16点,呵,在期指市场16点只是一个小小的波动,此时只有减小部位或是放大每笔亏损比例才能应付,在长期操作资金控管的前提下,您该如何取舍呢??

二、 加码的资金控管:首先要考虑在什么时点加码?有人用技术分析寻找突破点,有人用保证金比例控制加码点,无论采行什么方法,首要考虑的是加码之后对整体部位的影响如何?当然,此时所探讨的不是加码后能赚多少,而是加码后我能赔得起多少?呵…..很奇怪是吧,既为「加码」,已经是赚钱了,为什么我还要考虑能赔得起多少?其实从古至今,孙子也好,孙膑也好,其兵法所主张的行军作战多半是以「攻击」为出发点,认为攻击是最好的防御,故有所谓「围魏救赵」之典故,而现今的球类比赛,一个球队有再好的防守能力,其攻击力不强亦是无法击败对手,最多能求和。在操作上,此点观念亦是相当重要,停损停损停损,所教你的仅止于防守,并无法让你在球场上得分扣关,因此,在背动的停损移动至一定程度之后,形势对我有利之时,如何采行加码的攻击手段,以达深入敌阵并予以致命的一击将是你在操作上攫取暴利的利器,然名曰利器,自有可能在不注意时被反噬,需谨慎行之。在此我们不探讨用什么方式加码,而着眼于加码前后之资金控管,所谓「加码」,绝对是在部位已处在获利状况,若是亏损时的摊平,不在本篇讨论范围之内,在部位获利达到多少可以开始加码呢?个人的看法,须参照你进场时所准备赔的比例,比方说2%,则必须在获利达到6%以上,才开始进行加码的动作,为何要如此?我们一开始就讨论到,重点在于你加码后能赔得起多少?而此时所考虑的即是如此,当你设定在三比一的盈亏比时,每笔交易赚至少赚三,赔顶多赔一,所以若起始最大亏损金额为投入资金的2%时,在获利未达6%之前增加部位,虽说做对的话可以更快地达到6%的获利水准,但是错的话呢??是否就此减少了一次获利或是不赚不赔的机会?在长期操作中徒增一次亏损的次数,如此将有违让资金长期稳定而持续增加的目的。而超过6%获利作了加码之后,必须将停损立刻移到可以保护加码部位的地方,万一不幸出场了,至少还保有6%的部位获利,如此将可以兼顾盈亏三比一的投机原则,并发挥攻击操作的战术。

三、 加码的方式:市场上有所谓的倒金字塔、正金字塔、菱形等加码方式,无论采行何种方式,都必须以资金控管为前提,有了上述的资金控管概念,就算是采用风险最大的倒金字塔加码方式,都可以保有最安全的部位,当然必须再考虑到最差的状况,在突发状况对你的部位不利时你能否承受此一风险?出现了最差状况,你的部位会不会立刻变成亏损?若是亏损将要亏损多少?是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吗?是的话,呵….安心地抱你的部位吧,若不是的话,减量经营,减到你可以承受的风险为止。

四、 扑克定律:扑克和一般的赌博差不多,但是深谙其道的人才能成为赢家,而其赌法与操作最为接近,何解?扑克每把一开始都有底注,在取得牌之前,你必须先下此底注才有权利参与,而操作呢?亦是如此,此底注犹如每笔操作的停损金额,你要继续玩下去,可能获利,也可能增加亏损,但是,最少就是要输掉这一把的底注。接着,当你加注陆续取得第三张牌,第四张牌时,要用何种方法??不外乎是机率,藉由桌面上已出现的牌来推断,你能取得的优势有多少?而其胜率呢?比方说,至第四张牌时你手中持有三条,而桌上已经加注的金额已经是底注的150倍了,而由你贡献的为35倍,此时又到了你加注的时候,该以底注的几倍来加注?这把牌若赢的话,至少可以赢到底注的百倍以上,若输的话,将会有35倍的底注亏损,你如何评断?交给运气?没错,若交给运气的话偶尔会有不错的好运,但你确信你每次的运气都很好吗?在此我们可以先做个小小的计算,手上拿三条,假设桌面上看不到另一张,则下一张牌凑成「四条」的机率约在1/37(假设有五人同桌,以整副牌来玩的话,至第四张牌时平均每人约拿三张牌),而「四条」赢钱的机率约为0.999745,也就是说,你有1/37的机会可以取得四条而获取0.999745的胜率,那么你的期望报酬为1/37乘上0.999745再乘上115,约为3.1,亦即是你有机会在这一把取得高于三倍你已下注的获利,而且,尚且不包含另外3/37(也可能是2/37或1/37)组合成「葫芦」具有的0.998304赢钱的机率,以及百分之百形成「三条」所具有的0.950157的赢面,其所能构成赢钱的条件绝对很高,但是,还是有可能亏损,面对这么大的赢钱机率,你要如何加注才不会赢得太少?才不会因孤注一掷而一夕输光?试想,目前桌上有大约150倍的底注金额,其中有35倍是你所贡献的,盈亏比约为3.28比一,而你手中还有100倍的底注,该加注多少??若以控制盈亏比在三比一之上的原则来计算,假设还有两家在跟,则最多可以加注10倍((115+2*x)/(35+x)=3,则x=10),如此,若两家同时跟,赢则可以赢135倍的底注,而输则输45倍的底注。
五、 运用扑克定律在操作上控管资金:每一把的底注如同每一笔交易的停损,要了解,每把牌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要玩就得下底注,操作亦是如此,要进场,就得先下底注(停损),没有亏损底注的打算而盲目地跟,呵...最后只有输光一途。而操作与扑克不同的是,你进场了,要看第三张牌不用再下注,市场自然会给你赌金,而且若第三张牌凑成的牌形不好,那么在停损点移动之下的出场不会比你所下的底注更高。另外,在加码时,你准备拿获利的多少百分比来当作风险??比方说,我获利了10%,准备拿其中的4%来当作停损,进而加大我的操作部位,ok…此时你必须考虑到,当我加大操作部位后,所冒的这4%的风险能不能为我带来另外12%的利润(盈亏比3比1)?可以的话,仅管放大你的操作部位(前提是出场时仍保有原始操作6%的利润),否则,如同扑克定律加注的算法,去算出一个最适合的加码口数,你就只能加这么多,再多的话不是你能负荷的,放弃它吧。

六、 结论:以上所述为个人对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资金控管「观念」,至于实际的方法,我一开始即提到,要设计一个「适合自己操作」的资金控管方法,因此仅能提供个人对这些方法的观念供大家参考,若有不同意见希望能不吝赐教,或是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毕竟操作之路漫长,必须以事业的永续经营视之,期能步步为营,小心看待每一次的进场与出场,做好资金规划,朝向赢家之路迈进。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止损观—[转帖]

在投资和投机中,止损的观点被公认为必须的功夫和原则,没有止损的交易是危险的交易,在杠杆式交易中,它几乎关系到投入资金的生死,许多爆仓者不缺乏分析交易技巧,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实盘交易中也是如此,看对方向,买对方向,最终不赚钱甚至赔钱的不在少数。问题在哪里呢?止损!  正可谓“成也止损,败也止损”。。。。。。

