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弹簧-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朱大鸣     房地产泡沫引爆点在影子银行

2014/1/11 12:12:57
(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人)

影子银行风险再度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媒体报道称,监管层第一份全面规范影子银行体系的文件,在脱去影子银行“影子”外衣的同时,可能会在2014年形成一场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风暴。市场消息称,这份被称为“国办107号文”的《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由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印发,说明影子银行并非个别金融领域的个别现象。

影子银行风险我们躲过一劫,但我们要明白,之所以躲过一劫的主要因素并非经济形势的根本性逆转所致。房地产市场在六月上演的惊天大逆转,从本质上创造了大量的信贷,而大量的信贷意味着货币的超发,货币的超发又支撑着房价和成交量的大幅度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债务危机、影子银行危机以及经济下行的风险似乎都被化解了,或者说被转移了,但事实上,这些问题并没有真正的被化解,反而更加集中,银行一旦发生钱荒,就有恃无恐地向央行要钞票,尽管是他们因为逐利错配了宝贵的信贷资金,但“大到不能倒”的地位,以及无论实体经济如何,金融机构稳赚不赔的机制都让银行成为这场危机的撮合者。

正是鉴于这种背景,市场流传的所谓107号文可能并非空穴来风。

当下所谓的影子银行的风险说白了也就是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一位理财师指出,“信托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影子银行。通过信托绕来绕去的操作方式,大量资金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地方融资平台。”而大量的理财产品也都借助信托平台涌向了房地产市场,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面对当前动辄9%到10%乃至更高的信托收益率,哪怕其伪装的再好,稍有一些经济常识的人就能分析出其资金的投向——房地产之外,别无他处,目前市场上有90%的影子银行资金投向都是房地产或者与房地产相关。

影子银行资金大规模投向房地产是可能的,也是当下老百姓利用当下金融漏洞一种投资模式,问题在于,我们央行屡屡被钱荒倒逼挟持,最后迫于无奈地释放流动性,本来的意思是要对大量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方式大规模催生债务泡沫和资产泡沫的警示,然而,这种警示却被当成了怂恿,所以,人们很难预料到底我们的货币还要被动超发多少才能平息这些大到不能倒的欲望。

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来看,很多人将问题引向了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这一表象问题上来。真正的导火索是此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肆印钞放水导致资产价格暴涨,从而让越来越多的购房者买不起房,即使是勉强能够买得起房的,也并不打算真正的还债。很多人认为,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是因为投机过度,但仔细辨别,一个更加清晰的逻辑就会显现出来,那些断供者大部分是刚性需求者,存在刚性需求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相反,而是意味着风险的放大,刚性需求断供潮一旦形成,整个房地产泡沫就会一击而破。这为我们提供一个启示,中国当下是存在着大量的刚性需求者,但并不意味着这没有风险。

治理影子银行的目的很显然,就是截断当下大规模信贷之水通过或明或暗渠道介入房地产,通过杠杆效应放大债务规模和房价上涨幅度,从而将信贷资金之水部分地引向实体经济。我们或许会质疑这种功效如何,但治理总比不治理要好很多,这种好处不仅仅对于经济有好处,对于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来说,要想避免“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悲剧,有序理性的金融秩序是必不可少的。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尹中立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尴尬

2014/1/11 12:12:45
(作者系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
苦等了14个月之后,投资者满怀期待IPO在新的规则下重新开闸,但迎来的确是二级市场的大跌。二级市场下跌和新股IPO有什么关系?看看这几天的市场舆论就知道了,几乎都在惊呼IPO的节奏太快了,有人干脆把当前的IPO称之为“史上最凶猛的融资潮”,还作过一番对比,下周有近20家公司要发行股票,而历史最多一周发行新股10家,玄外之音是希望监管部门把新股发行的节奏控制一下。

按理说,新的IPO制度改革倡导的是注册制,所谓注册制就是把新股发行的选择权充分交给市场。三中全会的确定的改革大方向就是要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既然如此,让监管部门控制一下新股发行的节奏是不符合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的,如果监管者重新干预新股发行的节奏,则意味着我们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从发行人角度看,尽管现在发行的节奏很快,但市场需求十分火爆,动辄超过100百的认购,而且新股定价都在40倍市盈率,所有的公司当然都想马上完成IPO,凭什么要减缓发行速度呢?

可见,当前的股票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那个存在巨大的矛盾。之所以存在如此巨大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当前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严重不合理,主要表现是小盘股的价格严重偏高。对于新兴行业的所谓成长股而言,15倍左右市盈率的估值是合理的,高于30倍市盈率是不正常的,而当前创业板市场的平均估值达50多倍市盈率。当二级市场的估值高达50倍市盈率时,发行股票就如同中了彩票的大奖,发行人发行股票的愿望当然是强烈的。

那么,二级市场的价格为什么如此之高?原因很复杂,即有缘于监管者的责任,也有来自投资者的原因。监管者控制新股发行数量,导致了上市的所谓“壳价值”,有人做过估计,一个壳的价值大约为5至10亿元。假如监管者开始放开新股的上市节奏,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壳价值”就消失了,当然意味着股价的大幅度下跌。

