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添砖加瓦:
邹争征:戴着镣铐的空中芭蕾 欧元独领风骚
上周20080107-20080112欧元先下后上。低点1.4639、高点1.4821、收盘1.4777。不知哪位读者按照作者上周文章《欧元天地之否,可以战役做空!》获得了70点战役成果?至少读者能够对于作者反复念叨的“上半年初期能否做多的基础在于行情1-2周内站稳格空间左漂移1.4669!这是一条做多中继线”的说法,有了切身感受。
当然,区区70-80点获利空间对于大型基金或机构显得很不够胃口。那么,就得忍耐,等待大型机会的莅临。对于小型基金、个人操盘手,如果每周能够把握70、80点,那么一年下来将会3000-5000点。但愿读者不要错过作者的心愿(在作者身体条件许可之下):广种福缘、广结善缘,藏汇于民。把握每一次机会。实在不行,可以自己组织各类基金。作者将会扶植它们的成长。
作者有时在想,对于国内大型基金或机构,能否驰骋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去挣国外之财?作者敢断言,目前还没有看到有远见、有抱负的基金或机构横空出世(只会窝里斗!)。为什么?作者认为,国内大型基金或机构走向国际市场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有一套不同于西方传统预测分析理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全创新型的预测分析理论(具有先验性、可靠性、可操作性)体系;2、与之相应的创新工具的工程化(算法交易或自动交易);3、与之相应的财富创收的工程化(资本、队伍、战略和战役规划)。国内基金或机构不能走出国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缺少作者所说的三个基本条件。也许有读者会说,我们也有资本和队伍啊?但是作者会进一步指出,财富创收的工程化概念要高于它内部的基本概念。对于一个小型基金或机构,你有可能做到每年创收20-30%,却也不能认为你做到了财富创收工程化。对于主权基金,比如“中投公司”,恐怕就很难做到每年创收30%了。原因就在于,它缺少作者指出的走向国际市场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