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流动推高欧元
近期外汇市场上欧元走强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热钱的流动,但与此同时,人们头脑的日趋冷静也为欧元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强劲支撑。
外汇交易商表示,近来一些亚洲国家的央行以及俄罗斯和中东的一些金融机构在外汇市场上活动频繁,不动声色地买进欧元。
交易商指出,这种迹象表明,尽管欧元区经济增长步伐相对而言较为缓慢,但欧元在较长时期内基本面因素仍较为强劲。此外,由于美元似乎已经确立了长期看跌的走势,因
而欧元还有进一步上行的潜力。
一家日本银行驻纽约的一位资深交易员表示,许多市场人士风传是政府买盘推动了欧元的上涨,他同时举例称,当周四早些时候欧元兑美元跌破1.1700美元时,市场中不约而
同地出现了极大的欧元买盘兴趣。他表示,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买进欧元,但这种情况与他所听到的传闻相符,他同时指出,最近几周以来,欧元很容易吸引到巨额买单。
Bank Leumi驻纽约的交易员Tommy Molloy也表示,周四市场内存在类似的传闻,称一些亚洲国家的央行可能出于调整外汇储备的目的而买进欧元,而一些中东的机构买进欧元则可能是为了把石油收入转化为欧元。
亚洲国家的央行持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约为1.6万亿美元,是所有欧洲和美洲国家的两倍。 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大部分为美元,但鉴于美元走软以及欧元作为全球第二大货币地位的逐步确立,一些国家可能对其外汇储备构成进行重新调整。
韩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Kwon Tae-Shin周四在其发表在《金融时报》的文章中指出,如果美元的币值仍然不稳定的话,亚洲国家将更多地把欧元作为储备货币。他同时表示,这将危及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
许多央行的行动都是秘密的,想要获得具体的数字和情况极为困难,通常要在数月甚至数年后公布的官方报告中才会有披露。不过,有一些国家的货币当局表现得较为透明。例如,日本就会在每个月月底公布其干预外汇市场的情况,而在每个季度末会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日本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拥有大约6,000亿美元的储备,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元。实际上,仅仅在今年,日本财务省就在干预行动中买进了大约1,500亿美元,以遏制日圆的迅速上扬。
俄罗斯官员也已经表示,该国打算增加欧元在其储备中的比重,同时减少美元所占的比重。俄罗斯财政部第一副部长Alexei Ulyukayev本周早些时候透露,由于美元走软以及欧洲
作为俄罗斯贸易伙伴的重要性的上升,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重将下调3-5个百分点,而欧元的比重则将增加相同的百分点。
目前,美元在俄罗斯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中占70%,欧元占25%,其余5%为其他国家的货币。俄罗斯央行官员后来表示,上述调整不会在近期内实施,这与该国官员有关石油收入以
欧元取代美元计价的表态一样。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来自多方的关注的确将有利于欧元走强。自欧元于1999年1月1日面市以来,就一直有人推测世界各国的央行(特别是亚洲国家央行)将增加欧元在其外汇
储备中的比重,而这种推测一直也没能成为现实。
截至去年年底,作为全球第二大货币的欧元在世界各国央行的货币储备中仅占大约15%,而储备较大的中国和台湾等地也没有在短期内增加欧元储备的意向。
交易商指出,在周四的交易中,中国帐户赫然出现在1.1700美元之下买进欧元的客户名单中,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了周三的交易中。一位交易商表示,他开始怀疑中国是否也随
著年底将近而加大了调整外汇储备的力度。这种增加欧元减少美元的调整或许也可说是一种从众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