最常见的两类关于止损的现象: 所有的交易都不设止损,数十次成功的交易被一次失败的交易毁掉。不断的成功,使交易者的成就感不断膨胀,风险意识逐渐淡忘,持仓量越来越大,对自己的判断越来越自信,但,往往这个时候危险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交易,是不可能100%成功的,数十次的成功为以后的失败积累了时间,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概率使然,“人在河边走,不能不湿鞋”便是这个道理。一旦失败的交易来临,交易者浑然不知,自以为判断没有问题,行情的反向发展是暂时现象,迟早会回头,但,结果往往是最终以巨额亏损收场,甚至血汗钱血本无归。

  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所有的交易都设置了止损,但,止损经常被打掉,止损触发后,行情又拐头向对自己原有头寸有利的方向发展,交易者经常陷入“建仓-止损-再建仓-再止损”的恶性循环中,此时,所有的分析和预测都不重要了,因为,止损成了交易者如影响随的恶梦。


  前一种现象不用评论,遭受过损失之后,自然对止损会又深刻的认识,再也不用别人灌输,可能自己会自觉止损了。


后一种现象就颇耐人寻味,也是我这里想和大家探讨的话题。在我最近的策略中,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我的止损位的设立和盈利目标的位置不成比例,有些时候建仓位置就在止损和盈利目标的中间,显然不符合收益比风险大于3这个基本的交易原则,这正是我今天要谈的问题。

我举一个例子:   如果您投保人寿保险,保险公司对于保费的收取是不是一样呢?同样的100万人寿保险金额,不同年龄段的保费一定是不同的,新生儿的保费要比儿童高一些,从儿童到壮年时期,保费从低到高开始以接近直线的方式递增,但,斜率不会太大;进入了老龄时期,保费会以曲线的方式快速递增。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死亡率是不同的,这就是根本。新生儿死亡率大于少年儿童,所以,虽然年龄小,保费也会比少年儿童高,青壮年死亡率低与新生儿,所以,尽管他们年龄大于新生儿,但保费低于新生儿。到了老年,死亡率跳跃式上升,保费自然会跨越式提高,相信,给一个120岁的老人投保,保费恐怕要占据到保险金额的80%。


    保险公司的费率设置不是以年龄为标准,而是以死亡率为标准,也就是以赔付率为标准,赔付率是什么?就是发生赔付的概率,请注意,这里引入了概率的关键概念。


   止损是什么?就是给自己的交易行为上保险,以有限的损失去获取理论上相对划算的利润,止损的大小设置便犹如了费率的设置,必须引入概率。


    在概率的前提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0点的止损不见得比80点的止损安全,10点看起来损失小,但发生的概率太大了,几乎是90%,请问,拿一位敢拍胸脯说“我的10点止损触发的概率只有50%!”,如果有这样的勇士,我愿意来次次打赌。80点的损失看起来大,但,发生的概率只有10%,算算帐,哪一个划算?


     如果理解了上面的道理,就不难理解我在止损和盈利目标1:1的策略中如何获利了,无非就是概率问题,我相信自己赢的概率为55%,这就够了,100次风险收益比为1:1的交易中,假如严格的执行策略,我有55次是盈利的,45次是亏损的,我的净盈利是10次,因为每次我的止损和盈利都一样,所以,最终,我是胜利者。


      更何况在多数情况下,我的止损点数会小于盈利目标点数的。


      直观点说,我的风险收益比的计算公式不是:


     (成本点子+-止损点子)/ (目标点子+-成本点子)



而是:(成本点子+-止损点子)*  触发概率 /


(目标点子+-成本点子)* 实现概率


那么,怎么样来确定止损的点子大小呢?


1.根据交易周期来确定


短线、超短线的止损要窄于中线、中长线的止损,有的时候40点止损都大,有的时候200点止损都小。


   2.根据关键支撑位和阻力位来确定
    短线在关键支撑或阻力位上下40-60点设置止损,中长线在关键支撑或阻力位上下200-300点设立止损。

3.根据趋势线来设立止损


  根据不同周期在突破趋势线后酌情止损。


要想避免频繁遭受损失,最高的办法就是尽量控制自己的建仓位置,不要在区间的中间建仓,这样,止损过小,频繁被打掉,止损过大,一旦触发,必然遭受重大损失。

  抛弃舍不得止损的想法,既要克服不设止损的想法,又要防止一切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出发点,不顾建仓位置而窄幅止损的做法。


    止损是交易者的必修课,我们一起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吧,提高盈利概率,降低亏损概率,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止损这个技巧。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的操作流程

  1   多     空
     首先要分清目前市场是多是空,方法很简单,喜欢用MA的,MA之上只做多
      MA之下只做空;我平时使用分形,四个分形确立方向。用别的指标也行   关键是简单,顺手。
2   盘整      趋势
    我用分形高低点是否重叠区分,从而确立操作策略
     盘整和趋势的操作绝对不同
     
3   时间级别
      确立操作时间级别,一般分析三层
          周       日         30分
          日       60         15分
        也不必过分拘泥,个人习惯最好,不过最好时间分层呈倍数
        这样方便用多层分形分析
4   止损
      根据分形确立止损,根据止损确立舱位的大小
         关键是明确这次自己最大能亏多少,否则恐怕是拿不住单
          提心吊胆的多没劲
  5   进场点
      小级别选点进场,思路上类似‘三重漉网’,大顺--中逆--小顺
       我一般是设定价位簇发进场,因为这证明了自己的猜想。
  6    加仓减仓
       价格如期移动,可以在前分形处减仓;回调支撑分形成立加仓
      关键是不要密度太大,起码要拉出一个交易波长再加
         再是加仓止损不能伤及整仓
      分仓一般是四,有兴趣的可以编一个交易系统试一试
      相同的条件不同的舱位差别很大,全市场测试小心死机,最少也要4-           -6小 时,去年做的,记得好象是四最佳,不过也没一定,只不过我习惯
         用四,当然前提的符合总资金STOP
    7    等待
         干完该干的,剩下的就是等,耐心
          实话说,我往往是这一步出错
          我只好严格的按分形做,一步步提高止损,趋势往往比我们的耐心长
   8    出局
         STOP簇发,寻找下一个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范·K·撒普访谈录(杰克·施威格)
交易心理学家
——范·K·撒普(Van K. Tharp)

从事心理压力与工作表现关系的研究,发掘杰出交易员的心理特征。成功地设计

了投资心理测验,用以衡量导致金融操作成功及失败的心理特征。撒普认为,通

过模仿学习杰出交易员致胜的心理特征,可以成功地改善任何交易中的操作绩效




一、交易成功的三大要件,11项要素:

(一)心理要件
1、成熟的私生活;
2、积极的态度;
3、赚钱的动机;
赚钱的动机和交易成功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仍然要很谨慎的加以检定

,因为缺少赚钱的动机而内心冲突又大,对交易的成功极具杀伤力。
4、内心冲突的平衡;
5、讲求结果的责任感;

(二)决策要件
6、对市场技术面具有充分的知识;
7、做出客观决定的倾向;
8、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管理及纪律要件
9、对风险的控制;
10、耐心;

