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论解盘:周、月K线同步收盘 周五可能有变数 2019-08-29 作者:陈少川
根据8月27日媒体报导,MSCI二次扩容正式生效,周二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112.71亿元,创下年内单日净流入额最高记录。但更应该注意尾盘集合竞价3分钟内,北向资金出现大幅波动。周二14:56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额为113.36亿元,到了14:59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额达到240.91亿元,这个看起来是可喜的事,但到收盘时间即15:00,北向资金却大幅净流出,收盘净流入金额降低到只有112.71亿元,1分钟内北向资金净流出金额高达128.2亿元。
虽然最后北向资金是净买入,但在短短三分钟卖出如此大资金量,究竟有何意图?是否跟期权到期日有关呢?为何如此大幅度的资金流动呢?从上述的数据可以说明,国际市场大鳄来了,他们还在适应A股的交易模式,先尝试在尾盘最后时段练练兵,小试身手,看看市场的反应。从分时走势图比较观察,并未能从最后三分钟走势看出端倪,但对周三的涨跌影响至关重要。
从盘后的分时走势对比周二收盘与周三的开局,心理上确实产生明显的影响,周三低开后直接跌回周二下午盘2点的低位,最低出现在10点30分。横向比对正好在周二开盘的第1个15分钟K线收盘2885点上,横向影响极为明显但没有回补周二缺口,说明多方是有对抗能力,虽然弱势但没有压低杀跌,是否意谓只是顺势洗盘呢?
实际状况演变必须回归周K线趋势解读才会更完整,《麦氏理论》针对K线攻防谈到“周线为主”的概念,可是这个阶段不能只看大盘上证指数,必须关注上证50指数中的大盘股影响,同时还要与深证成指交叉对比,要看中小板及创业板指数的演变,沪深两市目前的量价结构有很明显不同。
上证指数周K线偏弱,本周低开高走周K线形成一根红K线,但仍在上周收盘2897点的覆盖中,说是强其实弱,关键在上方12周均线2910点的争夺,几乎是不可能越过24周均线2974点,本周进入3月15日收盘3021点扣减,几乎已经确认助跌的倾向,难以看涨。
上证50指数比大盘强,但也只是在6-12-24周均线进行争夺,点位集中在2860-2881-2859点争夺。本周24周均线扣减2755点,还不会造成助跌影响,12周均线扣减6月6日2706点收盘仍有助涨作用,但到下周垫高后平衡会逐步改变,尤其是进入9月份的周期,所有变数会在一夕间涌现,很容易造成拉高不成,是否会有反手下杀?要看其后的演变解读。
深证成指从5月6日下跌后形成17周的弱化,换手率达到120%,上方的K线压力已经可以不必在意,此时关键是7月5日收盘9443点的平台压力影响。4月30日收盘9674点已经成为不俱实质影响的经历重现点位,可以不必顾忌跳空缺口影响,近期平均值的影响更大一些。
相同时间周期结构看中小板指数,17周换手率126%,本周还在拉高上涨,越过横向区域平台压力,但还未能挑战4月30日收盘6044点。并非套牢盘问题,因为筹码换手早已经超过那个阶段,目前都在有利润周期,任何拉高会出现获利了结的调节动作,必须注意。
最关键在创业板市场,17周以来换手率竟然高达189%,早已换过一轮又一轮,周三收盘1625点,正好越过4月30日收盘1623点,是越过后站稳开始形成一波涨势呢?还是拉高调节出脱造成后面更大的调节回测?这两个趋势演变将是周四之后必须给出的方向性选择。
本栏在意的是月K线收盘影响,即8月份进入最后2个交易日,之后跨入9月份。周与月K线同步收盘,只要月K线趋势上涨就会拉高作收,反之会压低。大盘上证指数是偏弱下跌,所以9月份会明显偏跌,上证50指数即使上涨幅度也有限,深证成指难以期待有多大上涨空间,中小板指数还有再压低下跌的变数,创业板指数也未必走强,因此9月份将是A股一次关键性的方向选择,偏弱下跌的特征极为明显。
周四,应该尽可能调节持仓,避开周五可能的变数,尤其是欧美股市本周的周K线收盘明显偏跌,对A股有何影响?对下周亚洲股市会有何种程度的干扰?这些都是变数,务必多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