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非美货币很强很暴力(仅供参考)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2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网络里那种PS的轰炸图早就流传N年了
司令还不算专业军迷,你可以去看看虚幻天空军事论坛漏斗子专栏和飞扬军事。
看一艘022导弹快艇的颜色花色能判断出在哪个军港所在编号隶属舰队
发表于 2008-3-22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43军127师师长张万年、西线部队协同指挥的梁光烈、11军31师91团副团长廖锡龙 这几位后来是上将了。  
张万年是1928生,上届军委副主席西线是师长,而梁光烈是40年生副师级干部领导整个西线?
我党我军历史上还没有副师级领导干部提拔领导五个军的先例。
发表于 2008-3-22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永远的怀念
                            --周恩来总理骨灰飞撒回忆
       又是一个夜航,起飞时周围还是一片昏暗,飞机一跃上云顶,立刻又是一番景象。遨翔在黄昏时的晴朗高空中,舷窗外天边那血红的夕阳映照着五彩缤纷的晚霞,头上是一片暗蓝色的晴空,身边的云涌动翻滚着,气象万千。一会儿象连绵起伏的雄伟高山,一会儿又象一望无际的辽阔大海,一会儿又象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
看到这些,不禁使我想起了1976年1月那几个永生难忘的日日夜夜,那也有高山,也有大海,还有长城......。
    那是1976年1月8日,星期四。下午我接到我爱人的电话,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又悲痛的消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了!这一夜,我几乎没法入睡,伤感和焦虑总是占据着我的整个脑海。
     1月9日,星期五。各大新闻媒体都报导了这一消息。各大报纸还都以通栏标题“深痛悼念周恩来同志”表示哀悼。部队营区里气氛一下子就沉寂下来,早晨的操场上,除了军人们那整齐的脚步声外,已听不见往日那嘹亮的军歌。
     1月10日、11日两天,是首都各界代表向周总理遗体告别的日子。共有一万多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1月10日、星期六。我回到家时,父母刚参加完北京医院周总理遗体告别活动回到家中,二位老人含着泪水给我们讲述了情况,一边讲、一边不停地擦去两脥的泪水。我深深地感到在他们这些老红军、老将军、老八路们的心里,对周总理的感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这是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产生的最深厚、最诚挚的感情。这时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去北京医院同周总理遗体告别!
1月11日、星期日。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来家里看我,大家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围绕着周总理去世这个话题。大约下午两点半,我们终于得到了同意我们去北京医院的消息,要求是:只能去一辆车,马上报车号。大家异常激动。这时,离我该动身回部队的时间只有不到一个半小时了,我决定请假留下来,不能错过这个极其难得的机会!我给部队参谋长赵东旭同志在电话里讲明情况后,他说:你去吧。替我们看望他老人家,代表我们------。最后一句话没有讲完,电话里就没有声音了。我知道,他难过得讲不下去了。朋友们不知从哪里借来一辆吉姆车,大家挤上车就出发了。到达北京医院下车时一数,竟然有11人!也不知怎么挤上车的。我们到达北京医院西门时,遗体告别活动已接近尾声,现场的人已不多,大都是305医院和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将带来的黑纱戴上,每人又别上一朵小白花,脱下军帽,默默地跟着工作人员进入告别室。低沉而激昂的哀乐,柔和的灯光,使告别大厅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周总理的水晶棺就在鲜花、青松和翠柏之中。我们走到周总理身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我看到,在花丛的正面摆放着一个小花圈,挽联上写着:悼念恩来同志,战友小超。这是邓大姐献的花圈!这不多的几个字,凝聚着她和周总理几十年革命生涯中战友、同志和亲人的深厚情谊。我们静静地走到水晶棺的旁边,看到仰卧在水晶棺中的周总理,身着人们非常熟悉的灰色中山装。胸前戴着那枚永不退色的“为人民服务”的胸章。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那金黄色的镰刀斧头,象征着他为之奋斗毕生的光辉事业。看到他安详憔悴的面容,辉映在人们心中的是他为了党、国家、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的一生。人民的好总理啊,你就这样离开我们了!我眼眶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流淌在脸上。人们慢慢地绕着他身边走着,不停地鞠躬和哭泣。突然,几个穿军装的女同志,扑向水晶棺失声恸哭起来,人们知道,这是真的到了与周总理诀别的时候了,她们的哭声引起了大厅内一片哭泣。几个工作人员,掺扶着她们向厅外走去。我们几乎是倒着一步步退出告别厅的,总想再看看他老人家一眼,再看一眼---。当我们退到门口时,一队一身戎装的礼兵,默默地向鲜花丛中的水晶棺走去----。
