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年末及06展望--汇市人生(主贴在1-4页免爬楼)

评论21913

maiLv.72 发表于 2005-12-30 18:01 | 查看全部
https://www.y2cn.com
原帖由 eggegg88 于 2005-12-30 17:57 发表

能细说说您刚才说的那个市场中的阴谋吗?



市场在年关之际,多欧糸的获利资金不愿回美元,叉到商品货币去了,日元因有人民币新年窜升之传言,也染了光!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火焰Lv.2 发表于 2005-12-30 18:03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mai 于 2005-12-30 18:01 发表



市场在年关之际,多欧糸的获利资金不愿回美元,叉到商品货币去了,日元因有人民币新年窜升之传言,也染了光!

姜还是老的辣!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Lv.72 发表于 2005-12-30 18:04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蓝色火焰 于 2005-12-30 18:03 发表

姜还是老的辣!



这是跟鲨版学的!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莫生气Lv.8 发表于 2005-12-30 18:05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mai 于 2005-12-30 18:01 发表



市场在年关之际,多欧糸的获利资金不愿回美元,叉到商品货币去了,日元因有人民币新年窜升之传言,也染了光!



有道理!
建仓:等待!
持仓:忍耐!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eggegg88Lv.8 发表于 2005-12-30 18:05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mai 于 2005-12-30 18:01 发表



市场在年关之际,多欧糸的获利资金不愿回美元,叉到商品货币去了,日元因有人民币新年窜升之传言,也染了光!

谢MAI叔指点!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七了咔嚓Lv.8 发表于 2005-12-30 18:06 | 查看全部
市场在年关之际,多欧糸的获利资金不愿回美元,叉到商品货币去了,日元因有人民币新年窜升之传言,也染了光!


原来是这样啊,原不当商品货币不跌那。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汇市小刀Lv.10 发表于 2005-12-30 18:10 | 查看全部
40,OO今天的下跌基本到位了吧~

看来1.1830的支持不是吃素的....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Lv.72 发表于 2005-12-30 18:12 | 查看全部

留给2006年的一大疑问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12月30日 星期五
  让我们给信任值得信赖的预测机构:因为它们的预测证明是正确的。2004年12月,经济研究机构“共识预测”(Consensus Forecasts)的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经济预期将以3.1%的速度健康增长。*最新的共识是3.2%。预测机构对通胀的预测也很不错:去年对消费品价格的预测是全球平均上涨2.4%。尽管去年石油价格暴涨,但目前的预测为2.7%。

在高收入国家中,美国成了明星。它的表现非常符合预期:目前今年的预期增长为3.6%,而去年预测为3.5%。日本的表现超过了预期:目前的预测为增长2.4%,而一年前仅为1.5%。

欧元区的表现令人失望,但这不足为奇:它已让人失望5年了。这一次的差距较小,增长预测为1.4%,而一年前为1.7%。英国也令人失望,增长预测为1.7%,而一年前的预测为2.5%。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认为,全球情况的变化说明这个预测是错误的:现今的共识与一年前的共识差距,在7个主要高收入国家中列第二,仅次于意大利。
  在发达国家以外,拉美目前的预期增长是4.2%,略高于一年前3.9%的预期。而亚洲的新兴巨人再次领跑了全球的增长:预计中国今年的增长将达9.3%,去年的预测则为8%,而印度在2005财政年度(截止于2006年3月31日)的增长预测是7.5%,去年12月的预测则为6.6%。

持续广泛的经济增长令人愉快,但也多少有点让人意外。部分原因是有些事确实发生了,而有些事则没有发生:油价暴涨发生了,而讨论多时的“失衡”导致的问题则没有发生。在这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背后,无疑是货币政策的信誉(credibility)、各经济体的灵活性、全球化带来的活力,以及亚洲巨人的崛起。

