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公布其被称为“第三支箭”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措施以后,日经指数又下跌了3.8%,自5月22日以来,日经指数已经下跌了16.7%了。虽然今年至今,日经指数仍然上涨了21%,但安倍可能丢失市场信任票的风险却越来越大。
安倍公布第三支箭的演讲内容,早在昨天晚上就走漏了风声。安倍政府准备在本月的晚些时候落实措施,其中的重点集中在每年提高日本收入3%的政策目标。
纽约梅隆银行经济学家Simon Derrick认为,安倍的讲话几乎没有公布任何新的内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重点太多地放在了长期抱负上。
Derrick还指出,日本市场的大幅波动真的没有留给任何人任何时间区考虑更长期的问题。安倍的第三支箭,可能只是支持市场泡沫的另一个措施。
让人震惊的是,无论哪个选项,许多批评者都显得相当的“短视”--甚至不愿等到计划在六月中成型,更不用说等到日本参议院选举在7月21日结束。
位列“短视者”前列的莫过于瑞银集团经济学家Paul Donovan:
关于短期主义,给出经济学家的答案,“要还是不要”。我认为这里(安倍的第三支箭)存在短期主义,当然还包括需要数年才能全面实施的结构性改革。但我认为部分责任在安培那里。安倍一直在鼓吹一种短期内获得成功的信念(比如说,通胀已经将要来临)。我认为,这是极端危险的政策措施。
建立公众对货币政策的预期是不切实际的——我仍然怀疑,货币刺激是否真能刺激日本经济(可能能刺激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但我相当怀疑增加印钱规模或弱势日元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只要基于基本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人均GDP在未来10年年增长3%的主意(无论这个目标是名义的还是实际的,都没有关系)也是不现实的——对全部人口10年人均实现3%名义增长和人均2%真实增长将意味着每年高于2%的生产率增长。这是因为,日本的依赖率不断上升,劳动力人口的缩减速度比整体人口的缩减速度还要快,所以生产率必须实现快于2%的增长,才能兑现2%的人均GDP增长。
我担忧的是,在20年+的预期落空以后,再次建立公众预期而短期内以失败告终,将会加强公众感到“什么事都无法成功”的想法。如果这样,未来政策措施的公信力门槛将更高更难逾越。我知道,安倍希望修改宪法,这意味着安倍必须在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获得大胜,这也意味着,安倍现在就必须在选民面前“画饼”。政治上来说,安倍所做的是有意义的,而且是短期的。从经济上看,我则感到非常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