回到家后,我和朋友们一起带着照相机奔向了新华门前的长安街南侧,这里是周总理最后离开我们时要走的路。新华门前的旗杆上,降到一半的国旗在寒风中飘舞着,等待着共和国的总理从它身边走过。大约3点45分,总理的灵车队过来了,人群中立刻发出一片哭泣声。人们在用泪水送他老人家上路。就在这天晚上,在首都的十里长街上,几十万人民,为了送别他们心中的好总理,唱出了一曲恸天地泣鬼神的送别悲歌。
1月12日,星期一,中午我回到了部队。由于部队没有接到吊唁活动的通知,没有任何对周总理逝世的悼念活动。但大家心理都十分怀念周总理,军营里的气氛显得十分压抑。
1月13日,星期二,我在指挥所里值班。大约在晚上十一点左右,我接到了上级的电话,我一边接电话一边做电话记录。大意是: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周总理的骨灰将按照其遗愿,撒在祖国大地上。你们赶快制定一个方案,报上级审批。我立刻将这一情况报告了值班首长。不一会儿,部队领导都聚集到指挥所。我将刚才接到的电话内容向他们做了汇报。很快,领导们一致决定,由我在14日中午前拟定一个方案,研究后上报。就这样,制定周总理骨灰飞撒实施计划的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在我身上。散会后,借着夜深人静我一个人坐在指挥所的作战室内,面对着一幅整面墙大的全国地图,开始沉思起来。越想越觉得身上的压力越大,越想越感到心潮澎湃。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周围注视着我,那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好象对我说:敬爱的周总理把无私的一生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祖国大地,你一定要制定好飞撒计划,能让他老人家最后地感到宽慰!我从纷乱的思绪中缕清了思路,我根据飞机的航程,计算着方向和范围,选择着应飞撒的具体地点。北京,这里是祖国的首都,是周总理常年工作的地方;天津是周总理革命历程开始的地方;黄河是周总理最关心的一条大河;大海,是周总理检阅人民海军的地方,大山名川,大河上下,长城内外,江河湖海......。我想,如果不是受飞机技术性能和条件的限制,我会把总理的骨灰撒向台湾海峡,那里有一片他最牵挂的国土;我会撒向天山,在那建设兵团万亩沙漠绿洲中倾注了他多少的心血;我还会撒向海南,那里一片片茂密的橡胶林里有过他的身影......。最后,我把选定的飞撒点一一标在地图上,并且做了编号。随后,我将飞行员,机组,飞机,全国净空保障,各种地勤保障,各区协同指挥保障等都一一列入飞撒计划之中。
后来,我从《周总理和他的卫士们》一书中得知,为了安排好周总理的骨灰,邓大姐曾安排人去寻找适于撒骨灰的地方,象北京的密云水库,京密引水渠和玉泉山等,但都觉得不太合适,没有选中,最后才决定用飞机撒骨灰。在决定用飞机撒骨灰时,她还一再叮嘱工作人员说一定要找个有水的地方。现在看来,我制定的飞撒骨灰计划完全实现了邓大姐的愿望,这也是使我一直感到极大欣慰的一件事情。
1月14日,星期三,八点多钟,我把周总理骨灰飞撒方案向部队领导做了详细的汇报,在场的人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一致通过,立即上报。几个小时之后,即被上级批准,决定按此计划实施!
1月14日下午,部队为实施飞撒计划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三点多钟,由我亲自到一大队执行飞撒任务空勤机组去直接下达飞行任务。这与往常由上边一级一级下达任务是不一样的。我径直来到机长胥从焕的房间,他和付驾驶正在等我。我向他们详细地交代了计划中的航线、飞撒地点和代号,他们记下并标在航图上,然后再做更详尽的飞行准备。当时,整个航线安排,地点和代号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我离开时,胥从焕送我出来,我对他讲:这个任务太重要了,咱们一辈子都不应该忘记!
这天下午,连续三天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的周总理的吊唁活动结束了。共有四、五万机关干部和群众及在北京的外国友人参加了吊唁活动。这两天北京相当冷,最低温度达零下九度,白天最高也就二、三度,还不时地刮着阵阵寒风。
1月15日,星期四,上午,我按计划安排到外场去检查执行任务飞机的准备情况。当我来到机务一中队运—五7225号飞机前时。看到地勤人员正在认真做地面检查工作,往日工作中的欢乐情绪,今天一点也看不到了。一个个默默的在各自的位置上认真作飞行前的检查,没有一点声息。机务一中队付中队长陈宝森看到我后,迎上来与我打招呼,向我简要讲了飞机准备情况。7225号飞机是装备了专门的空中播撒装置,飞机综合状况也比较稳定,所以由它来承担这次重要的任务。飞机前几天刚执行过任务,目前飞机状态良好,现已基本维护完毕。参加此次执行任务飞机地勤工作的人员有:付中队长陈宝森及李本成、徐洪泰,王闯等。他们与空勤机组在执行任务后一同受到上级嘉奖。后来,这架7225号飞机被送到北京航空博物馆,停放在那里永远供人们参观。
这天上午,我把所有应该检查的部门都一一认真检查一遍,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1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周总理的追悼大会,全国人民从电视转播中看到了小平同志是忍着悲痛致完悼词的,在现场参加追悼会的人群中,许多在战争年代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老干部们在低声哭泣为失去周总理而万分悲痛。