11、额外的一项要素:直觉。


二、失败交易员的心理特征包括:
1、无法应付高度的压力;
2、对生活抱持消极的态度;
3、内心存有许多冲突;
4、在事态出差错时总是抱怨别人。
5、不会谨守原则作为其操作的规范,
6、较容易成为跟随群众的人。
7、缺乏组织能力和耐心。

没有操作技巧在本质上就是成为交易员的心理障碍。一般人因为缺乏判断力、缺

乏目标或有心理冲突,因而无法思索比较有系统的操作方法,更别说是加以试验

了。

三、无法成为成功交易员的最重大心理障碍是什么?应该如何克服?
(一)交易员最根本的心理障碍是如何处理风险。
交易要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是:停损和持长,不愿意小赔出场,结果反而将小

赔变成大赔。
按交易原则执行例行的决策,包括:利用停损单纠正判断的错误,保护利润,持

续发展等。应该在每天早上思索这些规则,在一天的结束反省当天的交易。如果

自己未按规则行事,便应该自我警惕,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好让自己往后能采取

适当的行动。

(二)第二个主要的心理障碍是无法应付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通常会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一是忧虑。
人类的大脑仅有有限的空间储存资讯。如果你的心理为忧虑所盘踞。大脑就势必

无法有效应付所面临的问题。
二是生理上的自然反应。
1、一般人在压力下通常所做的决定会是不做任何反应。
2、思考事情的层面变得很狭隘,而且不认输。(不断努力做出在市场进出的决定

,希望扳回输掉的钱。但实际上,鲁莽而无理性的决定会输得更掺。)
消除心理压力的正确方式应该是设法找出造成压力的原因,并发展纾解的方法。

心理压力的产生经常和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关系。改变自己对事

的看法,有时的确可以纾解个人心理上的压力。
成功的交易员对于输钱的看法就和失败的交易员不同。多数人在输钱时候会表现

得焦燥不安,但成功的投机客则了解,要赢钱的话,先输点钱是可以接受的。

(三)第三个主要的心理障碍是心理冲突。
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相互冲突的意念。例如,想要赚钱但又不愿意承担风险。事

实上,惟独必须设法了解自己心中的各种意念,并予以调和。

(四)第四个主要的心理障碍是多数交易员会让情绪主宰交易。
事实上,任何操作会产生问题或多或少都和情绪有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控制个

人的姿势、呼吸和肌肉舒张。改变这些因素,或许就可以改变个人的情绪。决定

也是重大的心理障碍。一般人会参考世俗的分析或看法,作为买进卖出的依据。

事实上,你所需要中操作系统只要能够迅速告诉你如何行动就够了。

四、要成功必须要在三方面学习,即信念、心理状态和心理战略,模仿杰出交易

员这三方面的长处。
(一)这五点信念最重要:
1、金钱本身并不重要;
2、输小钱是可以忍受的;
3、金融操作是一场游戏;
许多人从事金融操作的目的是希望赚大钱,这就是造成失败的原因,因为过份重

视金钱本身,很难在输钱时停损,甚至无法在赚钱时持长。如果把金融操作视为

一场游戏,而且一定要按照游戏规则去玩,一切都会变得容易。
4、坦然接受亏损是致胜的重要关键;
计划周详但也能坦然接受亏损,杰出交易员仍会尝到多次亏损的挫折,但是他们

知道,以长期而言自己一定是赢家,因此也比较容易应付小挫折。
5、一进场就知道会赢。
多数交易员在进场之前,都会对市场做详尽的研究。在这一点上,他们不但具有

信心,而且有决心要进场时就要获得成功。
真正的信心和虚妄的信心之间存在三项差异。首先,真正的信心源于对市场的了

解,如果只有信心,那么或许就会遭到一连串的麻烦。其次对于自己的操作方法

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如果一味迷信自己操作方法的正确性,这种信心也一样

只是幻觉。最后是要有决心成为成功的交易员。一旦下定决心你不但会相信自己

做决定是正确的,而且似乎一切事态的变化也会顺乎自己的意志。

(二)心理状态。对自己操作的结果负责是关键前提,控制心理状态是成功的重

要条件之一。
一般人交易失败的两个原因:一是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而是抱怨市场,抱怨经纪

人,抱怨内线交易,甚至抱怨技术指标或操作方法出了差错。
一般人的确都有抱怨别人而保护自己的倾向。但是,如果你只抱怨别人,你就可

能会一再犯错,因为你认为一切都是自己无法掌握的。
当出差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们心自问到底自己错在哪里。我的意思是说,要了

解做错决定的关键何在。在做任何决定之前,要多思考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改

变决策的方法就可能改善操作的成果。

二是,当一个人坦承自己在操作上有缺陷时,出差错的原因多半是源于某些心理

状态,最常见的包括:对市场太缺乏耐心;市场让我感到忿怒;恐惧来的不是时

候;对未来过分乐观。
一旦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问题,就因该采取应变措施,因为这一切都在自己掌握

之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变个人的姿势、呼吸和控制舒张肌肉。改变这些因素

就可以改变个人的情绪,让自己的心理状态趋于稳定。

如何控制心理状态?
控制个人的心理状态又可以说成是要遵守纪律。一个最简单,而且能立即派上用

场的方法。例如,坐在座位上,可以思考要找些变化。这时候,不妨先起身离开

座位,揣测一下别人会如何看你的坐姿,想想你原先的姿势、呼吸和面部表情。

然后,再思想你所希望的姿势。一旦想清楚之后,就回到座位上,按照你所希望

的动作做。
这种做法在任何情境下都能适用,因为它包括改变身体姿势、从比较客观的角度

观察自己以及设想如何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等原则。

(三)心理战略,即个人思考的步骤。
依据某些交易原则进行买卖,交易信号提供给你感官上的刺激。
错误的心战略是:看到信号,信号代表的意义我很熟悉,如果接受它之后可能会

出差错,觉得很沮丧。
正确的心战略是:信号出现了,信号代表的意义我很熟悉,,觉得很好。

完全机械化式的从事交易与完全依赖自己的直觉之间的异同点:
对市场都有充分的了解,并发展出自己操作的模式,甚至也经过长时间的验证。

尽管两者想法各异,但是以发展操作方法和加以检定的过程而言则是相同的;其

次是他们都拥有先前提到的信念;此外都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了解要顺大势而行


机械式交易员属于推理式的人物,能够用精确的语言加以陈述。整合交易模型并

在历史数据中验证。
直觉式的交易员通常会设法了解市场的变化。相信市场变化是与时俱进的,而且

得根据自己的预测下操作的决定。对市场长时期的观察往往会形成他内心中的预

感。事实上,这种预感是一种思考的结果,或称之为直觉。


五、成为成功交易员的两个最难克服的心理障碍
一是缺乏从事金融交易的强烈意愿。除非一个人自己心甘情愿要成为成功的交易

员,否则谁也没办法教他。第二个难题是一个人始终不觉得自己的操作犯了错误

。这种人从不承认自己犯错,因此他的错误会不断重覆出现。


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你

一、除非你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你无法设计一个适合你的系统。
二、最关键的因素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人们通过发掘自己,达到他们的潜能,并与市场保持一致,从而赚到钱。
与自己保持一致意味着找到内心的平衡点,意思是找到一个盈利与亏损的平衡点

