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转摘!~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谭雅玲:技术有预期 利差即主导
2004年06月04日14:31 和讯

本周外汇市场主要汇率相对稳定性突出,主要货币汇率周一和周末略有变化,大多时间稳定性较好。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基本在1.22美元微幅波动,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10-111日元区间,瞬间达到111日元;英镑基本价位为1.83美元,瑞郎为1.24瑞郎,澳元有0.71-0.68美元相对较大波动。本周汇率波动主因是技术因素所致。

外汇市场普遍稳定的状态,一方面与利率关注有关,另一方面则是投资投机技术潜在的调整迹象预期。

1、 利率预期的影响较大。近期外汇市场的焦点依然是美联储利率的关注以及相关国家和区域利率潜在的调整趋势。从目前状况看,美联储6月底例会加息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原因在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政府决策人的讲话倾向于加息,政府力图防范通货膨胀在前,以抑制可能出现的经济波折,加息预期有所明朗化;而其他国家和区域的加息举措和预期明显,刺激美联储也会尽快改变利率超低现状,扭转美元利率相对"被动"的状态,美联储加息的国内外需求都在上升。从外围环境看,欧元周四例会维持利率稳定,支持欧元保持稳定;英镑反弹趋势的主要因素是英国央行加息预期刺激作用明显,英镑利率目前为4.25%;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货币利率潜在的上升可能,也带动其走升势头出现,新西兰和澳元货币利率为5.5%和5.25%,利率领先性十分明显。全球利率潜在上升趋势以及目前利率差异的不均衡状况,使一些货币走势处于市场观望揣摩状态,汇率平和性显得突出,但有潜在再上涨周期的空间,技术支持即将显现。

2、 经济变化的波动突出。本周一些经济数据的连续出现,使得货币经济基本面的支持%,高于前值,依然处于困惑状态。首先美国经济好坏参半,4月份消费开支大幅增加,劳动生产力增长3.8%,高于前值,但消费者信心却有所下降,美国家庭储蓄率水平4月份上升到2.4%,3月份为2.2%,耐用品订单和非制造业指数下降。日本则是复苏有利数据增加,其中包括4月份家庭消费开支增加9.3%,工业生产上升3.3%,制造业5月份上升3.5%,4月份的工资数据也呈现10个月来的首次上升,失业率稳定在4.7%的水平等等,都形成日元基础支持性,尽管日本政府连续两个月没有干预汇率,但日元相对稳定较好,日本经济复苏的支持占据主导影响。欧元区则是经济难说乐与悲。从欧元区自身角度看,第一季度经济增长0.6%,年率为1.3%,是2001年以来欧元最为利好的增长状态,但是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依然脆弱;同时通货膨胀上涨趋势达到2.5%的水平,石油价格上涨的忧虑明显存在,欧元区已经脆弱的经济增长将会因油价高企而减少0.2个百分点,虽然点数压力较小,但对于欧元区经济而言应是不利,经济脆弱性依然明显。因而外汇市场呈现美元波动不定、欧元上涨乏力、日元略有稳定的局面。

3、 政治因素的干扰明显。近期比较集中的影响依然在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诱因则是地缘政治以及投机因素的作用。美国因恐怖问题导致的内部不稳定继续扩大,大选年不利因素在逐渐增多,对现政府的政策挑战愈加严重。尤其是地缘政治依然对于汇市具有牵制,伊拉克前景不确定,伊拉克战乱严重加深,石油资源和设施的破坏性,使得油价上涨有因可查。此外OPEC对于石油生产的犹豫态度,使得油价扑朔迷离,虽然周四会议决定增产,但投机刺激上涨氛围依然严重,进而导致石油价格再创新高。石油价格不确定状态连带汇率也难有清晰方向,外汇价格的相对稳定与国际政治气候和油价连接有关。外汇市场因政治因素连带的影响,不仅使投机性扩大运作市场,也延展了产品类别,进而使外汇价格的压力缓解,价格平和是市场综合调整的一种实际反应。

预计短期主要汇率依然相对稳定波动,大起大落将会避免,原因是政治浑浊和经济迷茫,乐观中有忧虑和恐慌,汇率水平表现将为:美元平和调整,经济支持和政策策略保障有效;欧元不确定突出,上涨缺少经济和政策动力,技术因素有空间,汇率将在1.20美元上下波动,突破1.24将较为艰难,下跌可能性较大;日元处于矛盾状态,经济需要弱日元,对比可能强日元,汇率将在110日元左右,贬值可能性大一些,这样可以稳固日本经济,112-114日元或许会再现。

谭雅玲 2004.6.4
技术分析就是怎样解读市场交易心理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11 23:08 , Processed in 0.0345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