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外汇法颁布前如何正确选择外汇公司(供在日外汇投资者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1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今年7月1日,日本的《金融先物取引法》(改正案)将正式颁布实施。该法案改正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日本现行的外汇保证金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规管条文,从而对外汇保证金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管。
    目前,该法律修正案的具体实施细则尚未正式出台,但从法律的主要内容看,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从事外汇保证金的企业限于银行和金融相关株式会社,并将实行登录制。
2、        禁止行为:禁止不请自来的营业访问和营业电话;禁止对没有签订合约意向的顾客进行投资劝诱;禁止为客户提供肯定性的买卖判断。
3、        广告限制:在刊登广告时,必须写明手续费和风险性。
4、        必须提供书面资料:在签约前、交易成立时及收到保证金后,必须给客户提供书面的资料。
5、        客户的适合性原则:从保护客户的原则考虑,对客户的知识、经验要进行了解,对不具备条件的顾客不要进行劝诱。
6、        公司自有资金比例限制:公司资本金扣除固定资产,其金额应在公司交易所可能蒙受风险的120%以上。
7、        规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层及接受委托的从业人员应进行登录。

该法律修正案实施细则虽然尚未出台,但随着时间的临近,在日华人外汇投资者对该法律修正案的关注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特别是随着某外汇公司的恶性倒闭,投入该公司的客户资金全部付之流水,更是给广大外汇投资者以极大的震动。
其实,从外汇保证金相关法律已经比较完备的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在法律出台之前,出现关、转、停、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此次日本出现类似情况,在对外汇保证金历史比较了解的专业人士来看,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哪一家先倒,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此次出现的公司倒闭事件,就像推倒了外汇界的多米诺骨牌,随着其影响陆续扩大,在法律正式出台前,一些规模小、资质差、信誉劣、经营不正规的外汇公司陆续倒闭也是必然的。
为使广大投资者在法律出台前能够认清形势,正确选择外汇公司,笔者作为外汇行业的经验者,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仅供广大外汇投资者参考。
要想正确地选择公司,关键是在7月份法律正式出台后是否能在金融厅拿到登录资格。这样的话,就要了解金融厅在接受登录时,重点会关注公司的哪方面情况。从法律的框架和从外汇协会等渠道得到的消息来看,金融厅主要考察公司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一是资本金要求。由于外汇保证金行业涉及的客户资金远远大于其他企业,而且社会影响面广,因此要求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要有相对雄厚的资金实力。为防止规模过小、实力不强的公司参入到外汇保证金行业,新的法律规定:公司的资本金应在5000万日元以上。事实上,这条规定等同虚设,因为5000万日元对于外汇公司来说可以说门槛过低。但即使这样,仍然能够把一些资本金低于5千万日元的企业拒之门外。法律制定的这条标准,给广大外汇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判断的依据,就是资本金小的公司将来淘汰的可能性较大,还是莫入为好。
    其实在日本,判别外汇公司是否敢于按照正规的财务制度从事经营,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资本金是否高于1亿日元。因为按照日本的法律规定,资本金高于1亿日元的企业,其财务报表应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纳税归国税局主管。这样的话,企业经营的好坏是另外的问题,至少企业难以偷税漏税,也难以跨年度挪用客户的资金。这样的标准虽然无法杜绝外汇公司违法违规经营,但至少给这样的行为增添了难度。有的已有几年历史的外汇公司虽然号称实力强,但资本金就是不超过1亿日元,其中的猫腻就靠广大的投资者们自己想像了。
    二是股东的资质。这一条在新的法律条文里用的是“株主の適格性”这样的文字表现形式。什么是“株主の適格性”呢?就是股东是否有过违法的纪录,或者以往在财务上是否出现过问题,比如说破产、经营失败等问题。外汇公司里有这样的股东,新法实施后,能够继续经营的概率就会比较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香港在刚开始发放外汇牌照时,香港某著名金融集团英*集团由于其老板杨**以前有过坐牢的纪录,在第一次发牌时就没有拿到牌照。按照这样的标准,广大的外汇投资者们可以了解一下,自己所在公司股东都是谁,是否有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有这样的问题,还是尽快撤出的好。
    三是在以往的经营过程中,投诉、纠纷是否多。这样的问题是否存在,就需要投资者深入地了解才能搞清楚。其实,外汇投资圈还是很小的,哪家公司经常存在问题,比如出金困难、营业手法恶劣、经常有客户去公司吵闹等,稍微打听一下不难了解到。这样的公司,即使金融厅不管制,关门也是早晚的事,还是不要去冒险为好。
    四是做海外中介生意的,必须提供海外交易商的业务背景资料和财务状况。目前在日本的外汇公司,一类是以一些原来的期货公司为代表,公开承认自己与客户是交易对手的公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己坐庄的公司;一类是做海外中介生意的公司(当然也包括一些表面上作海外中介生意,实际自己坐庄的公司)。对于第一类的公司,由于目前暂时没有法律管制,暂且认为它是合法的,但要考虑它的实力和和随时注意它的经营状况。对于第二类的公司,此次法律会提出要求提供海外交易商的背景资料及财务状况,这里就牵扯到很多问题。比如目前很多外汇公司都打出交易商是某国甚至是世界知名交易商,其实专业人士都明白,这些外汇公司不过是这些著名公司的大客户而已。如果不是真正的代理店的话,这些著名的交易商是不肯为这些小的外汇公司提供什么背景资料,更不会把自己的财务状况拿来给这些小公司用来申请牌照的。更何况,同样在日本,几家公司都在用同一家海外交易商,大家想像一下,这些著名公司是否会给这么多的公司出具资料。如果拿不到这些资料,通过金融厅的审查就没有可能。明白了这一点,广大外汇投资者通过自己的判断应该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结论。至于明面上说是做海外中介生意,暗地里坐庄的公司,根本就不应该在考虑的范围内,因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投资者亏,他们才能赚。
(未完,待续)