例如盈利与亏损,两者都得接受。有时会盈利,有时会亏损,因此既有正面的结果也有负面的结果。想要两者都接受,需要找到内心中可以这样做到的一个特殊的位置。从这个有利位置来说,输与赢的机会均等。
交易者只能在不到50%的交易中赚钱。如果不能接受亏损,你就不会承认错误而停

损退出市场。小亏很可能就会变成大亏。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接受亏损会发生

这个事实的话,你就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好的交易系统,这个系统在长期能盈利,

但很可能在60%的交易里是亏损的。



一个根本的转变:交易的成功来自于自我控制。
自我的控制并不是很难达到的,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却

是比较难的。
通过控制风险来达到成功。风险的控制需要极大的自我控制能力。
最多只有35%—50%的胜算。成功并不是因为能够准确地预测价格,而是有利润的

头寸远远超出了亏损得头寸。愿意承受所可能产生的亏损并去实际操作,其实亏

损是任何一个交易系统都必须有的。
很大的耐心并且愿意等待合适的时机。

怎样成为一个成功的交易者,应该的思维方式。找到正确的交易系统的主要任务

之一是深入发掘自己,从而设计一个对自己有效的系统。模拟成功交易者的共同

特征,低风险的观点;自我控制;交易心理学;资金管理;头寸调整;交易系统




四个关键的因素:
1、交易过程;
2、进行交易研究的过程;
3、在整个交易中,是怎样管理资金和调整头寸的;平仓方法;让它起作用的指令


4、逐渐富有的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指标介绍

经济指标介绍
  
国民生产毛额( 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

指标内容
美国所生产之财货与劳务之总和,也就是 GNP=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可 - 进口。国民生产毛额是每季所公布的各项报告中最重要的一项,特别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 GNP ,是衡量美国经济产出与支出的最佳单一指针。

来源
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

公布时间
每个月 21 日 ~31 日

公布频率
每季(每月修正)

重要程度
★★★★

   

就业报告 (Employment Report)

指标内容
用以衡量净增加的新工作数目,同时也统计出失业率、工人平均时薪以及平均每周工时的数据。就业报告可以协助估计几乎所有其它的经济指针。同时也成为主要的市场驱动力,由于就业情形极难预测,估计值常有很大的误差,因此对市场的冲击往往也比较大。

来源
劳工部( Labor Department )

公布时间
每个月 1 日 ~7 日

重要程度
★★★★

   

领先经济指针指数 (The Index of 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s)

指标内容
由 11 个具领先特质的构成因子组成:平均每周工作时数、首度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消费财新订单、卖方业绩、厂房设备订单、建筑许可、实质 M2 、股票价格( S&P500 )、未来交货订单的变化(耐久财)、敏感性物料价格、消费者预期指数,领先经济指针指数是设计用来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平均来说,该指数在景气循环高峰出现前便领先 10 个月下降;就循环谷底而言,指数的表现似乎比较不明显,一般是领先 2 个月。

来源
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

公布时间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营业日

重要程度
★★★

   

消费者物价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指标内容
用以衡量包括食物、能源、衣物、住屋、交通、医疗及教育等日常
生活所需要的财货及服务的成本变化,一般视为最重要的通货膨胀
指针,尤以扣除食物与能源两项波动剧烈成份的核心指数更受到市
场关注。

来源
劳工部( Labor Department )

公布时间
每个月 15~21 日

重要程度
★★★





零售业销售额 (Retail Sales)

指标内容
用以衡量消费者在零售市场的消费金额变化,是该月份有关消费支出的第一项明确的强弱指针,也是修正 PCE 与 GNP 估计值得依据。但统计内容并不包含服务项目的支出、资料以名目金额表示(为经通澎调整)、资料的波动极为激烈为其缺点。

来源
商务部( Department of Commerce )。

公布时间
每月 11 日 ~14 日

公布频率
每月

重要程度
★★★





生产者物价指数 (Producer Price Index)

指标内容
PPI 是从生产者的层面来衡量物价,用以衡量国内国内工厂、农场及
加工厂的产品交货价格变化,它是每各月首先传达给华尔街的通货膨胀报告。由于食物及能源两项成份经常受季节因素而波动剧烈,因此这项报告又计算扣除该二成份的核心物价,称为生产者物价核心指数

来源
劳工部( Labor Department )

公布时间
每各月 9 日 ~16 日

重要程度
★★★





个人收入与支出 (Person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指标内容
用以衡量个人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变化、尤其是个人消费支出(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 PCE )的信息,因为它是 GNP 最大的组成因子,占 GNP 总值的一半以上。消费资料也高度地倚赖零售业业绩与汽车销售量报告。

来源
商务部( Department of Commerce )

公布时间
每月 22 日 ~31 日

公布频率
每月

重要程度
★★★





工业生产指数 (Industrial Production) 与产能利用率( Capacity Utili0atuon )

指标内容
用以衡量全国包括矿业、工厂及公用事业在内的实质产出,指数上
升意味着经济步调的加速,造成股市上升。产能利用率( Capacity Utilization ),以衡量资本存量的的使用程度,是一个通澎指针。

来源
联邦准备理事会( Federal Reserve )

公布时间
每个月 14~17 日

重要程度
★★★





新屋开工与营建许可 (Housing Starts and Building Permits)

指标内容
用以衡量私有住屋动工的数目,以及在三、四个月后也将化身为新屋开工之营建许可数目的变化。在预测经济状况,家庭支出习惯的变动极具影响力,而汽车与房屋这两各部分又占消费支出的大宗,房屋支出占美国整体经济的 5% ,房屋开工率如果持续下降,经济将因此而萎缩。

来源
商务部( Commerce Department )

公布时间
每月 16 日 ~20 日

重要程度
★★★





采购经理人指数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指标内容
NAPM 每月向大约 350 家制造商的采购经理作问卷调查,问卷针对生产、订单、商品价格、存货、卖方业绩与就业六个范畴设计,所整理出来的指数在每个月的第一个营业日公布,所以被市场视为制造业的第一个完整轮廓。指数 50 是一个转折点,如果指数超过 50 便意味制造业仍继续扩张,反之表示陷入衰退

来源
全国采购经理人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 , NAPM )。

公布时间
每个月第一个星期

重要程度
★★★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趋势线

基本假设
由于价格在波动的过程中,常会出现高点与低点,若将这些高点或低点连结,就形成了趋势线。它可以分成上升趋势线与下降趋势线二种,上升趋势线是由二个以上的价格低点所连成的直线,由于价格的波动区间皆在此线之上,故称之为上升趋势线。同理,下降趋势线是由二个以上的价格高点形成的直线,股价的波动则在此线之下。

行情研判
1. 当上升与下降趋势线皆为左下向右上倾斜时为多头市场,上升趋势线力道较强。
2. 当上升与下降趋势线皆为左上向右下倾斜时为空头市场,下降趋势线力道较强。