当二级市场的股价严重高估,新股的定价一定是不合理的。即使人为地将新股IPO的定价压低,上市后必然出现较大幅度的溢价。作为监管者现在很尴尬:如果控制新股发行的节奏,意味着新瓶装旧酒,一年多的改革没有获得成功;如果不控制,则二级市场价格将不断下跌,甚至是大幅度回归。当市场出现恐慌,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从博弈的力量对比看,一级市场的很多拟发行股票的公司背后都有很多“关系”,市长甚至省长亲自到中国证监会跑项目的比比皆是,监管部门很难拒绝这些“关系”,唯有让市场去决定,才能让监管者和发行者都能获得满意的结局。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志林     如何看待中国股市的 “礼崩乐坏”

2014/1/11 12:12:36
随着IPO倾盆暴雨式的重启,市场的供大于求的局面进一步恶化,20多年来的中国股市固化运行格局已被彻底打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用孔子的话来说,叫做“礼崩乐坏”。

大盘蓝筹股从“有罕见投资价值”变成 “重灾区”

记得一年多以前,在前证监会主席的主导下,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以银行股的超低估值为由,喋喋不休地鼓吹“大盘蓝筹股有罕见投资价值”,将大批的中小投资者引向大盘股中“举杠铃”。如今,在大盘股的连续暴跌中,这些都成了市场的笑柄和中小投资者痛苦的记忆。究其原因——

第一,由于新政府不再唯GDP,主动降低GDP,坚定不移地调结构促转型,加大力度扼制高污染企业,从而对周期性产业的大盘股的成长性构成了重大打击。

第二,20.7万亿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以及30多万亿的影子银行的巨额理财产品的资金池所蕴含着巨额坏账的风险,使仅以表内资产状况所统计的大盘蓝筹股的超低估值,变得极不靠谱。

第三,今年,周期性大盘股将利用优先股方式巨量再融资,以维持生存,从而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强烈反感和厌恶。

第四,拥有大盘股的市值不能申购创业板和中小板新股,也迫使广大投资者抛弃大盘股。

第五,大盘股没有高送转的可能,使被套者解套无望。虽然有些大盘股每年的分红超过银行的利息,但却是名存实亡,刚分得了红利,股价就发生了暴跌。例如,工商银行4.20元分红0.20元,但股价跌倒了3.50元,严重挫伤了中长线投资者。

如今,在新股密集发行之际,大盘蓝筹股顿时成了市场割肉换股的“重灾区”。

深强沪弱成定势

疯狂发新股,“保护”成空话。

没想到,重启IPO竟然是以9个交易日发行50只新股的倾盆大雨、股市暴跌、极不人道的方式进行!

更没想到,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三高”发行顽疾依然没有解决,还会有67倍市盈率、73元的高价发行的情况出现!

奥赛康发行8亿,控股股东存量减持竟然32亿,并且抽走的钱不归上市公司而归个人,这哪里是发股票?简直是穷凶极恶抢钞票。这便是高价发行的本质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管理层不愿限制新股的“一股独大”、新股发行时不搞优先股的原因——为利益集团服务!存量发行成了大非提前高价减持的方便通道,只能是造成投资者对新股更大的恐惧和市场一再暴跌,为了区区几百亿的新股发行,不惜牺牲20000亿市值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使管理层一再宣称的“特别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了空话和笑柄!

奥赛康发行被叫停,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解释是“新老股发行配比不合理。”这是明显的搪塞奥赛康上市公告里明明说:“存量发行5000万老股是通过证监会批准”要不是周四周五市场的再度暴跌,其发行早就蒙混过关了。

管理层真该反思一下,存量发行有何必要?如果此风不杀,就会有更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以几倍于募集资金的数量,以超高价来提前套现“大非”,让大非三年不减持成为摆设,就没有动力去兢兢业业搞好上市公司了,因为套现的钱足以再造几个新上市公司。难道这就是停发新股一年零三个月中,管理层所酝酿的改革新政吗?

首批两只新股申购,只冻结了资金1200多亿,比以往1.1万亿、6000亿、3000亿,明显减少,表明现6000亿存量保证金中,能用来申购新股的资金越来越少,很少有场外新增资金为了申购新股而在二级市场买股票,主要是靠老股民抛沪股买深股、抛老股申购新股。据说,今年新股要发行2500亿,不知市场资金在哪里?只能靠老股的不断下跌和市值的不断缩水,来换取新股的发行,中小投资者将更加遭殃。

下周28新股连发,上证指数不跌破2000点才怪!管理层与其维稳,不如真正解决股市供求严重失衡的问题!

面对大扩容市道,我认为,也许唯有外延式成长性的资产重组股,即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才能获取超额收益。我深信,买国资改革概念股,收益将大大超过博彩式的申购新股!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快报     话题

2014/1/11 12:12:23
@广东电台财经广播:
焦点:状况百出?IPO重启后,创纪录发行频率搅动市场的效应还未消散,这边厢证监会紧急叫停奥赛康IPO,成为新股发行破天荒第一例,且新上企业状况百出,使市场对于新股质量产生质疑,会否进一步冲击投资信心?就目前市场重心在哪才能企稳?