[ 本贴由 利剑佛心 在 2005-4-21 00:26 最后修改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5-4-21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剑佛心版主;您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mai叔,您好!最近管理上的事很多,很少上论坛来,来了也只是做看客,没为论坛作什么贡献,也很少问候您,抱歉!但是mai叔今天可是疏忽了,我已经不是版主了

[ 本贴由 mai 在 2005-4-21 00:53 最后修改 ]
发表于 2005-4-21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我记错了?
发表于 2005-4-21 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mai at 2005-4-21 00:55
那是我记错了?




多谢楼主
境由心造
苦乐自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了解金融厅的审查标准,投资者应该对如何选择外汇公司有了大致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些标准,让广大的外汇投资者有更深入的认识,在外汇法颁布之前作出正确的判断,笔者仅就自己掌握的情况,给大家提供以下判断标准。

        从公司的实力来看:
1、        是否是真正拥有海外牌照的公司。由于日本目前尚未发牌,用日本的标准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界定方法,那么,海外的背景就成为判断的重要依据。因为目前除日本外,先进国家或地区,如香港、美国、新加坡等都有发牌制度。持有这些国家牌照的公司,应该是信誉度最高的。因为一旦日本方面的经营出现问题,将牵扯到其所在国家的业务,因此而被吊销本地牌照的可能性都存在,对这样的公司来说是得不偿失。
2、        海外中介商的实力不等于公司的实力。这一点,广大外汇投资者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明白。前一段倒闭的外汇公司,海外中介商的名头不可谓不响,但这家公司倒闭了,其海外中介商又怎么样了呢?经营在正常进行,名头仍然那么响,实力还是原来那么强,但这对那家倒闭的公司又有什么帮助呢?对在这家公司投资的客户又有什么帮助呢?特别可笑的是,一些公司号称是某国著名金融集团,在多少个国家有多少分支机构,但用的海外中介商却是另外国家的中介商。既然是著名金融集团,连本国的外汇牌照都拿不到,却声称一定会拿到日本的牌照,这样的逻辑在哪里能够说得通呢?因此,在外汇法公布之前,要谨防这样的公司蒙骗广大投资者。
3、        是真正的金融集团还是老板个人经营。之所以提出这样一条标准,是因为广大投资者最担心的是像倒闭的那家公司一样,客户的资金血本无归。一个公司的经营,总是有好坏两种可能。如果出现经营困难,作为金融集团的话,一是会加以援手,帮助出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即使经营真是难以为继,也会做好善后工作,防止事态扩大,避免影响到集团全体的利益。但如果是老板个人经营,情况则完全不同了。如果企业经营不下去了,他只会考虑个人的利益,那样的话,等待广大投资者的恐怕就是噩梦了。这和老板本人是否有钱没有直接关系。其实,从2000年以来,日本外汇界停止营业或宣布倒闭的外汇公司已有数家,象第一汇业、Tokyo Finance等,因为能够对客户有个合理的交代,没有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完全属于正常的经济活动范围。之所以这次公司倒闭给整个外汇界造成的恐慌比较大,表面是因为客户的资金全部化为流水,实际根本的原因是该公司是单体企业,一旦出现问题,经营者肯定是一走了之。
