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索 于 2013-3-26 11:30 编辑
■欧元集团主席迪塞尔布洛姆隔夜捅了大篓子,不知这位今年初方才上任的新主席是在达成塞浦路斯协议后过于兴奋,还是慌乱中口不择言,竟然表示塞浦路斯受援方案应当成为所谓的“模板”。受其讲话影响,欧元隔夜大幅回落。尽管此后其发言人对此予以澄清,但也难以挽回低落的市场情绪。
■俄罗斯籍在塞存款损失达300多亿美元,梅德韦杰夫扬言:对明目张胆的抢劫实施报复;背后有美国的影子;
■现在这个社会这个地球偶发性事件越来越少,仅从表象特征很难看出背后博弈的真相;包括这个所谓主席的“口不遮拦”其实都不是真相,更不能说他是缺少经验的幼稚;中国评书有这样的结尾“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而形容欧洲人是“浑身上满链条的机器”,如果说对评书后续还可以天马行空的猜想,那么后者的行事规则(具备普遍性的特色)是不会清晰改变既定的驱动方向和节奏,而所谓的“口不遮拦”我们不如把它当成必然的驱动借口,这样或更能接近真相(年初美日、美元英镑开始大涨当时谁说索罗斯搞的啦,这不都是后面知道的么);所以我还是认定结构范围内的驱动必须有人“顶缸”,况且顶缸的人又有谁受到国际社会的处分和谴责啦,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只会受到我等小虾小鱼的追捧和羡慕。
■近期看关于共济会的相关介绍提到林肯和肯尼迪为啥被暗杀,因为他们不是共济会成员;反过来其他的是不是都是“美生”或者是为之服务的特定群体呢。那么欧元区领导人呢,蒙代尔呢?等等......,有意思吧。
几年前,老朋友们都知道,比较看重数据甚至讲话对走势的影响,也可以说把它当成指导行情驱动的核心来看待。近一段时间(大概有1年左右吧),总觉得以前的认识有点本末倒置,也就是说有些事情是既定的安排,它有不得不发生的必要,即使有些咱们根本看不到,但它就是会发生,惊讶吧?这就是道行不足的体现,我等孜孜以求总觉得有点盲从,偏听偏信真不如做到“知行合一”,以承担自己疏忽的亏损、成就赚取利润的莽撞。
因此,建议各位在结构范围内解读市场的不确定,而这种不确定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其实大家也知道对这种不确定(将要发生的具体事情)我们只能等待。如之不管如何,利盈还是利亏都会很干脆。至于选择哪个方向不仅涉及到长中短还涉及到您“嗅觉”的灵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