买卖讯号
1. 在指数来到上升趋势线时买进,在指数到达下降趋势线时作卖出。
2. 长期有效的上升趋势线被突破达 3% 时卖出。
3. 长期有效的下降趋势线被突破达 3% 时买进。

注意事项
1. 形成趋势线的高低点愈多,其支撑或压力的作用愈大。
2. 过于陡峭或平缓的趋势线其效用较低,而且被修正的机率愈大。
3. 发生趋势线的假突破之时,可以不予理会。
  
  
均线
  

均线

基本假设
移动平均= ( 计算天数之指数总和﹐计算天数 )
为美国葛兰所发表,一般都以收盘价来计算移动平均数,再将每日的移动平均数连结绘制而成曲线,即为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数可以视为计算天数期间买方与卖方的均价,例如 20 日均线是代表 20 天之中,买方与卖方的均价。因此,当最近一日的收盘价高于平均线时,代表多头力道获胜,反之则为空方力道获胜。

行情研判
1. 长、中与短天期均线呈现由下至上的排列时,此时为多头行情。
2. 长、中与短天期均线呈现由上至下的排列时,此时为空头行情。
3. 长、中与短天期均线呈现反复纠结时,一般为盘整行情。

买卖讯号
1. 当指数由下向上穿越平均线时买进,由上向下穿越时卖出。
2. 当短天期均线向上穿越长天期均线时买进,此称为黄金交叉买进讯号。
3. 当短天期均线向下穿越长天期均线时卖出,此称为死亡交叉卖出讯号。
4. 配合葛兰碧八大法则,另有四种买进讯号与四种卖出讯号:

* 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而指数也自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为买进讯号。
* 平均线持续上扬,指数回跌至接近平均线或跌破平均线后,指数再度站上平均线时为买进讯号。
* 指数呈现下挫但仍维持在平均线上时,当指数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讯号。
* 平均线持续下滑,而指数突然暴跌远离平均线,致使负乖离过大,此时指数很可能会朝向平均线方向弹升为买进讯号。
* 移动平均线上升后保持平缓或逐渐下降,而指数由上往下穿越时为卖出讯号。
* 均线持续下滑,而指数反弹突破均线,但马上跌回均线之下,为卖出讯号。
* 均线持续下滑,指数弹升未达平均线即回跌的情况下为卖出讯号。
* 均线持续上升,指数涨幅甚大使得正乖离过大,很可能会下跌而接近平均线时,为卖出讯号。

注意事项
1. 使用黄金交叉或死亡交叉买卖讯号时,由于指数早已出现波段的涨幅或跌幅,反而容易出现修正走势,因此买卖讯号较行情的高低点落后。
2. 当指数进入盘局之时,由于均线呈现纠结,容易产生做多做空皆损失或买卖讯号频繁的情形,使用上需配合经验来取用。
3. 葛氏法则中亦存在着高风险的买卖讯号,使用上仍需配合经验来调整。
4. 虽然均线的表现较 K 线稳定,但相对地也较 K 线反应迟钝。





  
平滑异同平均线
  

平滑异同平均线 (MACD)

基本假设
MACD 是由二位美国学者艾培尔与希斯勒所提出,利用快速和慢速的平滑移动平均线 (EMA) ,计算两者之间的差离值 (DIF) ,再利用差离值与差离值平均值 (DEM) 的收敛 ( 交会 ) 与发散 ( 分离 ) 的征兆,用以研判股市行情买进或卖出的时机。一般多采用 12 日与 26 日的平滑平均值,以及 9 日 MACD 值,其计算步骤如下:
1. 计算每日初步平均值, DI = ( 最高价 + 最低价 + 2 × 收盘价 ) ÷ 4 。
2. 计算首日 EMA12 = 12 天内 DI 总和 ÷ 12
3. 计算首日 EMA26 = 26 天内 DI 总和 ÷ 26
4. 当日平滑修正值 EMA12 = [ 前一日 EMA12 × (12 - 2) +今日 DI × 2] ÷ 12
5. 当日平滑修正值 EMA26 = [ 前一日 EMA26 × (26 - 2) +今日 DI × 2] ÷ 26
6. 差离值 DIF = 12 日 EMA - 26 日 EMA
7. 计算首日 MACD = 9 天内 DIF 总和 ÷ 9
8. 当日 MACD = ( 前一日 MACD × (9 - 1) +今日 DIF × 2) ÷ (9 + 1)

行情研判
1. 当 MACD 与 DIF 值皆为正数,此时为多头行情。
2. 当 MACD 与 DIF 值皆为负数,此时为空头行情。

买卖讯号
1.DIF 向上穿越 MACD 时为买进讯号。
2.DIF 向下穿越 MACD 时为卖出讯号。
3. 亦可利用趋势线的原理来连接 MACD 的高点或低点,衡量未来的压力或支撑位置。如果,指数逐渐升高但 MACD 的高点却一波比一波低时,形成熊市背离,未来行情大跌的机率高;倘若指数不断创新低,但 MACD 的低点却不断升高时,称为牛市背离,未来行情大涨的机率高。

注意事项
1.MACD 为中长期指针,不适合于短线操作。
2.MACD 的买卖讯号通常较大盘的高低点落后。
3.MACD 可以减少 52 %移动平均线频频出现假突破的买卖点,减少无效的交易次数而提高获利能力。
4. 波段行情之后, MACD 与 DIF 经常『纠缠不清』,买进讯号变差,此时不宜使用。





  
趋向指标
  

趋向指针 (DMI)

基本假设
由美国投资专家华德所提出,运用统计学计量分析的方法,藉由创新高价或新低价的动量,研判多空双方的力道,进而寻求双方力道的均衡点,是属于中长期投资策略的技术指针。其计算方式如下:
1. 计算趋向变动值,「+ DM 」表示上涨趋势变动值,「- DM 」代表下跌趋势变动值。
2. + DM =本日最高价-昨日最高价
3. - DM =本日最低价-昨日最低价
4.TR = MAX [( 本日最高价-本日最低价 ) , ( 本日最高价-昨日收盘价 ) , ( 本日最低价-昨日收盘价 )]
5. + DI =+ DM 之 N 日平均÷ TR 之 N 日平均
6. - DI =- DM 之 N 日平均÷ TR 之 N 日平均
7.DX = [( + DI ) - ( - DI )] 的绝对值÷ [( + DI ) + ( - DI )]
8. 首日 ADX 为 DX 之 N 日移动平均值
9. 本日 ADX = [ 昨日 ADX × (N - 1) +本日的 ADX] ÷ N

行情研判
1. + DI 为上涨方向指针,其值愈高时代表多头行情。
2. - DI 为下跌方向指针,其值愈高时代表空头行情。
3.ADX 值逐渐增加代表该趋势力道之增强。
4. + DI 线与- DI 线经常接近甚至纠缠不清,此时若 ADX 值亦降至 20 以下时,代表行情处于盘整阶段。
5. 当 ADX 从上升的走势或高档盘旋转为下降时,显示行情即将反转。

买卖讯号
1. + DI 线由下向上突破- DI 线时为买进讯号,若 ADX 线呈现上扬,则涨势更强。
2. + DI 线由上向下跌破- DI 线时为卖出讯号,若 ADX 线呈现上扬,则跌势更凶。