4、        资金实力究竟如何。这一问题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公司是否有实力,不是靠广告天天宣传,也不是靠天天描述海市蜃楼,而是看实实在在的资本金。我就听过有的公司的金融顾问说过:我们公司的资本金要增加到多少多少个亿,我们公司要买银行了,但这话过去了一年多,没看到一点真正的行动。如果是这样公司的客户,是否要想一想,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蒙骗客户,给客户制造一种实力强的假象。但稍有判断能力的人都明白,事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靠做出来的。越是只说不做,越证明带有欺骗性。

[ 本贴由 利剑佛心 在 2005-4-22 00:53 最后修改 ]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从经营上来看
1、        出金是否正常。目前这个阶段,出金是否正常可以说是检验一家公司危险与否的最灵的标准。从原则上讲,客户存入外汇公司的保证金等同于银行存款,应可以随时存取。香港有关外汇保证金交易的法律就明确规定,客户出金应在24小时内完成。即使考虑到日本银行独特的营业时间和事务处理上需要花费的时间,隔天出金也是最长的期限。但为什么有的公司出金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甚至有的公司提出种种借口不给客户出金?答案只有一个:该公司的资金周转有问题!不是经营者挪用了客户的资金用在其他方面,就是经营不善,难以为继。这样的公司可以说是危险中最危险的,关门几乎是必然的。这样的公司之所以暂时还不宣布倒闭,一种可能性是原来就把客户的资金挪作他用的,想在法律出台前再最后捞一笔;一种可能性是经营不善的想做最后一搏,争取发牌时蒙混过关,以求将来咸鱼翻身。但作为投资者,是否有必要拿自己的血汗钱去给别人做嫁衣,冒风险呢?作为这样公司的客户,想法应该只有一个,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出金,能把帐面的资金出来就是最大的胜利。稍作犹豫,最终的结局就是前一段倒闭公司的客户的结局,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2、        交易是否正规。这方面的问题由于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普通的投资者判断起来也比较困难。我仅举几个简单的例子:(1)公司是否在动用客户的资金进行炒作。这和公司自营是完全不同的性质。公司自营,是用公司的钱,说白了是拿老板的钱进行炒作。赚了,老板揣进腰包,亏了也不会影响到客户的资金。但如果动用客户的钱进行炒作,等于老板在作无本买卖,赚了进老板的腰包,亏了惨的是客户。而且从以往的历史来看,这样的公司往往很长时间看起来运营都很好,但一个行情下来,很快就垮掉了。由于没有实际的证据不敢断言,但据说这次倒闭的外汇公司,问题就出在这个方面。公司是否在动用客户的钱进行炒作是一个不容易发现的问题,但如果有心的话,其实也不难。我就听说过某公司老板高兴了,把自己炒的单子作为奖金分给下面的工作人员。作为客户,听到这样的消息,还是尽快撤出为好。(2)报价是否正常。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作中介业务的外汇公司。正常的情况下,作中介业务的公司,客户来要价,盘房一定是去上级交易商讯价,这个价格只会按照上级交易商报出的价格为准。但有的公司可以和客户商量,客户对价格不满意,可以马上给客户让几点。表面上,是给客户让利,不明白的客户满心欢喜,认为这家公司服务好。明白人怎么想怎么糊涂,这家公司究竟是从哪里要来的价?不是没到市场要价,自己吞单了,就是老板给了盘房太大的权力,无论哪个方面的问题,对客户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3)损益报告书是否正规。这一条是最容易辨别的。无论哪个对外汇保证金进行正常监管的国家都会规定,在客户成交后,要提供书面的资料以备核对。在报告书上,必须明确写明是哪家公司并要加盖公司的印章。但有的公司损益报告书就是一张白纸,即没有公司的名称,更没有公司的印章。这样的话,一旦将来出现纠纷,客户打官司都难以作为依据,因为没有法律效力。

