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 10:22
期待已久的中国6月末外汇储备数据显示,虽然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阻止海外资本的流入,但中国的硬通货储备在第二季度仍在继续增加。
中国自3月底以来没有发布外汇储备数据,这曾经让分析师担忧不已。
一些人曾怀疑,政府在试图掩盖一些结果,这些结果可能会让中国领导人所谓正在进行的信贷紧缩措施有效地减缓了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话缺乏可信性。
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由第一季度末的4,398亿美元增至4,706亿美元,说明虽然政府采取了紧缩措施,外汇储备的增幅仅仅略微放缓。
JP摩根(JPMorgan)分析师在一个研究报告中称,和该地区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外汇储备仍在增长。
中国已经收紧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限制在中国经营业务的外资银行从海外借款的能力并提高信贷标准,以减缓导致过度投资的贷款增长。
但是决策者推迟了提高贷款利率,虽然今年通货膨胀率的提高使实际利率出现了下降。
同样,政府还拒绝调整外汇体制,虽然中央银行面临阻止2003年硬通货大量流入的强大压力。
但是分析师称,对人民币升值的猜测可能不是今年外汇储备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一因素曾在2003年推动外汇储备增长。
贸易状况的改善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经济学家马俊(音)说,今年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增长300亿美元,远远低于2003年500亿美元的平均季度增幅。他说,这反映出今年中国贸易帐户状况的恶化以及投机性资本流入的下降。
JP摩根的分析师称,第二季度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仅仅反映了中国贸易状况的改善,而不是投资资本流的增长。
虽然外汇储备增长,6月底中国广义的M2货币供应量较上年同期的增幅由5月底的17.5%下降至16.2%。通常中央银行购买硬通货来提高官方储备往往会加速货币供应的增长。
JP摩根的分析师称,该数据的一个暗示是,货币供应增长的放缓可能说明第二季度中国为阻止外资流入而采取的措施效果要好于第一季度。
ING Financial Markets经济学家Prakash Sakpal还提到了中国贸易状况的变化。
他说,第二季度出口加速增长,而进口增长基本持平,使第二季度中国的贸易状况由第一季度的84亿美元的逆差转为17亿美元的顺差。
他在一个研究报告中称,但是今年第二季度贸易顺差仍较上年同期缩小了37亿美元。
CALyon分析师Claire Dissaux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仍然有6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她在一个研究报告中称,这意味著贸易状况不再是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压力。
人民币只有在贸易项目下可兑换,而且兑美元汇率被限制在1美元兑大约人民币8.277元的狭窄区间内。这个实际上的盯住汇率使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向北京施压,要求中国采取更加市场化的外汇制度。因为市场推测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将导致人民币升值,外国对中国的施压导致大量资本涌入中国。
加息猜测
但是美元汇率在外汇市场上停止下滑,而且今年中国的贸易状况由2003年的顺差转为逆差,这些都平息了一些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
Sakpal说,美元弱势的结束和通货膨胀的上升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减轻及不可交割远期溢价收窄的因素。
CALyon的Dissaux说,6月份进口增长51%也说明,虽然政府采取了减缓经济增长的措施,但国内需求仍出现增长,暗示政府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信贷紧缩措施。
她说,对利率的猜测可能继续存在,而不可交割远期市场仍将正确反映外汇升值预期。
周三,1年期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贴水由周二尾盘的1310/1200小幅收窄至1300/1200。
中国的离岸不可交割远期市场反映的是市场对汇率走势的预期,并不对上海的外汇交易产生直接影响。
中国基准的1年期贷款利率目前为5.31%,自1995年7月份以来一直没有提高。
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4.4%,以及政府为经济增长降温的决心令市场猜测,中国可能正在考虑9年来第一次提高贷款利率。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