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第一季度经常账赤字扩大了26.9亿纽元,接近IFR的27亿纽元的预测,但远差于市场22.2亿的中性预期(也逊于市场最悲观的预期25.6亿).截至3月份的年度赤字为145亿纽元,高于截至12份的年度赤字137亿.年度赤字占GDP的比例也从12月的8.9%上升到9.3%,这是自1975年以来最高的水平.这一比例如此之高,势必对纽元形成打压(虽然从绝对值上来说不大,仅相当于美国几天的赤字而已).澳大利亚经常账赤字一年前达到顶峰,当时澳元就受到了极大打压.IFR预测新西兰经常账赤字本季度已经见顶,随后将逐渐下降,预计2006年赤字占GDP的比例应该在7-8%左右. 一季度商品赤字自一年前的2.69亿扩大到5.71亿,但和IFR预测一致的是,造成经常账赤字膨胀的主要因素在于收益项目的急剧恶化.由于高利率和高收益导致对海外投资者的分红和利息支付在最近几年持续高涨,第一季度收益项的资金流出达到创记录的33.8亿,使得收益项目赤字创下30.9亿纽元的记录. 截至3月的年度出口额上升了4.3%,落后于进口8.0%的增长速度.经季节调整后,出口增长2.4%,进口上升4.5%,同原来的净出口状况相比,一季度经出口数据对一季度GDP极其不利,该数据将于6月23日公布.同IFR预测相一致,服务分项的盈余小幅下降,从9.76亿降为9.03亿纽元.商品和服务项目合计盈余下降了一半多,自一年前的7.07亿降为3.32亿纽元.在过去3年中,经常账综合赤字的急剧恶化更多的归因于商品和服务项目,这两个项目合计的盈余自2003年3月前年度的71.3亿下降到了今年3月前年度的39.3亿纽元.但同期的收益项赤字的恶化也不小,自2003年3月前年度的70.4亿扩大到今年3月前年度的112亿纽元.商品赤字似已见顶,截至2月的年度赤字为73.2亿,下降到4月的69亿纽元,鉴于国内需求预计今年将进一步放缓,经常账赤字可能在本季度见顶,今年剩余季度将逐渐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