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英:亿万股民最大的梦想——稳
刚刚辞别惊魂未定的2015年,又迎来了心有余悸的2016年。股灾的恐慌尚未消除,熔断的恐惧又祸不单行。从2015年6月15日至2016年1月12日这短短的三十一周,完全超越了中国股市二十五年历史的风险总和,数万的投资者被杠杆压得遍体鳞伤,数万投资者被流动性窒息得气血阻塞,数十万亿的市值被蒸发,数千家上市公司在停牌、复牌、股权质押、高管增持的惊吓中风雨飘摇,股灾的失望与救市的希望短兵相接,为国接盘的正能量与损权辱国的内奸贴身肉搏。在这段生死时速、存亡惊魂的多空决战中,国家与民众都经历了巨大的创痛,这也许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也许是亿万股民对互联网金融下的股市风险所必须付出的学费。但是这种股灾、这种异常波动必须要尽快制止,必须要尽快地防治,否则不仅将使亿万股民信心丧失、人气涣散,更将危及国家经济金融体系,更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经历如此严重的灾祸之后,亿万股民新一年最大的梦想便是一个字——稳。股市思稳,股民思稳,民心思稳。
一、股市必须进行管理层的人事改革。中国股市二十五年历史已换了七任证监会主席,也就是说任命了七任监管层。而这次股灾却暴露出令人想像不到的问题,有监管不到位、观念未跟上、措施不健全、法律不完善。更严重的是,在管理层中出了内奸,借救市之名、行私利之实。在股市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需要一个能统战、能运筹、懂金融、知资本的领导,需要一个负责、高效、廉洁奉公的监管层。中国古代有韩信挂帅,有杨家将挂帅,又有刘备三顾茅庐,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有周文王渭水之滨遇子牙之典故。在招贤纳士上可面向懂国内外金融的专业人士,也可面向藏龙卧虎的民间高手。泱泱大国、人才济济,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涌现一批国际级人才,这是稳定的旗子、资本市场的指挥部。有了一流的水平,那么浩荡的投资军何愁军心不稳、士气不振。
二、股市也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供求平衡是稳的核心,IPO、再融资、新三板、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等等,均是供;股民保证金、产业资金、社保资金、保险资金、养老资金,乃至救市资金等等,均是求。当股市求大于供时,股市就会强势上升;当股市供大于求时,股市就会弱势下跌;当股市供求平衡时,股市就相对平稳。长期以来股市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供求失衡,重融资,轻回报;重融资方,偏投资方;重融资规格,轻上市质量;重IPO发行,偏市场稳定,从而造成中国股市熊强牛弱、熊长牛短的局面。要进行股市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根据市场的承受能力、根据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地安排融资规模和融资进度,合理地监督和调度增量资金,使股票与资金的量与质上始终保持一个稳定向上的局面,这是改革之需、稳定之需。
三、股市必须进行制度化、法制化的改革。世界已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信息传播、资金流动、硬件软件等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不能停留于新兴加转型的阶段,市场的发展步伐比法制法规的完善更快。因此必须组织人才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的法制法规、结合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尽快制订一套适应中国股市发展的法制、法规系统,要紧紧在法制化、规范化的前提下加上国际化。中国股市已不是封闭的小江小河,而已与全球股市江海相通。风起啸同声、潮动浪共涌。因此在法制法规上必须尽力克服滞后性、残缺性,下大功夫建立一套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现实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法制、法规体系。这是稳的基石。
经历了股灾的巨大损失,又经历了熔断的严重创伤,中国亿万股民十分需要一个疗伤的过程,股市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在这个疗伤的休养的阶段,稳定是一个最好的疗方。唯稳定才能使亿万股民从伤痛中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风险代价,才能从惨痛的风险教育中清醒自己的认识、平和自己的心态;唯稳定才能使中国资本市场上下各方体会到中国股市不仅在暴跌中释放了风险,而且在暴跌中懂得了亡羊补牢、防患未然,筑起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的防火墙。稳不仅是亿万伤痕累累的国内股民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需要,是人心所向、潮流所趋,这应该成为近阶段管理层一切工作之纲。
无可否认,稳也是一种掌控能力的检验,稳也是一个行为艺术的量度,维稳任重而道远,必须毫不松懈。党中央主席习 近 平指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显然中国股市二十五年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未象现在这样高,对稳定的要求从未象现在这样急迫,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从未象现在这样紧密。股市的稳定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能否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更关系到国家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安全,更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团结。亿万股民相信,国家完全有能力稳定股市,也一定能稳定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