1月15日,下午四点,按计划由警卫连队开始在内外场之间设置警戒线,实施戒严,禁止任何与执行任务无关的人员进入外场。四点半,执行任务的保障车辆进场,沿起飞线附近的指挥塔台旁的草坪上一字排开。晚上六点,指挥人员,机组人员,地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警卫人员陆续在起飞线一带就位,飞机就停在跑道上。
大会堂的追悼会已经结束,人们以为周总理的骨灰会被送到八宝山。从傍晚开始人们便从四面八方赶到长安街沿线附近,等待着再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人越聚越多,而且越接近八宝山人越多。人们站在寒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他们当中有国家干部,军人,工人,农民还有孩子。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一队载着周总理骨灰的灵车队,正在高速向郊区的通县机场驶去。
7点多钟,我又在起飞线附近巡察一遍,确定一切就绪后,就回到塔台旁边的草坪上。这时天边最后一片晚霞早已消失,西边天际上挂着一轮圆月。这天正是阴历十五,也是月圆的日子,更是人们盼望团圆的日子。可是今天却是周总理离开我们离开亲人的日子。真是“何事长向别时圆”啊!一会儿,云就把这轮圆月遮住了,周围一片昏暗,飞机和车辆都显得模模糊糊。除了塔台和指挥车的灯亮着,起飞线附近又暗又静,北风非常寒冷。7点40分左右,营门警卫通报:灵车队到达。我立即通知机组到预定停车位置,准备迎接灵车。在通往外场的联络道上,一队汽车晃着车灯划破外场的黑暗,快速向起飞线驶来。汽车依次在塔台旁的草坪上停下来,一共7辆。空军领导从第二辆车上下来,我们简要汇报了情况后,就随他们来到第四辆车旁。车门打开,走下两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位怀抱着一个大公文皮包,里面就是周总理的骨灰。空军领导俯身对车内小声讲了几句话,从车内的说话声里我听出这是邓大姐的声音!她在车里坐着,由于天冷风寒她没有下车。她护送周总理的骨灰也只能到此了,余下的工作就由我们来替她完成。我随空军领导来到飞行机组面前,两位护送骨灰的工作人员也一同站在机组旁边。这时空军领导对机组人员一字一句地讲道:这是党中央交给你们的一项重要而严肃的政治任务,一定要很好地完成。你们在空中的安全是有保证的,无论你们飞到哪里,都会有地面保障你们......。说完,走回汽车旁等着飞机起飞。我在机组人员旁边看两位护送骨灰的工作人员整理行装,由于空中的气温在摄氏零下30~40度,非常寒冷,他们穿好皮大衣和皮靴就随着机组人员朝飞机走去。这次执行飞行任务的机组成员是:机长胥从焕,付驾驶唐学文,领航员白海坤,机务一中队付中队长陈宝森及两位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我回到塔台车旁,跑道上很快传来发动机启动的声音,紧接着飞机开始徐徐滑向起飞线,向北一眼望去,跑道上除了飞机的航行灯,就只有紫色的滑行道灯,暗红色的跑道灯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平线上。
晚8时,飞行正式开始了,飞机轰鸣着沿着跑道向前,向前,一直飞向夜空,发动机兰色的火焰在空中闪烁着。这时我看到第四辆车旁站着一位老人,她在向飞机招手,举向空中的手晃动着,久久没有放下来。机场里没有哀乐,没有威武的仪仗队,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就这样离开我们而去了,离开了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亲人和战友邓大姐,他永远地去了。这时我心中涌起了一股不可名状的悲恸,两眼泪水夺眶而出。在寒风中,伴随着周总理远去的脚步声,向着周总理,我抬起右手,向他老人家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直到听不到飞机声,看不到飞机的灯光后,我走到草坪停车区,送车队离去了。这时,塔台车中传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声音:...按照周总理生前遗愿,已将他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天夜里,为了执行这次飞撒任务,从晚上7时起至任务结束,全国实施净空,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空,只有执行飞撒任务的这一架飞机在夜空中飞行。大约在16日凌晨零点45分,7225号飞机返航了,落地后即向机库方向滑行而去。飞机发动机喘息着,就象送别主人后返回军营的战马,低声嘶鸣,留恋着主人。
     1月16日中午,我到机库去检查7225号飞机时,看到一些空地勤人员在飞机旁照相,他们每个人都臂带黑纱,照相前都先向7225号飞机行军礼。我没有打扰他们。多么好的战士!多么好的飞行员!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名革命军人所特有的爱和恨,尊严和骨气,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全军将士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无比怀念。这些人我记得有:岳鹏,王小海,邢毛毛,曾阳生......。
就在几十天之后,在北京,在天安门广场,数百万人民上演了一出气势磅礴震撼世界的“清明节”事件,亿万人民终于从心底里抒发出了他们对周总理的怀念,吼出了对“四人帮”的愤怒!