粉丝金句

怪侠9527:某些砖家和管理层说过发新股不一定是坏事,但昨天这样的局面大家清析可见。砖家和管理层的话不信的。

徒深坡:
参与打新和炒新的没有资格评论!尽管a股跌无止境,还是钱多人傻,踊跃挨宰。一边骂ipo疯狂,一边不管多贵也和抢狗屎一样抢,造成新股供不应求的假象。

Jam_璋:
股票市场在玩萝卜蹲游戏,大盘跌大盘跌,大盘跌完中小跌,中小跌中小跌,中小跌完创业跌.....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业板很难启动一轮新行情

2014/1/11 12:23:04
主持人 尹星
创业板假装兴奋

主持人:股一直发,气氛不算融洽,中国股市最传统的供求对决,再度呈现,小股民自然是悲剧里永恒的主角。本期话题自然从IPO开始,先请小泛,新股来了,创业板很兴奋,主板很沮丧。

泛舟:创业板还不是给保险忽悠的,不过大伙想想58倍的市盈率,这保险资金会大举介入么?我认为,主要还是以认购新股为主,这样可以多一个稳定的投资渠道,也为顺利发出新股多一份保障,对他们来说就是双赢。但是如果你把这消息当做创业板新一轮攻势的开始,或者认为保险会在这里接下你们手中的高估值公司,那就太天真了。

主持人:很傻很天真,所以会赔钱,像你这么老谋深算就很难折。这创业板确定就起不了一轮新行情?

泛舟:我就当夸我了。我觉得创业板很难在此启动一轮行情。首先估值高。创业板指数成份股的估值都高的惊人,向上的空间纯靠傻堆钱,和估值无关,所以涨得虚。其次,钱相对少。主板都是传统行业加多年的套牢盘构成的,业绩再好,没钱也形不成合力,很难去推动股价,市场上玩得转的游资只能选择中小市值公司,这里包括了中小板和创业板。但这样的游资有几个?资金能有多大?这些数量和发动行情比起来,真是杯水车薪,所以大伙才会看到现在这番,个股活跃度不减,指数却宽幅震荡甚至单边下跌的场景。再者,技术上大伙一看就又明白了,本周周线震荡幅度过大,同时双杀有半个形态已经完成,而且是两个重叠双杀。这么看,你还会觉得该指数在这里会有一轮行情?当然通过客观的分析得出有行情,和你图方便一厢情愿认为有行情是两码事,后者表明你已经被市场所左右,无法理性的做出判断。只是一味逃避不愿意面对账户。这又何苦呢?不如直接砍了,从此退出,乘着理财产品收益还凑合的时期,多买点,股市很危险。

主持人:前不久还夸你,去年一年主要都在给大伙打气,马上又本性毕露,三句话改不了教育人的臭毛病。跌成这样大伙都不好受,看看什么时候股市能给大伙带来点希望?

泛舟:你就是要我说啥时候指数会涨咯?行,你说啥就是啥。这指数么,跌我觉得是好事,越盘越不容易见底,下周一沪指跌个30点,周二50点,周三40点,我告诉大家这就见底了,见底还不容易?急跌就见底。阴跌就不好说了,其中的客观原因,我也不在这里展开说,反正接下去我认为啥时候见底了,我就会大吼一声的,就像13年6月25日中午我吼了一声一样。见底容易。就怕见底后一个轮回,大伙还是不赚钱,指数见不见底,不是你赚不赚钱的根本因素,投资者你们还没明白?股市涨跌每年都会出现,板块上的大级别行情,类似自贸、金改、军工、3D打印、机器人等等这样的热点,每年也会有至少一两个,你能不能发现,并且从中分一杯羹,最后全身而退,才是关键所在。做不到这些就别炒股,先练模拟盘,能做到,再拿小钱来实盘,一步步的踏踏实实,不能跳跃,否则就是一个字,“赔”。

主持人:行,又教育了。我等你市场见底出来吼,大伙放心,每年都有行情,关键是你自己准备好了没。

泛舟:你也不教育人?哈哈!废话不多说了,下周沪指继续往箱底走,越急越容易见底,创业板难起一轮行情,板块热点缺乏持续性,只有不断走强的个别公司,市场环境就是这么的残酷,想生存,现在大众只能装死,想玩好这个游戏,就继续小仓位练习呗!

成长性品种才能穿越调整市道

主持人:跌跌不休,市场又要猜底了。

骄阳:底部永远是个区域,非要定位某个点位的话就太肤浅了,1950-2000点一线很可能是个底部区域,但是要明白一个问题,即使真是底部区域,怎么样找寻抄底的方法和机会的所在,才能够使得操作变得更有意义。

主持人:哦?

骄阳:首先要理解,指数在下跌过程中,往往都是空头占据优势的,这种状况下操作很难,只有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才能够为做多迎来机会,改变的方式有几种,一、快速连续杀跌,使得市场背离明显引发短期空头的退避和多头的回补。二、确立一根扭转10日周期的放量长阳线,以使得10日周期内的大多数投资者解套,造成多头信心的增强和空头的迷惑,这个时候往往会有较好的短线操作机会。三、彻底等待趋势真正的扭转,当然你要有足够耐心。其他时候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还是观望的好。

其次是个股,其实我们都明白,这次下跌是由于IPO和钱荒和整体基本面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想要获利,必须从这些角度去思考,都考虑进去才行。

主持人:我脑容量不足,听你说吧。

骄阳:你想呀,IPO必须得发行吧,而且大多数人都在想,经济结构转型也好,第一批IPO个股的质量也好,目前市场对题材操作的热度也好都使得市场资金瞄准了这些品种,那么就等于说,这批新股的发行价格预期上是安全的,上涨空间预期上也是良好的,从这点出发,我们只要找寻因IPO而产生机会预期的个股就好了。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中小板创业板中的高成长且市盈率和新股差不多的小盘类品种,或许会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攻击性。比如目前发行的的市盈率最低24倍,整体高于30倍,那么,若中小板创业板中有些品种盘子小,只有几千万,市盈率只有30倍左右,又符合高增长,那这样的品种不就是相当于新股一样的良好标的嘛。新股你即使再积极的申购,能中几个签?所以关注这种另类“新股”的价值就凸现出来了。

主持人:这可不容易啊,有些个股10倍市盈率还不涨呢?