注意事项
1.DMI 指针只适用于中长期投资,不适用于短线操作。
2. 当行情处于盘整阶段时, DMI 指针亦较不适用。




  
停损点反向操作指标
  

停损点反向操作指针 (SAR)

基本假设
SAR 的计算起始日为最近波段的高低点,而调整系数 AF 的基本数值为 0.02 ,每当指数的最高值创新高价时 AF 累加 0.02 ,若当日未创新高价则维持与前一日相同, AF 的累计最高数值为 0.2 ,即 AF 累计最高次数为 9 次。 ) 若取波段高点起算时,只需将取最高价的 AF 改成取最低价即可。 )
1. 若选定波段低点, SAR 即为近期内的最低价
2. 第二天以后之计算方式 SAR= 昨日 SAR + AF ×(昨日最高价-昨日 SAR )
3. 若选定波段高点, SAR 即为近期内的最高价
4. 第二天以后之计算方式 SAR= 昨日 SAR - AF ×(昨日最高价-昨日 SAR )

行情研判
1. 指数大于 SAR 时为多头行情。
2. 指数小于 SAR 时为空头行情。

买卖讯号
1. 指数由下向上穿越 SAR 时为买进讯号,或应补空翻多。
2. 指数由上往下穿越 SAR 时为卖出讯号,或应转多为空。

注意事项
1. 大多头或大空头,作长线可避免提早卖出失去后段的利润,属中长期操作策略。
2. 盘局时,行情上下洗盘,失误率高。
3. 长期使用 SAR 指针,多为小输大赚,但不可能一次就惨遭套牢。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强弱指标
  

相对强弱指标 (RSI)

基本假设
1978 年美国作者华德 (Welles Wilder Jr.) 在著作『技术交易系统中的新观念』中所提出交易方法之一。相对强弱指标是先行指标的一种,它是以一定期间内商品 ( 股票或指数 ) 价格的变动关系为基础,去推敲其未来价位的变动方向。基本原理是利用在正常股市中多空买卖双方的力道必须取得均衡,股价才会稳定。而 RSI 是计算在一定期间内,股价上涨总幅度平均值占总涨跌幅总幅度平均值的比例, RSI 值会介于 0 ~ 100 之间。
RSI 计算公式: ( 以 6 日 RSI 为例 )
6 日 RSI = (6 日涨幅平均值 ) ÷ (6 日涨幅平均值 + 6 日跌幅平均值 ) × 100

行情研判
1.RSI 为 50 时,为买卖均衡点,正常的波动区间为 30 至 70 之间。
2.RSI 大于 80 时,为超买讯号。
3.RSI 小于 20 时,为超卖讯号。

买卖讯号
1. 单一 RSI 大于 80 时,可以伺机采卖出策略。
2. 单一 RSI 小于 20 时,可以伺机采买进策略。
3. 短天期 RSI 由下向上穿越长天期 RSI 时,可以买进;短天期 RSI 由上向下穿越长天期 RSI 时,可以卖出。
4.RSI 呈现背离时,可以采取对应的操作策略。

注意事项
1.RSI 会比股价变动先出现峰或底,能预先反映股价的涨跌趋势,可视为大盘指数走势的先行指针。
2.RSI 系股价动量强弱指针,其轨迹联机所形成的高低点,可作为切线及切点,找出压力线及支撑线,或构筑对称三角形等重要型态。
3.RSI 在高档或低档时,容易产生钝化,失去指针功能。
4. 盘势进入横盘整理时,长短天期的 RSI 也容易形成重复交叉的情形。





  
随机指标
  

随机指标 (KD)

基本假设
为美国 George Lane 在 1957 年首先发布原始公式,而于 1986 年提出修正公式。根据观察股价上涨时,当日收盘价总是朝向当日价格波动的最高价接近;反之,当股价下跌时,当日收盘价总是朝向当日价格波动的最低价接近之原理。并改善移动平均线反应迟钝的缺点,将每日盘势的开高低收透过计算,而表达在该项指针中,并推演出新的交易策略。
其计算公式及步骤如下:
1.RSV=( 今日收盘价-最近 9 天的最低价 ) ÷ ( 最近 9 天最高价-最近 9 天最低价 ) × 100
2. 当日 K 值 = (前日 K 值× 2 + 当日 RSV )÷ 3
3. 当日 D 值 = (前日 D 值× 2 + 当日 K 值)÷ 3

行情研判
1. 当 D>50 为多头占上风;当 D<50 为空头占上风;当 D=50 为多空势均力敌。
2. 当 K 值大于 D 值时,市场属涨势行情,做多较有利;若 K 值小于 D 值,系为跌势行情,空手观望或作空较为适宜。
3.D<20 进入超卖区,随时可能出现反弹或回升,可伺机买进。
4.D>80 进入超买区,随时有可能出现回档或下跌,可伺机卖出。

买卖讯号
1. 当 K 线自上往下跌破 D 线,为卖出讯号,若 D>80 时可积极卖出。
2. 当 K 线自下向上突破 D 线,为买进讯号,且 D<20 时可积极买进。
3.KD 线亦具有趋势线与型态的功能,当股价走势与 KD 线呈背离现象,是原来趋势即将反转的征兆,为买进或卖出时机。

注意事项
1. 可配合波浪理论对上升波浪之一、三、五上升波加以确认。
2. 短期超买或超卖较 RSI 准确,可以提示明确的买卖点。
3. 易于大波段行情中过早出场。
4. 可能出现多次交叉骗线而增加交易成本。
5. 在高档或低档时,也容易产生钝化,失去指针标功能。





  
乘离率
  

乖离率 (BIAS)

基本假设
乖离是指当日指数与平均线之间的差距,将乖离再除以移动平均值即为乖离率。当指数离开平均线过远时,短期内大多会呈现技术性的回档或反弹,将股价与移动平均线的距离拉近。所以,如果能掌握市场的特性,统计出指数的乖离率变化,就能够在行情乖离率过大时,尽早采取对应的操作策略。
乖离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N 日乖离率= ( 当日指数- N 日移动平均数 ) ÷ N 日平均指数

行情研判
1. 当乖离率为持续为正数时,表示做多较为有利,属于多头市场。
2. 当乖离率为持续为负数时,表示做空较为有利,属于空头市场。
3. 当乖离率在正负之间震荡时,表示处于盘局。

买卖讯号
1. 当乖离率过高时,多方宜采保守操作并伺机卖出。
2. 当乖离率过低时,空方宜采保守操作并伺机买进。
3. 可利用二条不同期间的乖离率曲线作交叉买卖讯号。

注意事项
1. 利用乖离率可以弥补均线的不足。
2. 有利于判断进场时机,但容易失去波段行情的机会。
3. 当遇到盘坚或盘跌的走势时,乖离率的功能会大打折扣。
4. 当出现暴涨暴跌的行情时,乖离率的功能亦会受到不良影响。
5. 乖离率不会在一定的区间内波动,掌握高低点的功能易受折扣。





  
威廉指标
  

威廉指标 (WMS%R 或 %R)

