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政府在为银行系统注入数万亿美元的资金,以减轻金融市场的恐慌后,又将焦点扩大至抵御经济余震,并增加政府支出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尽管美国总统大选在即,但国会仍忙于在今年推出第二套财政刺激方案。日本首相麻生太郎(Taro Aso)则计划削减收入税。在欧洲,英国首相布朗(Gordon Brown)计划增加在学校和医院建筑上的开支,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力图暂停对制造业收税,德国总理默克尔(Merkel)则在考虑退税。包括中国、泰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也正在筛选新的经济刺激措施。
尽管全球经济避免陷入大萧条的命运,但企业和消费者仍不可避免地缩减开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的经济学家们预计,七大工业集团(Group of Seven)明年的经济将收缩1.1%,这将是大萧条以来最坏情况。
德意志银行驻伦敦的首席经济学家Thomas Mayer表示,由于经济下滑,各国的财政政策将急剧转变成具扩张性的。
◎ 欧美方面
美国国会近期考虑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方案,该方案将增加联邦政府在基础设施、食品、失业保险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开支,同时可能包含帮助突破顽固的信贷障碍的措施,以改善消费者、住房购买者、企业以及其他借款人的信贷环境。
在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主席伯南克(Bernanke)于10月20日对方案表示赞同后,布什政府也停止了对第二套刺激方案的反对。继第一套斥资168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实施后,第二套方案计划于下周出炉。
为了挽救低迷的经济,欧洲各国政府可能违背对财政预算赤字设上限的规定。英国包括财政大臣达林(Darling)在内的高级官员表示,布朗政府下个月将增加在房产、能源和商业方面的支出,同时推进对学校和医院的建设项目。意大利政府则暗示将暂停对汽车和工具制造业征税。甚至是一直以来重视财政预算平衡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正在考虑一项总计150亿欧元(折合193亿美元)的退税计划。
◎ 新兴市场方面
作为世界动力引擎的新兴市场也正在寻找防止经济放缓的良药。
中国国务院10月21日对部分出口商品施行减税,并批准了包括新高速公路和水电站等在内的建设项目。泰国副总理Olarn Chaipravat和韩国财政服务委员会主席Jun Kwang Woo在21日分别接受采访时均表示,该国政府可能放宽财政政策。
世界领导人将于11月5日在美国举行的会议上重温对抗金融危机的进程,并将探讨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在欧美当局买入各自最大银行的股份后,银行间的拆借利率开始回落。伦敦隔夜美元同业拆息周三下跌至1.12%,为2004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该拆息曾于9月30日触及6.88%的历史高点。三个月期的美元同业拆息也连续八天回落。
◎ 经济学家观点
英国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首席国际经济学家Julian Jessop表示,在当前环境下,政府可能比央行更具影响力,因为在金融系统冻结时,调降利率的效用可能下滑,起效的时间也会有所延迟。
Jessop表示,现在各国政府比以往遭遇的阻力更小,由于消费者和企业正在削减支出,所以公共借款不太可能排挤出其他支出,与此同时,预算赤字带来的通胀效应将抵消由燃油价格下跌和失业率上升等因素导致的通货紧缩作用。
但政府干预带来的大量财政赤字也将对长期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英国本周公布的6个月财政赤字扩大至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的年度赤字也可能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