骄阳:你说到点子上了,但没看到点子上。要是一直都没涨过,很大程度上是带有不确定性的预期,也许今年它市盈率10倍,明年业绩下滑可能就变成了20倍,那你怎么要求它有好的机会?反而是那些涨过的,才有机会。只有涨过了,才说明得到了资金的挖掘和关注,才有良好的成长预期。还有就是结合盘子和价格,那么几千万流通盘的真正成长类个股,怎么可能价格很低,你至少得在15元-35元之间去寻找。价格略高不要紧,价格略高才符合市场的高预期,比如价格30元你觉得高,但要是几年业绩能达到1元左右,那是不是只有30倍市盈率,若公司每年保持30-40%的增长速度,那么是不是30元也是低估,涨到40-50都正常?所以炒股说到底还是注重稳定性成长性,尤其是在这种调整的大世道里,你买垃圾股,不涨,你买传统行业没预期不涨,只有成长性品种才能穿越调整市道。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野鹤山人     愿A股成为 “宜居”之地

2014/1/11 12:22:45
股道阴阳

之前说到,广州有传统中轴线和新中轴线。白云山为广州市北部靠山,属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支脉的九连山山脉的末段,白云山看起来就像一只乌龟,又似蛟龙,南临珠江,好像乌龟、蛟龙吸水之象,而越秀山处于头部位置,为“龙穴”所在。因而自古以来越秀山下和延伸出的传统中轴线是官府设置的所在地。流化湖公园又刚好建在越秀山,有“龙头”时刻吸水之象。

在东面的燕岭公园,其主体为燕岭山,原名“瘦狗岭”,是白云山余脉,其延伸出广州新中轴线。

在这两条中轴线之间也有一条“中轴线”,可以说是“核心”中轴线,就是由白云山向南延伸出的“余脉”横枝岗、太和岗、黄花岗,进一步延伸到珠江北岸便是东山湖公园,珠江南岸是中山大学,可见这条“核心中轴线”上,自然形成了一系列自然景观。

这条“核心”中轴线自古以来是“宜居”宝地,淘金、东山等地就在这条“轴线”,其所居住的是非富则贵。

横枝岗,是从西汉至清朝以来,广州地区历代达官贵人的首选棺地。据有关报道,位于恒福路的银行疗养院建设工地清理出从西汉到清代的古墓葬49座,出土不同质地的随葬品2520件(套)。

从更广的区域看,广州的中心城区中,北靠白云山,东有新中轴线,西有传统中轴线,这新中轴线和传统中轴线之间的区域无疑是一个藏风聚气的“宜居”的风水宝地,是功名趋旺之地,特别是原东山区更是近现代“权贵”聚居之地。

股市上,沪指2013年以来也有两条“轴线”,其体现为一个下降通道,第一条“轴线”是通道上轨,即2013年2月18日2444点、2013年12月4日2260点等顶部连线,目前位于2230点上下,该上轨是牛熊分界线之一,未上破前弱势仍未改变,筑底尚未完成,只有上破中期才能逐步走稳。其上破需要以银行股为代表的权重股持续启动。

第二条“轴线”是通道下轨,即2013年4月16日2165点、2013年5月2日2161点、2013年10月29日2093点、2013年11月14日2078点、2013年12月23日2068点等低点连线,目前位于2050点上下。

本周跌破上述通道下轨,其反过来成为压力区,估计未来需在其下运行一段时间,特别是上述通道是2013年大部分时间的运行区域,本周跌破意味着2013年交易的筹码大部分被套住,这些套牢筹码成为了未来需要反复消化的对象,这将制约着2014年较长一段时间的上行空间。阶段支撑区或在2000点上下以及1950-1980点。

A股需要一条“宜居”的“轴线”,就是崇尚绩优重新成为主流投资理念,这样牛市的希望才会出现,A股才会成为“宜居”之地。

本周IPO重启,导致市场破位下跌。历史上IPO重启后股市有5次下跌,只有2次上涨,可谓跌多涨少。其中两次IPO带来了牛市:一次是1996年1月3日,第二次是2006年6月2日。这两次也是大盘经过长期下跌后,估值处于历史低水平,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并且政策面开始偏暖,资金面开始宽裕,在这种情况下,这两次重启IPO具有大转折意义。

目前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估值水平创下历史新低,2014年重启IPO,A股未来能否出现上两次效应,逐步开启牛市步伐,需要政策面和资金面配合,需要各类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的实质进展,以及崇尚绩优重新成为主流投资理念。

市场如果仍反复走弱,新股最终也发不出去,以前也是由于市场弱势,导致不少新股上市就跌破发行价,特别是在主板上市的新股,最终使IPO暂停。

据报道,各类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的相关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保监会1月8日发布消息称,近期将启动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政策。另报道,近日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14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再度力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未来15年中国GDP增长将维持在8%左右。”

A股仍存在长期牛市的基础,但愿A股早日成为“宜居”之地。(338)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势市场 如何赚钱

2014/1/10 0:49:31
第一季度看好是低价科技股

嘉宾:翻倍黑马

主持人:沪指近来反复下跌,又再接近2000点了,你这个多头开始抄底了吗?

