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重發)<美國經濟焦點>[size=-1]貿易逆差擴大且消費者信心下降,經濟成長非一帆風順
2月 16日 星期一 10:02 更新
(重發以修飾措辭)
廣 告
[路透華盛頓2月13日電] 美國政府周五公布的報告顯示,12月美國貿易逆差擴大近11%,因美國經濟強勁成長令進口創紀錄水準,但出口在美元貶值之際卻仍下滑.
12月貿易逆差擴大至425億美元,分析師原預計為400億.該數據令2003年貿易逆差達致紀錄水準4,894億美元,較2002年擴大17%.
另外,備受關注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2月初大幅下降,顯示美國民眾對經濟形勢日趨謹慎.分析師表示,盡管經濟走強,但就業增長疲弱損及了消費者信心.
密西根大學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下降至低點93.1,一反1月勁揚至103.8的強勢.
FTN Financial首席分析師羅表示,"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10點,幅度可觀,這意味著新的悲觀情緒又在消費者中間蔓延,而一個月前並沒有這種情況.我揣測這與就業報告連續三個月均意外疲弱有關."他指的是備受關注的勞工部月度就業報告.
逼近紀錄水準的12月貿易逆差最初推低美元,因交易商擔心,自2002年初以來美元兌一籃子貨幣達13%的跌幅,不足以解決全球貿易失衡.不過,美元在周五稍晚時得以收復失地,因歐元遭逢獲利了結.
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大幅下跌,激勵美債價格走高,因投資者認為這是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不急于升息的征兆.兩年期公債<US2YT=RR>價格走堅,收益率自周四尾盤的1.71%跌至1.68%.
但消費者信心數據損及股價,因該數據可能預示著經濟成長放緩.
道瓊工業指數<.DJI>周五收挫66.22點或0.62%至10,627.85,標準普爾500指數<.SPX>收低6.30點或0.55%至1,145.81.
**物價影響**
日趨龐大的貿易逆差令美元承壓,而後者可能引發通膨壓力,因美國民眾需為進口商品支付更高的價錢.
AG Edwards & Sons首席分析師泰勒稱:"(該數據)意味著過去數年的美元跌勢並未產生影響.這暗示美元可能仍需下跌,以幫助縮窄貿易逆差.但如果美元果真下滑,那麼可能會帶來通膨上升的風險."
勞工部的另一份報告顯示,1月進口物價大幅成長,意味著美元走疲可能最終對物價造成影響.
1月進口物價成長1.3%,為2003年2月來的最大增幅,12月時為成長0.5%.此前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為成長0.4%.
瑞銀集團在一份報告中稱:"美元貶值和全球需求上升,已令1月進口物價升幅成長了逾一倍."
分析師稱,貿易逆差較預期擴大,可能令政府下調第四季經濟成長預估,當前的預估值為成長4.0%.
4Cast分析師斯隆稱:"這可能導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預估被下調0.4%左右."
受石油及其它工業原料進口增長推動,12月進口升至紀錄高點1,328億美元.對電腦配件、民用飛機等資本財,以及電視和藥品等消費品的進口,亦推動12月進口成長.
12月自歐盟(EU)的進口觸及紀錄高點231億美元,自中國的進口則小幅下降至132億.
出口微降至904億美元,因民用飛機等資本財出口大幅下降,且食品及消費產品出口萎縮.但當月出貨量仍較上年同期高出近100億美元,表明美元貶值多少提振了出口.
盡管12月貿易逆差顯著擴大,但部分分析師表示,有跡象表明美國貿易逆差可能已經觸頂.
2003年全年貿易逆差創下紀錄水準,其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以1,240億美元刷新紀錄,對歐盟的貿易逆差亦高達943億美元.
2003年進口增長8.3%,至紀錄高點1.51兆(萬億)美元,因原油進口數量及金額均創歷史高點,而平均油價亦為1984年以來最高水準.(完)
[ Last edited by liuwenren on 2004-2-16 at 10:42 A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