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外汇储备多元化进展缓慢美元仍为首要储备货币
2007年7月2日 11:12
[世华财讯]IMF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为止外汇储备总存量价值3.5万亿美元。这可能会刺激有关各国央行抛出美元,但美元仍为首要储备货币。
综合外电7月2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数据可能会刺激有关各国央行抛出美元,将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话题,但目前依然无各国央行正在大肆动作的痕迹。
而且虽然中国等国对其庞大外汇储备的管理正在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但这种变化将是一个缓慢而谨慎的过程。
IMF的185个成员国中120个国家第一季度细目分类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为止外汇储备总存量价值3.5万亿美元。
其中有2.2万亿是美元,有价值9,110亿美元的储备是欧元。美元的比重从2006年第四季度末的64.6%下降到了64.2%,欧元的比例则从25.9%上升至26.1%。
该数据表明,各国央行并没有急于将美元储备换成其他货币。
储备币种中美元比例小幅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汇率变化造成,因为欧元兑美元汇率从第一季度初的1.3196美元升值到第一季度末的1.3355美元。同期美元兑日圆汇率也从118.94日圆下降到117.65日圆。
亚洲好些国家的央行都坐拥大量外汇储备,一方面原因是为了防止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央行干预汇市控制本国货币过快升值的结果。
中国央行目前正打算以投资于高收益资产的方式对部分储备比重实现多元化。但是中国央行此举推进速度很慢,同时还保证不会减少美国国债的现有持有量,而是要将新增储备投资于多样化的资产上。
中国央行和亚洲其他央行一样,是美国国债投资大户。由于美元资产的价值仍在持续下降趋势中,因此在市场缺乏准备的情况下,大幅减持美国国债将导致美国国债价格的大幅下跌,这对仍然重仓持有美国国债的外国央行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上周有传言称日本政府打算建立一个国家财富管理基金负责管理外汇储备。这种传言很快就遭到了日本官员的否定,其中还包括据传是这项计划筹划者的官员。
虽然世界各国的央行都在推行更为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其中不乏央行模仿新加坡淡马锡控股(Temasek)的模式,但这种变化将遵循循序渐进的模式。
尽管各国央行将出于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将一些储备投资于非美元资产,但美元在外汇储备货币中的龙头地位仍将是不可动摇的。
(潘海涌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