翻倍黑马:最近一个月来大盘连续阴跌,市场人气到达冰点。成交极其不活跃,上证指数的图形随着时间越长就是空头排列的K线图。参与股票的人越来越少了,越是接近过年,几乎每年都是这样子。火车票很火爆的时候,股票就没有太多人关注。大家都忙着办年货了。我们坚持在市场上趁低捡便宜的人,也是有时候看盘容易打瞌睡。但是,往往这个时刻就是最好的建仓底部筹码的时机。与大多数人为反方向才可以赚钱,这个是少数人买到底部的规律。恐慌暴跌的时刻就是抢筹码的时候。2000点附近,我每次都站在买方的,从来不动摇。可以说最坚定的多头就是翻倍黑马了。

主持人:为什么到2000点你就认为是底部?

翻倍黑马:技术上的空头我们不必太在意了,因为已经跌了6年了,又到2000点附近。我们每次在2000点附近抄底的都是大赚特赚的。因此,这个时候我是大胆地建议所有粉丝都坚定地买底部的筹码。不出几个月,行情就会让我们赚很多的。当然,具体的操作还是要靠大家自己去选择。因为我只做符合自己选股条件的股票。不符合我的思路的股票是不会去做的。就算行情上涨了,不一定能够很多人能够赚钱的。

主持人:什么是符合你自己选股条件的股票?

翻倍黑马:根据以往的经验,盘小价低下跌越惨和图形越差的综合比较是筛选黑马的方法。大盘目前已经接近2000点。大胆抄底依然是我的主要策略。因为我看好后市的走强,牛市总会到来的。不可能永远熊市。当然,我们也是很务实的做法,只做底部个股的潜伏,不轻易追高。

主持人:大指数虽然走弱,但创业板指却是反复上涨,你怎样看这种市场现象?

翻倍黑马:创业板受到政策利好出现了大幅上涨,让一些专门做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的机构受惠。市场也是只认业绩不认人的,以前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我们要注意大胆去做,准确抓住机会。让自己的保证金实实在在地持续上涨。

主持人:刚才你说过,盘小价低下跌越惨和图形越差的综合比较是筛选黑马的方法。还有什么选股方法为你所用?

翻倍黑马:当大盘跌的时候,很多人会犹豫的。这个是自然规律,不可能每个人都有魄力去突破自己的局限的。以前我是非常爱使用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最近三年我已经开始改变很多,主要是根据市场的综合人气和心理把握去做大的方向判断捕捉战机。当可以跳出技术分析和指标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思想又有很大的跃升。

主持人:很飘渺。具体点说。

翻倍黑马:看股票不再怎么看他的基本面和技术面了,纯粹是观察主力心里和个人心里的变化还有资金的紧缺和充裕的感悟就可以很好的抓住机会了。只要市场缺钱,就有便宜货捡。只要市场资金充裕,个股行情就会疯狂。期望整体上涨还要激活人气的过程,但是这个时代是快变的时代,刚刚还在讨论互联网一下子就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了,很多科技一日千里。股市也会有新的变化的,这个变化就是新的机遇。我们期待着,观察着,一旦机会来临,第一时间就是我们去抓住的了,因为我们还活在股市最前沿。

主持人:再具体点,说说目前的行情,一季度怎样操作?

翻倍黑马:积极乐观是整体的看法,第一季度看好的股票是低价科技股。目前我设计的选股条件是流通总值和流通值都在12亿以下,股价在6元以下的股票池里选。当然,有机会就是低吸,市场恐慌的时候就大量买入。我认为大盘上涨的阶段个股机会在重组股方面比较多。极品公式的股票继续很多机会被重组。之前说的顺荣已经成功让很多读者翻倍。我也因挖掘重组股而获利丰厚。未来的机会还很多,并购和购买资产的机会个股会更加活跃。虽然不一定每个股都会翻几倍,但是赚百份之几十的利润还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谢谢翻倍黑马。

翻倍黑马:新年倒数第一天,我应邀参加了香港维多利亚港新年倒数烟花汇演,香港特首和翻倍黑马握手的精彩时刻被TVB新闻电视现场报道。相信翻倍黑马的神奇经历已经很多人看到了。借新年财运高涨时刻,翻倍黑马提前祝福大家,马年马上成功,马上有钱。感谢大家继续支持,阅读我的图书和报纸的文章。祝福投资快报的读者财运高涨,选股就选出翻倍黑马。

对话股王

主板没戏,战场在中小创业板

主持人:沪市大盘迭创新低,后市何去何从?

小文:周四沪指继续阴跌走势,全日成交仅676亿元,远低于深市成交金额,并且沪市量能较之前两个交易日有所放大,沪指连续下跌破位之后,原本筹码锁定较好的投资者开始抛售,分时图上,跳水之中仍有量能不断涌出,浮筹不死,下跌不止。对于主板,在没有趋势性扭转之前,投资者继续保持谨慎观望为宜,后市一旦盘中出现快速下跌很有可能将会出现恐慌性抛盘,后市股指在1850点上方已无有效支撑可守,虽然近期保监会连续出台“万亿险资入市”等利好,但聪明的投资者已不再受骗上当,加上近期央行规范影子银行可能削弱房地产泡沫的观点甚嚣尘上,人们对银行、地产和地方债等问题的担忧再起;而导致股市中长期下跌的最大利空因素,就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新股发行,有投资者戏称:即使全国的存款都拿出来,也买不完这无穷无尽的股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次新股改革就是推倒重来,牺牲的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与民争利更加变本加厉,中小投资者的境况比以前更加糟糕!现在的下跌只是小试牛刀,以后出现2008年那种瀑布式下跌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投资者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许,“远离股市、远离毒品”这句话就是当前股市最现实的写照。

