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我是如何做外汇交易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近来经常有朋友问我是如何分析的,现将自己的体会与大家一同探讨和交流!

一、交易系统
    主要功能是买卖决策,需要指出的它是一个机械的智能交易系统,系统的买卖信号不随个人主观思维而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我能克服个人情绪波动对操作的影响。因此,我觉得做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是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联动预测模型
    这是我最引以自豪的部分。它是一种货币联动、时间联动的模型,主要功能是可对所有货币进行强弱分析及对各货币进行压力测试,通过分析使我了解如何寻找市场的焦点,压力测试可对市场的走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三、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包括趋势确认策略、安全操作策略、趋势跟随策略、利润保障策略、投资组合策略、风险对冲策略。
    趋势确认策略:首先了解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投资人,把趋势是定位于短线、中线、还是长线。我自己对操作时间的定义是:长线(月计)、中线(周计)、短线(日计)、超短线(小时计)。然后依据交易系统进行操作。
    安全操作策略:即分析收益与风险的可能性,这部分我是用“联动预测模型”完成的。
    趋势跟随策略:即顺势而为和加仓策略。
    利润保障策略:即离场和减仓策略。
    投资组合策略:通过持有不同的货币或不同持仓周期的操作来化解市场风险和减少不确定性。
    风险对冲策略:利用其他金融工具为交易作保险,外汇期货期权是个不错的选择,此外黄金、原油期货也可考虑。
   

    资金管理方面我还要进一步加强,大家有何建议和意见请赐教。
发表于 2005-5-1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教!
发表于 2005-5-1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复杂的系统, 一个人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吧?
发表于 2005-5-14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富达 at 2005-5-14 09:31
近来经常有朋友问我是如何分析的,现将自己的体会与大家一同探讨和交流!

一、交易系统
    主要功能是买卖决策,需要指出的它是一个机械的智能交易系统,系统的买卖信号不随个人主观思维而改变,这在很大程度 ...

我实话实说:我身边的朋友也包括我自己,没有一个在外汇上面赚到了钱。。。。。。这是一个诱人的市场,一个腥风血雨的市场。。。!!!
有些美丽需要错过,有些错过会更美丽。
发表于 2005-5-14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冲浪 at 2005-5-14 12:22

我实话实说:我身边的朋友也包括我自己,没有一个在外汇上面赚到了钱。。。。。。这是一个诱人的市场,一个腥风血雨的市场。。。!!!


不玩外汇, 你來這干嘛?
发表于 2005-5-15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5-15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冰冻疯狂 at 2005-5-15 01:02

恰恰相反,我身边的朋友做外汇都是赚钱的,还且赚了很多,基 ...


那你一定也有些心得.... 可以分享下嗎?
发表于 2005-5-1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思路还是相当不错的!

我的系统和你的在划分上有些出入,不过殊途同归。

我的交易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1、机会判别:“机会判别系统”用来确认市场机会和风险以确认是否需要入场交易。
2、趋势跟随:捕捉目标趋势行情
3、资金管理:通过仓位管理控制系统风险。

目前,我在资金管理方面不采用加仓策略。原因是,我认为加仓是双刃剑,加仓也会带来风险。我想让系统尽量简单以便我能够及时调整和有效的执行,如果加仓点位太多,以我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有效的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以上的三个子系统部分分别由不同的工具实现,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由“机会判别系统”监听市场并发出入场指令,由趋势跟随系统来捕捉行情,同时以固定的资金比例参与市场。我尽量使它们简单,以便我能有效的评估其运作效率,并能有效的执行。
发表于 2005-5-15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4 14:17 , Processed in 0.05241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