基本假设
1973 年由赖瑞·威廉 (Larry Williams) 于『我如何赚到一百万元』书中首先提出,应用摆动原理来研判股市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的现象,来分析价格的变化,进而可以预测循环期内的高点或低点,做为交易的买卖讯号。
其计算公式如下:
WMS%R = (NH - C) ÷ (NH - NL) × 100
NH : N 日内的最高价
C :当日收盘价
NL : N 日内的最低价

行情研判
1. 若威廉指标长期处于 0 ~ 20 的超买区时,为多头市场。
2. 若威廉指标长期处于 80 ~ 100 的超卖区时,为空头市场。

买卖讯号
1. 若% R<20 表行情处于强势阶段,但已属于超买区,应伺机卖出。
2. 若% R>80 表行情处于弱势阶段,但已属于超卖区,应伺机买进。
3. 若% R 跌破 50 中轴线宜买进;突破 50 中轴线宜放空。
4. 若威廉指标由 80 ~ 100 的超卖区反弹且超过此区时,为买进时机。若反弹超过 50 时更可以采加码策略。
5. 若威廉指标由 0 ~ 20 的区域回跌且超过此区时,为卖出时机。若跌破 50 时,可以采加码卖出的策略。

注意事项
1. 威廉指标常达到 0 或 100 上下限值的极端点,致波动过于激烈,所产生骗线的机会亦较多些。
2. 当行情无法再创新高点或创新低点时,威廉指针会领先出现反转波动。因此威廉指针具有领先指针的功能。




  
动量指标与振荡指标
  

动量指标 (MTM) 与振荡指标 (OSC)

基本假设
运用股价变动时的加速度观念,根据供需原理,股价的涨幅随者时间增加而日渐缩小,此时上涨动量速度减缓,行情反转机率升高;反之,空头行情亦如此。动量指针主要是在衡量股价上升或下降的速度,因为股价在达到最高峰前,其上升速度会先达到高峰;反之股价在达到谷底前,其下降速度会先达到谷底。因此,运用该项变化可以作为进出场的依据。而 MTM 与 OSC 其实的基本假设与运用方式大致相同,指针的计算公式如下:
1.MTM =当天收盘价- N 天前的收盘价
2.OSC = ( 当天收盘价 ) ÷ (N 天前的收盘价 ) × 100
3. 计算 MTM 与 OSC 的 10 日平均值,做为买卖讯号判断依据。

行情研判
1.OSC 在 100 以上时,为多头行情。
2.OSC 在 100 以下时,为空头行情。

买卖讯号
1.MTM 值上升,且 MTM 的 10 日移动平均值由负转正时,为买进讯号。
2.MTM 值下降,且 MTM 的 10 日移动平均值由正转负时,为卖出讯号。
3.10 日 OSC 上升达到 120 以上时为超买现象,应卖出改采观望态度。
4.10 日 OSC 下降至 80 以下时为超卖现象,应买进作多。
5. 利用 OSC 与其移动平均值,参考移动平均线交叉法则,设定买卖讯号。
6. 若 OSC 与股价指数呈现背离现象,表示行情即将反转,应考虑买进或卖出。

注意事项
1. 动量指标最大的功用是做背离分析,研判大盘指数走向与动量指针的趋势是否一致,若产生背离,表示大盘指数走势即将反转。
2. 动量指标可事先测量股价涨跌力量的强弱,当大盘走势自高峰或谷底反转时,动量指标会先提出警告而加以确认。
3. 振荡指标能预先显示价格趋势的走向,但无法预测趋势的幅度多大。
4. 利用振荡指标研判股市超买或超卖区,再配合动量指标正负值选择买进或卖出点,两者合并使用方能提高动量指标的使用功能。
5. 盘势处于整理时,动量指标较容易出现较多且不佳的买卖讯号。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 头肩顶 | 三重顶 | M 头 | 上升楔形 | 头肩底 | 三重底 |
| W 底 | 下降楔形 | 圆形顶 | 圆形底 | 倒 V 型反转 | V 型反转 |
| 上升旗形 | 下降旗形 | 上升三角形 | 下降三角形 | 对称三角形 | 矩形 |



  
头肩顶
  

型态特色
1. 多发生于多头行情的末升段或是反弹行情的高点。
2. 头肩顶成形与否,可从成交量来研判,最明显的特征是右肩量最小。
3. 左右两肩的高度不一定等高,颈线亦不一定是水平。。
4. 左右肩的数目不一定只有一个,也不一定会呈现对称个数,这种头肩顶可称为复合式头肩顶,如例图即是复合式头肩顶。

行情研判
1. 跌破颈线的 3% 时,型态即可确立,可采卖出策略。
2. 预估指数的最小跌幅,约为头部至颈线的垂直距离。

   
三重顶
  

型态特色
1. 又称为三尊头,比 M 头多一个头,三个头部与颈线的距离大致相当。
2. 多出现于空头走势的反弹行情之中。
3. 第三个头的成交量会明显地较前二者小。
4. 一般多出现在周线等较长期的线图之中,而且在三重顶成形向下跌破之后,将来指数整理的时间也会较一般长。
5. 三重顶的三个头部之中,有时也会形成圆形顶的型态。

行情研判
1. 跌破颈线的 3% 时,型态即可确立,可采卖出策略。
2. 预估指数的最小跌幅,约为头部至颈线的垂直距离。

   
M 头
  

型态特色
1. 由二个大致等高的头部所形成,又名双重顶。
2.M 头出现的时机较多,一般的整理阶段或是多头行情的末升段。
3.M 头的左头成交量一般都会比右头的量大。
4.M 头之中亦有可能出现圆形顶。

行情研判
1. 跌破颈线的 3% 时,型态即可确立,可采卖出策略。
2. 例图中跌破颈线后的小反弹即为逃命波,可以加码放空。
3. 预估指数的最小跌幅,约为头部至颈线的垂直距离。

  
上升楔形
  

型态特色
1. 多发生于空头行情的反弹波,多头行情的末升段亦可能。
2. 上升楔形往下突破上升趋势线之后,盘势极容易出现爆量长黑以及向下跳空的走势,恰与其「上升」之名的走势相反。
3. 上升楔形成型后,指数向下突破的机率有七成;维持在上升楔形高档横盘整理的机率较小。
4. 上升楔形两线延长所形成的交叉点,往往是未来指数的压力点。
5. 上升楔形型态在底部与顶端的三分之二处向下突破时,该型态的破坏力愈强。

行情研判
1. 指数向下突破确立后,可采卖出策略。
2. 预估未来指数最少会跌回楔形的底部。

  
头肩底
  

型态特色
1. 多发生于空头行情的末跌段。
2. 头肩底成形与否,可从成交量来研判,最明显的特征是右肩量最大。
3. 左右两肩的高度不一定等高,颈线亦不一定是水平。
4. 左右肩的数目不一定只有一个或呈对称个数,这种头肩底可称为复合式头肩底。

行情研判
1. 指数向上突破颈线确立后 (3%) ,可采买进策略。
2. 预估指数最小涨幅为底部至颈线的垂直距离。

  
三重底
  

型态特色
1. 多发生在波段行情的底部或是多头与空头行情的修正走势之中。
2. 三个底部与颈线的距离大致相当。
3. 三重底的右肩成交量应该明显地较其它两者大。
4. 三重底的任何一个底亦有可能以圆底的形态呈现。