周总理浅浅的一湾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发表于 2008-3-2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aas 于 2008-3-22 11:26 发表

你这都是网络资料吧,动动脑子有点常识,一个副师级干部怎么可能去领导五个军?一看你就没当过兵!当时比他优秀的级别高的有的是! h:

我当过兵,还参过84-85年的老山防御战,一个部队指挥的当然是最高首长,但首长下面还有一班参某等所组成的指挥部,当年梁在指挥部里可能是有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和才能,所以说他指挥几个军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不会是说他直接指挥,因为他上面还有更高的首长
发表于 2008-3-2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shan 于 2008-3-22 17:59 发表

我当过兵,还参过84-85年的老山防御战,一个部队指挥的当然是最高首长,但首长下面还有一班参某等所组成的指挥部,当年梁在指挥部里可能是有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和才能,所以说他指挥几个军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不会是 ...

给老兵敬个礼.
人小鬼大
发表于 2008-3-22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心寺 于 2008-3-22 18:39 发表

给老兵敬个礼.

谢了, 老乡
发表于 2008-3-2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shan 于 2008-3-22 17:59 发表

我当过兵,还参过84-85年的老山防御战,一个部队指挥的当然是最高首长,但首长下面还有一班参某等所组成的指挥部,当年梁在指挥部里可能是有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和才能,所以说他指挥几个军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不会是 ...

发挥作用就算指挥过五个军?指挥部里好多个作战参谋都可以算指挥过五个军了
我家三代从军,至今第三代里从陆海空仍然在军营里锻炼,从宁波东钱湖到北京军委总部机关
发表于 2008-3-22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军委立过二等功的呵呵
发表于 2008-3-2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shan 于 2008-3-22 17:59 发表

我当过兵,还参过84-85年的老山防御战,一个部队指挥的当然是最高首长,但首长下面还有一班参某等所组成的指挥部,当年梁在指挥部里可能是有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和才能,所以说他指挥几个军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不会是 ...

依此类推军委总参谋部里指挥东西两线的作战参谋都可以算做统领过20万军队指挥?看来你是当过兵没当过首长呵呵
发表于 2008-3-22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shan 于 2008-3-22 19:06 发表

谢了, 老乡

在部队我喂过猪,转业后去香港一天干三份工,现在是三家欧美港上市公司董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保证金连续六年赢利平均每年在50-100%而这只是副业投资而已!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5-24 05:36 , Processed in 0.0438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