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香港05年汇率改革增强了联系汇率制度的可信性(更新一)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7 22:59:34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香港05年汇率改革增强了联系汇率制度的可信性,该组织继续支持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综合外电11月7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访港代表团7日发布报告称,IMF继续支持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报告表示,05年5月汇率改革后,港元兑美元在交易波段内适度浮动。港元兑美元固定在7.80港元。汇率改革允许港元兑美元在7.75港元到7.85港元范围内浮动。
IMF指出,由于香港银行系统流动资金充裕,香港银行同业拆息要低于同期美国银行同业拆息。
IMF还表示,尽管这还不足以立即引发政策方面的担忧,但风险在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与伦敦银行同业拆息间的差距可能会突然弥合,从而对部分银行的息差构成压力。
11月7日,基准3个月期香港银行同业拆息较同期美国利率低150个基点,这一利差自6月份以来已扩大了一倍。理论上来说,由于香港实施港元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应与伦敦银行同业拆息相差无几。
IMF预计,06年香港经济的增速将达到5.5%-6.0%,07年以及中期内香港的经济增长水平将维持在5%左右。 这与部分私营部门经济学家的预期相符。
IMF指出,要达到上述预期,香港经济近期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于全球(尤其是美国)需求大幅下滑以及针对中国大陆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抬头。
该组织另外还表示,在经历了3年的快速增长后,因外部需求趋软,香港经济扩张步伐开始放缓,而与此同时,内部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日益增强。
IMF指出,经济的有力增长以及政府缩减开支的行为帮助香港实现了自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预算盈余。该机构还预计,截至07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香港政府的预算盈余有望超过本地生产总值(GDP)的0.5%。
IMF认为,虽然要保持财政盈余困难并不大,但就中期来看,预算或许将因老龄化相关支出增加而面临压力,而同时政府还要应对收入的不稳定性。
IMF称,此次访港代表团还发现,香港政府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污染加剧以及它给香港竞争力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在当地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但仍有许多人认为,政府迫切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减少边界污染,此外,政府还应更多地依赖市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寻求解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