主持人:与主板相比,近期创业板却是冰火两重天,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小文:大盘指数开年来延续下跌态势,一步一蹒跚,而创业板指数风头正劲,勇攀高峰!周四创业板指数盘中最高1423.84点,距离历史高点仅差0.13点,而创业板综合指数早在昨日便一举掀翻历史高点。TMT行业中,游戏传媒、网络通信、信息消费等一大批个股重新得到市场认同。特别是新股发行市盈率节节走高,短期内更提升了二级市场的吸引力。正是因为创业板的局部行情,才留住了部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否则这个市场早就没人玩了,所以现在仍然对股市抱有幻想的投资者,如果不想被消灭,最好就是只参与创业板和中小板,主板最好是敬而远之!

主持人:长虹家庭互联网获CES大奖,对A股有何提示作用?

小文:长虹家庭互联网战略获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展大奖,是对长虹开启家电互联网产业方向的肯定。长虹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露出了中国创造的端倪,1月7日,美国年度消费电子展览会(简称CES展)在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长虹展出了基于家庭互联网战略的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以及手机、小家电、厨卫等产品,实现智能化互联互通互控,形成一个整体家庭互联网生活解决方案,从2500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牌中脱颖而出,备受与会者关注, 未来家庭互联网将成为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2013年10月,长虹发布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新三坐标战略。通过各类智能化终端、网络化云服务平台和相应大数据商业模式开发,再引入协同一体化解决方案,最终在互联网时代激活长虹原有家电、手机、通讯、信息等各类家电业务,从而在消费市场上释放新的竞争力。

周四600839四川长虹涨停,成为两市不多的涨停个股之一,长虹很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市场的热点龙头,而相关的TMT板块可能闻风而动,投资者可密切跟踪关注.

主持人:操作策略?

小文:大盘仍以弱势震荡为主,量能不足,难有上升空间.短期主板指数处于震荡下行,创业板指表现活跃的格局仍未改变,市场分化明显。若权重板块不能止跌股指上行空间相对有限,操作上仍以控制仓位为主。可关注近期反弹幅度较小且基本面良好的品种,如手游、传媒、LED、医药、通信等板块。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较大 高低相差近20倍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调整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意见》。明确通过加大奖补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式,为县级财政提供更好的保障。

  定责任:县级政府要强化预算管理

  《意见》明确,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国家保障范围和标准,由财政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家相关政策执行情况制定。按照财政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省以下财政体制主要由省级政府确定,实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责任主体为省级政府。

  按照《意见》,在资金保障上,中央财政要逐步加大奖补资金支持力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工作。省级政府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大财力调节力度,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强化县级财政预算监督和支出绩效评价,确保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资金稳定增长。县级政府要加强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强化预算管理,按照中央财政和省级政府规定范围和标准落实保障责任,切实履行基层政府职能。

  “郡县治,天下安。调整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深化财税改革,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对于增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

  促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较大,高低相差近20倍

  2009年全国有819个县存在基本财力缺口,缺口额894亿元。从2010年开始,财政部采取以地方为主、中央财政适当奖补的办法,引导各地对县级政府“托底”保障。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的投入力度。2010年—2013年,分别安排奖补资金475亿元、775亿元、1075亿元和1525亿元,在中央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下,各地通过调整省以下财政体制、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等方式,县级财政运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12年年底,基本财力缺口县仅剩8个,缺口资金1.2亿元,基本实现了让县级政府吃上“低保”的既定目标。

  “‘缺口’补上后,下一步工作重点将是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改善县级财力均衡度。”白景明认为,从全国看,目前地区间县级财力分布并不均衡。按照总人口计算的县级人均公共财政支出,高的地区与低的地区相差近20倍;即使是同一省份内,部分地区也有近5倍的差异。

  “此次《意见》的发布实施,标志着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重点,从过去的‘补缺口’转向‘促均衡’,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基础、创造条件。”白景明说。

         抓问责:建绩效评价体系,据评价结果分配奖补资金

  “明确责任主体,完善保障机制,并实行绩效问责,是此次调整的最大亮点。”白景明表示。

  白景明说,此前规定实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责任主体是地方财政。但地方财政有省、市、县、乡四级,到底哪一级是责任主体,没有做明确规定。这次《意见》明确了省级政府是责任主体。将责任主体由地方财政部门上升到省级政府,体现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的理念。而且,与市、县相比,省级政府对财力的调控能力更强,应当承担更多保障责任。

  在完善保障机制方面,通过提高保障标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县级财政良性运行的制度保障,优化财力分布格局。

  《意见》提出,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绩效评价体系,并依据评价结果分配奖补资金。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滞后的地区予以批评和处罚。对保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县,除应对突发事件支出外,一律不得安排资金用于其他支出事项。要严肃财经纪律,对违规安排使用财政资金的县,财政部要建立约谈制度,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锐     一时冲动难以根除弱势

