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通胀不可避免 - 何志成 - (6月2日)
在中国高通胀而实际感受并不高以及欧洲虽然有通胀却脚的比谁都凶的时候,人们肯定忽略了美国日本,以为美国通货膨胀危险不高,而日本甚至仍然在通货紧缩。而我在去年就指出,全球高通胀时代已经来临,多重因素将导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首先,全球化已经使全球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相近,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已经不可能永远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劳动力价格生产供全世界消费的商品。同时,东欧亚洲等新兴经济体发展太快,对能源产生硬拉动,突发性的拉动。由于能源价格以及基础商品价格暴涨,加上劳动力成本暴涨,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的一次性低通胀因素已一去不复返,高通胀周期不是在叩门,而是在眼前。
高通货膨胀不是亚洲,欧洲的个别现象,而是全球性的,包括美国。由于美国长期的低通胀环境是靠中国商品维持的,是靠低油价维持的。这些因素在急速地消退。相反,欧洲物价本来就高,对中国商品的依赖也仅仅是开始,因此,中国提价对欧洲的影响会小于美国。本次中国地震,以及即将开幕的奥运会对物价的压力极大,中国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到中国的外国人实行价格补贴,而奥运会对基础商品价格的拉动势必会影响到奥运会之后,加上地震重建需要的投入,也会极大地拉动物价。这些因素国际炒家看得非常清楚。由于中国已经达到低成本扩张的极限,下一步只能涨价:劳动力、土地、能源、环境都要涨,而且可能要连涨五年:2007——2011。
在全球高通货膨胀的背景下,美元未必继续贬值,人民币未必永远升值,因为与前几年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相反,这次全球通货膨胀的发动机也是中国。反过来看,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可能是美国,因为美国享受中国底价产品的优惠最多。况且,美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处于最有利地位——升息空间已经腾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