行情研判
1. 指数突破颈线确立后 (3%) ,可采买进策略。
2. 预估指数最小涨幅为底部至颈线的距离。

  
双重底
  

型态特色
1. 又称双重底,两个底部与颈线的距离大致相当。
2. 多发生于空头行情的末跌段或多头与空头行情的修正波位置;若两底的位置较接近时,多处于修正波位置,若两底位置较远时,多处于空头结束多头起涨的位置。
3.W 底的右底成交量应明显地较左底为大。
4.W 底亦可能以圆底的型态出现。

行情研判
1. 指数突破颈线确立后 (5%) ,可采买进策略。
2. 突破后回测颈线不破时,可以加码买进。
3. 预估指数未来最小涨幅为底部至颈线的垂直距离。

   
下降楔形
  

型态特色
1. 常发生于多头行情的修正波。在整理过程中,会有空头占优的假象。
2. 下降楔形往上突破必须成交量的配合,而且指数在完成突破之后,常会有回测楔形的下降压力线的走势。
3. 下降楔形向上突破下降趋势线的压力后,指数未来走势将向上发展,刚好与其「下降」之名相反。
4. 两线延长所形成的交叉点,往往是未来指数的支撑点。
5. 下降楔形若在头部与底端的三分之二处向上突破时,型态的有效性会愈高。

行情研判
1. 指数向上突破确立后 (3%) ,可采买进策略。
2. 指数回测时不破下降趋势线,可以加码买进。
3. 预估指数未来最小涨幅为楔形之高点位置。

  
圆形顶
  

型态特色
1. 指数到达高点之后,走势趋缓甚至逐渐下滑。
2. 圆顶的完成时间往往较长,它也可能与其它型态复合出现。
3. 圆顶成交量多呈现不规则状,一旦圆顶左侧量大于右侧量甚为明显时,圆顶形成的机率更高。
4. 圆形顶中发生假突破情形时,指数往往很快又回到原来的轨道。

行情研判
1. 跌破颈线确立后 (3%) ,可采卖出策略。
2. 预估最小跌幅为圆顶至颈线的垂直距离。

  
圆形底
  

型态特色
1. 指数到达低点之后,走势趋缓甚至逐渐上升。
2. 圆底的完成时间往往较长,它也可能与其它型态复合出现。
3. 圆底成交量多呈现不规则状,一旦圆底右侧量大于右侧量甚为明显时,圆底形成的机率更高。

行情研判
1. 指数向上突破颈线确立后 (3%) ,可采买进策略。
2. 预估指数未来最小涨幅为底部至颈线的垂直距离。

  
倒 V 型反转
  

型态特色
1. 多发生于行情的末升段,指数在急涨之后,又再急速下跌,非常类似 K 线型态的「一日反转」,如图例。
2. 最常引发此种行情的原因,多为消息面的因素所导致,令投资人来不及反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所导致。
3. 在行情发展过程中比较难马上发现是倒 V 型反转,但该型态很容易发生在对称三角形的型态之后。

行情研判
1. 行情判断极为不易,无法从先前的指数走势来预推发生的可能性。
2. 反转发生后,低点爆大量是才是指数比较容易出现的止跌点,但并不表示后续走势会反转。

  
V 型反转
  

型态特色
1. 发生的原因,亦多起因于消息面的影响。
2. 在利多消息发布之后,进入市场追逐者续增,因此,在成交量容易出现凹洞量。
3. 在行情发展过程中较难马上发现是 V 型反转,但该型态很容易发生在对称三角形的型态之后。

行情研判
1. 行情判断极为不易,无法从先前的指数走势来预推发生的可能性。
2. 反转发生后,并不表示后续走势会持续。

上升旗形
  

型态特色
1. 上升旗形大多出现在多头走势的整理阶段,未来走势将会上涨。
2. 在指数整理期间,当出现指数高档愈来愈低,而低点也愈来愈低,但成交量却呈现背离时,上升旗形的型态更容易完成。
3. 指数突破下降趋势线压力时,必须要成交量的配合。突破后有时也会有回测的可能,若回测不跌破原下降趋势线反压时型态更可确立。

行情研判
1. 向上突破确立后 (3%) ,可采买进策略。
2. 回测趋势线不破时,可采取加码买进策略。
3. 预估指数未来最小涨幅为旗形的垂直距离。

   
下降旗形
  

型态特色
1. 多发生在空头走势中的整理阶段。
2. 虽然整理期间的指数高低点不断上升,但成交量却无法随之放大时,而形成量价背离时,最容易形成下降旗型。

行情研判
1. 指数跌破上升趋势线支撑时卖出。
2. 跌破支撑后的逃命波可以加码放空。
3. 预估指数最小跌幅为旗形的垂直距离。

  
上升三角形
  

型态特色
1. 大多发生在多头行情中的整理阶段,未来仍是多头行情。
2. 整理期间指数难以突破某一个关卡价位而拉回修正,但整理型态的低点已愈垫愈高。
3. 空方在低点不断升高时压力大增,当指数突破压力价时,若在成交量的配合之下,空方回补压力大增。

行情研判
1. 指数向上突破压力确立后 (3%) ,可采买进策略。
2. 指数突破后若拉回测试不跌破关卡价时,可采加码买进策略。
3. 指数未来最小涨幅为三角形第一个低点至水平压力线的垂直距离。

  
下降三角形
  

型态特色
1. 由数个次级波动的高低点所形成的直角三角形,大多发生在空头行情的弱势整理阶段中。
2. 最理想的型态是指数在三角形的三分之二处向下跌破。

行情研判
1. 向下跌破确认后 (3%) 为空头行情。
2. 最小跌幅为第一个向上反弹的高点与底线的垂直距离。

  
对称三角形
  

型态特色
1. 在多头行情或空头行情的整理阶段皆可能发生。
2. 指数随着时间的前进,波动区间愈来愈小,而且多空双方势均力敌。
3. 若指数向上突破之时,需要成交量的配合。
4. 对称三角形之后的走势,有时极容易形成 V 型或倒 V 型反转。

行情研判
1. 以突破方向决定采买进或卖出策略。
2. 预估指数未来最小涨跌幅度为三角形第一个高点与第一个低点的垂直距离。

  
矩型
  

型态特色
1. 在多头行情或空头行情的任何整理阶段皆可能发生。
2. 指数于某一高点与低点之中来回震荡,多空双方在整理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一方取得较明显的优势,最后须由突破方向决定。
3. 在指数上下摆动的过程中,矩形的假突破情形较其它型态容易发生,而且此时很容易引起短线当冲客介入。
4. 指数若向上突破时,需要成交量的配合。

行情研判
1. 多空方向视突破方向而定。
2. 指数突破整理区间确立后 (3%) ,可采取对应的交易策略。例如,向上突破时采买进,向下突破采卖出。
3. 预估指数未来最小涨跌幅度应为矩形的垂直距离。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6 10:11 , Processed in 0.04307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