  无需繁复的统计,简单用F1打开上证指数的日线报表,就可以发现跨入2014年以来沪市绿多红少,茫茫一片弱势的惨象,与之前的"九阴真经"比起来似乎也未处下风。林之鹤兄在上周五收评中写得非常耐人寻味:2000点并没有跌穿,但这块遮羞布随时都可以揭开它,盘中没有任何一波有力度的反弹出现,多头全线溃退,揭开2000点的主动权稳稳的在空方手中把控,之所以今天没有揭穿也是托了周末效应的福,看看管理层是否会有救市措施出台,若没有的话下周初2000点即将不保,失去2000点的屏障下方的空间就再度打开了。所以当前只有等政策的救市措施出台,但管理层除了"口水利好"外确实难以找到有实质性的措施出台,和欧美股市这两年的股市相比,中国股市确实有中国足球的味道,被广大投资者唾弃。仔细想想两者真的异曲同工,中国足球常提"保平争胜"结果往往输球,中国股市现在想"保平争红"却天天绿盘,股民的信心能不一天天的被消磨下去吗?
  技术面的超跌已经完全无需多言,而决定股市反弹幅度的往往是宏观全息三要素,尤其是政策面对资金面的引导,否则随着农历年关将近,未来也只会是更缩量而难见放量曙光。我们重点关注政策面能否在大盘濒临绝境时"拉抬一把",结果上周五证监会例行通气会的确提到了部分利好向的讯息,如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将研究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政策建议等等,些许契合了之前证监会强调蓝筹"市值管理"的传言,同时表示:要求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发行过程当中要注意维护市场公平,兼顾新老股东的利益,合理设定新股和老股数量,平衡投融资双方的利益,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新股发行暂告段落,3月份重启发审会。实际上隐含的意义就是"如今这批新股是之前积存的品种,由于IPO暂停太久实在不能再拖下去了,决定在合适的时机统一安排发行上市,至于接下来真正的发审动作何时出现,其实已经延期"(毕竟今年春节较早,发审会拖到3月份而非2月份再进行已经是对弱市的妥协)。那这样一种"妥协"式的再拖延又说明什么,会对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说明如今的弱势也是证监会万万没有想到,恐怕也很难做主扭转的,毕竟笔者已经强调"IPO从来都不是当前弱势的主因,经济滑坡才是股市进入寒冬的主要推手",而经济寒冬时又恰逢奥赛康等品种"圈钱不要命"的天价发行,难免会让投资者心态彻底走坏,所谓IPO虽不是主因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也就在于此。对于证监会而言,宏观实体经济是它们能控制的么?即便它们能跟"央行"通气,恐怕也很难改变大环境(至于大环境是什么?笔者之前在《空头"步步紧逼"持续到何时?》中已经提到过丁安华先生的观点了,四个字:稳步下滑),此时能做的只能是IPO向大环境妥协,而不是大环境给IPO开路了,而市场发现连证监会"都没招",无法让IPO顺畅进行,把存量发完就完事的情况后,信心自然也很难好到哪里去。早盘借超跌惯性反抽的东风,港股顺势高开但也马上滑落,A股方面继续着"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主板一度试图走高,但再度形成"倒V形",创业板则在完成两天补跌之后被部分投机资金看到了可乘之机,于是反弹得以持续早盘上涨1%有余。
  周一的阴阳与否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且不论所谓的"开门红黑对全周的影响作用"之类的泛泛之谈,就看两个实际的现象:沪指之前再度形成了"三连阴→一弱阳→三连阴"的阴多阳少结构,若不想让三连阴继续发挥下去,则后续至少应有一(哪怕是弱的)阳来进行补阳,若以M顶角度来观察的话,前M顶(左侧上坡)1965到2270一共33天,而后M顶(右侧下坡)2260到2008(上周五)共27天,接下来总归有一个缓跌补阳的阶段。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 张颖国     A股破净股“扩容”至144只

2014/1/10 0:45:57
在市场积弱难返的同时,破净A股数量也在大幅“扩容”。统计显示,截至1月9日,A股市场破净股数量已“扩容”至破纪录的144只。其中,交通运输和钢铁行业为“重灾区”,而“财大气粗”的银行或是率先启动回购的破净企业。

144只股“打折”出售 四股创历史新底

市场近期在IPO重启等利空下是持续回落;2014年以来的6个交易日,沪指累计跌幅超过4.18%。在市场积弱难返的同时,破净A股的数量也在大幅“扩容”。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9日,A股市场破净股数量已“扩容”至破纪录的144只。

其中,*ST鞍钢(000898)和河北钢铁(000709)两只股票的最新市净率分别均仅有0.46倍;换言之,这两只股票目前都在以相当于净资产不到五折来甩卖。此外,华泰股份(600308)最新市净率也只有0.5倍,也是仅相于净资产的五折来出售。

此外,新钢股份(600782)、南山铝业(600219)、马钢股份(600808)、华菱钢铁(000932)、本钢板材(000761)、宝钢股份(600019)、安阳钢铁(600569)、武钢股份(600005)和太钢不锈(000825)等10只股票的市净率也底至不0.6倍。

而岳阳林纸(600963)、晨鸣纸业(000488)、中国中铁(601390)、凌钢股份(600231)、中海发展(600026)、中煤能源(601898)、中国铁建(601186)、中国交建(601800)、中原高速(600020)、交通银行(601328)、广深铁路(601333)、信达地产(600657)和柳工(000528)等12只股票,目前是则以相当于净资产不到7折来出售。

在破净股数量大幅“扩容”的同时,部分公司股价己跌至历史低位。统计显示,最近3交易日中,沪深两市有12只股票的股价创出历史新底;当中,4只股票为破净“成员”,分别为中煤能源(601898)、三钢闽光(002110)、柳钢股份(601003)和郑煤机(601717)。