[ 本贴由 利剑佛心 在 2005-4-22 00:56 最后修改 ]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        从人员素质上看
1、        公司经营者是否具有较长的金融工作经验,在金融界是否有较为深厚的人脉关系。外汇保证金是一种较为先端的金融商品,外汇公司的运作更是涉及到较为复杂的环节和技巧,并不是象很多投资者想像的仅靠收一点手续费和点差那么简单,更不能认为像开杂货铺那样,谁都能行。目前很多外汇公司的经营者,其实几年前还对外汇保证金一无所知。东京外汇界一个人人尽知的事实,就是此次倒闭的公司的股东,几年前还只是一个公司的客户。这样一个外行来经营公司,怎么会不出问题呢?如果对外汇保证金一知半解就迈入经营者的行列,要不就是封闭经营,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昧着良心吞客户的单;要不就是拿着上级交易商给的苛刻条件进退两难。永远难以使公司走上更高的层次,不是停滞不前就是自生自灭。
2、        公司是否拥有真正专业的技术力量。前面提到过,外汇保证金是较为先端的金融商品,从事这个行业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证券等传统的金融行业,不是像开杂货铺那样,把摊子支起来就大功告成了。系统地培训和经常性地指导是保证从业人员胜任这一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对外汇保证金行业进行有效监管的国家,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包括普通的金融顾问到执行董事必须接受考试,持牌上岗。但目前,由于日本尚未对这方面进行管制,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很多公司的所谓专业分析师及管理人员根本没有经过任何考试,更别提持有哪国的相关牌照。甚至有很多公司的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不过是作为客户早几年迈入这个行业,既没有相关的学历,更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自己还是一知半解,却来指导员工和管理公司,其结果可想而知。
3、        员工在营业时,是否能够遵从正确的营业方法。凡是对外汇保证金行业进行依法管理的国家都会明确规定,不允许不请自来的营业访问和营业电话,日本即将出台的法律也会做相应的规定。但是,很多公司明知即将出台的法律内容,还在沿用这种营业方法。甚至采用不正当的渠道获取客户的资料,然后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无差别营业。这样的公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法律的健全,业绩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以上,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了解到的日本外汇界的情况,就外汇法出台前如何正确选择外汇公司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由于篇幅所限,不再做系统的整理。读者朋友只要把各个部分提出的内容整理提炼,对您关心的公司的情况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但愿此文能对广大的外汇投资者有所帮助。
发表于 2005-4-22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东京有很多亲戚,但不愿在东京开户.担心保证金被骗是小,被国人唾骂联一点国格都没有.如此高尚的职业首先要心静啊!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0 19:35 , Processed in 0.05393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