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美元能否保住“老大”地位?
市场专家称,亚洲是强势美元政策的最后堡垒。尽管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一直强调支持强势美元,但真正采取行动支持美元汇率的却是亚洲地区的央行。这些央行买入了数以千亿美元计的美国国债,为美元维持强势功不可没。然而,经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后,市场对美元地位的质疑也开始浮出水面。
◎美元的“老大地位”受到质疑
目前,美元仍是全球的“老大货币”,全球近2/3的外汇储备仍是美元。此外,全球过多的货币储备循环往复的流入美国资本市场,使得美国消费者能够购买远超出其收入水平的进口产品和房地产。同时,这也使得美国政府得以维持巨大的财政赤字,并以此抵消经济萎缩的影响。
然而,美元现在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强势美元的最后堡垒是否也将开始动摇?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现在已经开始质疑是否应当将高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部分投入到美国资产中。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曾暗示,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应当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取代。
外汇市场对周小川的评论很快便做出了反应。此后,由于市场误以为美国财长盖特纳(Tim Geithner)会考虑周小川的提议,导致美元进一步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欧元和黄金成了最大的赢家。目前,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超过20%。
若央行真的抛弃美元,其影响将不会局限于外汇市场,整个金融市场都将受到严重冲击。若外国官方持有者抛售美国国债,美国国债市场将会崩溃。由此引发的长期国债利率上升无疑将导致美国的抵押贷款和企业债融资成本飙升。要应对美元贬值和长期利率上升的问题,美联储将不得不考虑提高联邦基金基准利率,美国财政部也将被迫限制其财政赤字。股市毫无疑问也将受到冲击。
据海外财经媒体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美联储通过让美元贬值来提升经济走出衰退的措施开展之后,市场对美元走软的预期已升至1年来最高水平。
根据彭博职业全球信心指数(Bloomberg Professional Global Confidence Index)调查显示,从巴黎到纽约的1,349名受访者对未来6个月美元走势看法悲观,为今年1月份以来首次。
◎可预见的未来美元仍将是全球首要储备货币
尽管美元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但幸运的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元丧失其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央行很可能继续将多数外汇储备投放到美元,因为全球贸易仍主要以美元计价。
其次,由于G7成员国现在都倾向于降息至近零水平,因此外汇储备管理者将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动机被削弱了。
第三,亚洲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央行已经注意到,由于俄罗斯卢布遭遇了沉重的压力,俄罗斯的6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很快损失了约1/3。现在,俄罗斯的外汇储备管理者们将积攒美元,以防本币受到投资者的攻击。
第四,美元的替代货币仍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美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好于欧元区国债市场。同时,长期持有欧元还有可能遭遇某一天欧元突然被废弃的风险。而对于日元,由于日本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很低,因此日元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
最后,配置外汇储备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美国在亚洲和中东的同盟很难抛售美元资产,何况这些国家还很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
综合上述,美元很可能继续保持其全球首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事实上,未来30年里有望取代美元地位的不是欧元、日元,也不是黄金和SDR,而是人民币,但只有当中国的经济规模、债券市场和货币机制都发展到与美国相当水平的时候,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较量才会真正的白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