这当中,中煤能源是我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贸易服务提供商之一。然而,随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过去,公司经营每况越下,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亿元,同比减少7.73%,净利润31.82亿元,同比减少53.52%。二级市场上,股价也自2008年2月上市以来持续处于震荡走低的态势中。昨天的收盘价4.64元,己较当初的发行价跌去74.06%;也仅为其每股净资产6.58元的67%。

煤炭行业景气度持续下降,自然也影响到了煤炭装备制造行业,昨天股价处于破净和创历史新底的郑煤机就是样板。财报数据显示,郑煤机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12亿元,同比减少20.46%;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减少41.84%。而截止1月9日收盘,公司股价己历史高位跌去超过近70%。

交通运输、钢铁为“重灾区”

从所在行业分布来看,交通运输和钢铁为破净的重灾区。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按申万一级行业划分,交通运输行业破净股的个股有25只,而钢铁行业破净的个股有23只,这两行业破净的个股己经占到了144只破净股三分之一。

或许很多人会想,交通运输行业这么多破净的个股,是否是因行该行业经营都不理想,事实上并非如此。据统计,交通运输行业25只破净的个股中,目前市盈率低于十倍的股票多达10只。分别为山东高速(600269)、唐山港(601000)、赣粤高速(600269)、皖通高速(600012)、中原高速(600020)、四川成渝(601107)、现代投资(000900)、日照港(600017)、海南航空(600221)和深高速(600548)。

分析人士表示,交通运输行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度较高,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周期内,行业整体景气度将受到负面冲击。目前来看,国内公路、水路运输等子行业在刚性需求支撑下业务规模尚能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长步伐显著放缓;而国际运输业务形势严峻,整体需求疲软的困境依然,这是目前众多交通运输行业公司股价破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交通运输行业中强周期板块触底反弹,但是改善空间有限很难看到趋势性机会;而弱周期的板块业绩将保持稳定,难有大幅提升业绩的机会。”安信证券分析师汪立表示,预计2014年弱周期板块净利润增速为8%,强周期板块净利润增速为10.5%,主要是航运板块减亏,全行业净利润增速略高于8%,要低于2013年,主要是2013年航运业中中国远洋通过出售资产获得较多投资收益,但2014年航运业主业盈利有所改善。

作为仅次于交通运输的另一破净板块的钢铁股。有分析师表示,目前半数以上钢铁股跌破净资产,主要是因为业绩下滑严重,“市净率在1以上,是因为净资产可以实现盈利,而现在来看,钢铁行业的整体净资产收益率很低,甚至出现亏损,所以股价跌破净资产是合理的。因此,即使钢铁股拥有低市净率,也不代表就具体有投资的价值。”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元瑞表示,虽然2013年大部分下游数据都出现了明显回升,但钢价依然一如既往的疲软。只能说明,至少在目前,弱势复苏的需求仍旧还不足以匹配长期累积的过剩产能,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反而刺激了产量增长。新年伊始,绝对值已经很低的钢价继续在下降的通道中前行,表明了市场在此刻对未来需求预期依然谨慎的态度。

“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要等待年后进行确认。在此之前,我们只能看到行业依然低迷,股价也没有太大起色。对一个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的行业(连续跑输)来说,过度悲观并无必要,但其投资价值的重新显现,也需要基本面拐点的进一步确立才行。”刘元瑞称。

值得一提的是,最赚钱的银行股也是重要破净板块之一。据统计,目前市场上的16只银行股,有11家跌破每股净资产。仅有平安银行(000001)、宁波银行(0002142)、民生银行(600016)、招商银行(600036)、工商银行(601398)市净率仍在1倍以上,但离破净也仅咫尺之遥。

破净公司回购预期升温 银行或先出手

随着破净公司的增多,回购股份的的声音出不绝于耳。其实,在监管层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募资来回购普通股的背景下,破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开始增长。据统计,今年以来,9家上市公司获大股东增持,6家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破净上市公司回购的预期逐渐升温。

证监会主席肖钢6日表示,要形成落实公司在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回购股份的监管安排。事实上,早在2013年7月和8月,当A股市场处于弱势时,证监会也曾多次表态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

与以往不同,这次监管层在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同时,还安排了相关机制,即支持回购普通股的公司同时发行优先股。证监会发布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允许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募资进行二级市场回购。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可以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后,可以公开发行不超过回购减少资本总额的优先股。

市场人士表示,破净公司普遍股价不振,多是因为传统行业面临转型阵痛,因此市场对其“敬而远之”,典型如钢铁、交通运输类公司,这类公司中不少难够上发行债券或优先股的门槛。相比之下,银行尽管业绩增速放缓但依然“财大气粗”,电力行业因煤价下跌盈利能力回升,铁路基建公司也已经有望焕发新一轮生机,此外,中国石化等质地不错的央企上市公司,未来可能启动回购的企业可能这些行业上市公司中。

“这样的安排十分契合国企改革,上市国有企业中拥有大量国有非流通股,不能入市流通,推出优先股可将存量国有股的一部分转化为优先股,一方面使上市公司融得资金用于回购股票,另一方面可使国有股适时退出,引入民营资本,激发企业活力。”业内分析人士指出。

《投资快报》记者从权威人士获悉,相关监管层在前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中表达了希望破净大公司回购股份的建议,而此次被召集参加会议的上市公司主要为银行及大型央企。正如上述市场人士所言,监管层“发令枪”响过后,银行或是率先启动回购的公司。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5-25 18:36 , Processed in 0.0532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