石油的情况很不寻常。一年前,油价已达每桶40美元。今年在卡特里娜(Katrina)飓风后,最高曾达70美元。按实际价格计算,石油价格达到了1979至1981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然而,如此之大的冲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却显得微乎其微。

这一结果有四种解释:第一,是强劲的需求而非供应的减少推动了价格上涨;第二,竞争加剧使得工人抵御生活成本上升的能力减弱;第三,对于高能源价格对核心通胀的第二轮影响,各央行都表现得镇定了;第四,石油出口国飙升的经常账户盈余被吸收了,是被世界上信誉最卓著的借款人美国所吸收,而不是像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那样,被相对缺乏信誉的发展中国家所吸收。

世界经济明显有能力忽略石油价格暴涨的影响,让人印象深刻。这有力地显示了以稳定为导向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好处,以及世界大部分地区实现更灵活的微观经济的好处。但如果今后几年,我们不想反复测试这种能力,则需要持续增加原油供应,不仅如此,还需要大幅降低各地的能源密集度。一个最重要的未决问题是,如今的油价如果持续下去,还要多久才能取得这一结果。

如果去年的油价暴涨是件始料未及却又确实发生了的事,那么美元下跌则是人们普遍期待却没发生的事。美国2005年的经常账户赤字预计将达7900亿美元(合6660亿欧元),略高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但过去12个月里,尽管外国支撑美元的官方干预一直处在相对温和的水平,美元的广义贸易加权汇率还是上升了约2%。

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为5920亿美元,而外国官方净买入的美国债务“仅仅”为1460亿美元,低于2004年同期的3000亿美元。私人资本净流入则从1790亿美元,猛增至4460亿美元,这无疑是受到了较高利率的刺激。

本月早些时候,即将离任的美联储(Fed)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伦敦对美国的外部赤字很容易得到了资金提供发表了评论。**他将之归因于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在融资上的“本土情结”(home bias)减弱。人们不仅愿意把钱投向海外,而且是热衷于这么做,至少当“海外”指美国时是这样。

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也必定对应着另外两套“失衡”:一个是国内,另一个是国外。在美国国内,家庭的财政赤字相当于GDP的7.2%(正如伦敦的朗伯德街研究(Lombard Street Research)所指出,这是个历史纪录),同时政府的财政赤字接近GDP的4%。这两块巨大的赤字吸收掉了企业部门的盈余(目前接近GDP的5%),以及与目前的经常账户赤字相等的外国净资金供给。

同时在海外,资金供给是亚洲(近期还包括石油出口国)庞大储蓄盈余的一个功能。正如美联储候任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今年早些时候所指出,这种全球储蓄的过剩,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美国,其实也是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的现象。

所以这是个增长强劲的世界。然而,它也是个企业效益很高却投资乏力的世界;是个经济快速增长,但财政赤字巨大而实际利率很低的世界;也是个快速增长的穷国补贴最富裕国家家庭消费的世界。它还是个全球化、低通胀以及各国央行值得信任的世界,这些并非巧合。

已故的赫伯特•斯坦(Herbert Stein)曾说,无法永续的事物终将停止,他因此而闻名。美国也不会永远是这个世界的最终消费国和借贷国。但什么时候它就不再是了呢?这个问题留给2006年。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halcyonLv.8 发表于 2005-12-30 18:13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汇市小刀 于 2005-12-30 18:10 发表
40,OO今天的下跌基本到位了吧~

看来1.1830的支持不是吃素的....



早上的空单赚了吧

可惜偶选错了货币

现在又要买欧元了吗?那可是涨跌通吃呢  
轻仓+止损+耐心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Lv.72 发表于 2005-12-30 18:13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七了咔嚓 于 2005-12-30 18:06 发表
市场在年关之际,多欧糸的获利资金不愿回美元,叉到商品货币去了,日元因有人民币新年窜升之传言,也染了光!


原来是这样啊,原不当商品货币不跌那。



加上油价金价在升!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