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超顶底

评论1872

wenjunLv.8 发表于 2008-3-3 14:59 | 查看全部
https://www.y2cn.com
今天看,大资金进入万科,不知他们是什么意图?今天没有敢买万科。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楼主Lv.10 发表于 2008-3-3 16:20 | 查看全部
少量买点

不要怕他跌

最多18-19底了h: 蒙的别信

地产年报会有一波好行情 万科构筑底部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smi1949Lv.8 发表于 2008-3-3 22:13 | 查看全部
happy88888 、CCI

其他哥们呢?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楼主Lv.10 发表于 2008-3-4 02:00 | 查看全部
600177

上市公司因交叉持股而获得的投资收益,管理层、机构、券商、基金特别是业界的专业人士、研究者的一致意见是:投资收益属于一次性收益,不可持续,因此,投资收益虚增了上市公司业绩,掩盖了过高的市盈率,吹大了股市泡沫。投资收益似乎一无是处,只能归入另册。
投资收益有没有益处呢?常识告诉我们,有钱总比没钱好。一个人如此,一家公司也一样。钱能生钱的道理再浅显也不过了。一个企业想要高速发展,非得有资金支持,不然何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想在资本市场融资呢?另一方面,既然有公司需要融资来获得发展,那么就有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扮演投资者的角色。这种持有其他公司股权的行为,为什么得不到“直接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的褒奖?从中获得的收益为什么要被指责为“吹大泡沫”?更要被贬为“投资收益”和“交叉持股”呢?(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相互拥有其他公司股权的时候。)况且即使在美国股市,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也占了整个收益的10%以上。而我国也不过在15%左右(这两个数据来自07.9.28晚,上海第一财经晚间由孟诚主持的节目中作为嘉宾的一位基金经理)。这应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对此大惊小怪。

这里主要存在两个误区。

首先,有观点认为:交叉持股会虚抬上市公司的业绩。有人假设:如果A、B两公司互相持股50%,当A公司的业绩上升,股价上升时,B公司因为持有A公司股权,业绩自然也上升,股价跟着上升。由于A公司也持有B公司股权,所以周而复始,存在一种拔着自己的头发升上天的情况。

其实这只不过是种假想。我们几时看到过这样的情况:A、B两公司各自发布了年报,B公司根据A公司增长的情况再发布业绩修正报告,然后A公司根据B公司的修正报告又重新公告,更正自己的业绩增长,B公司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拔着自己的头发上天”的担心只是杞人忧天,一种想象罢了。A、B两公司在各自的年报中仅仅合并报告了自己在对方公司应得的那份权益,仅此而已。我们不能把一种假设当作事实,然后告戒大家这是个错误。投资者固然不能高估上市公司业绩,但低估同样是有害的。如果不充分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不及时了解上市公司的最新情况,不能恰如其分地推断上市公司今后的业绩,那么无论是高估或低估,后果自然是“买者自负”。

其次,主流意见认定:上市公司抛售股权获得的收益是一次性收益,不可持续,不能给予PE估值。把上市公司目前还拥有的股权,按净资产法折算成金额,附加在主营收益的PE估值后面。机构的投资报告总是以这样的方法处理股权投资,用一句“投资收益已在估价中得到考虑”完事。

一般而言,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不过世事总是复杂的,不同的上市公司有着各不相同的基本面,所以对待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也应当具体公司,具体分析。武断地判定投资收益一定是一次性收益并不科学。我们以雅戈尔公司为例,进行具体剖析,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根据雅戈尔公司2007年2月26日的公告,截止2007年2月15日,公司已出售中信证券30121370股。另据中报得知,上半年雅戈尔获税后投资收益占了13.0147亿净利润的63%。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人认为:雅戈尔公司由于净利润中一次性的投资收益所占比例太大,因此该公司的业绩远非看上去那么亮丽。对于这样一份中报业绩该怎么看呢?问题的焦点就在于这种投资收益是否“可持续”。

我们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分析和判断:



一、看该公司在获得投资收益后是否继续进行新的股权投资及新投资力度有多大

自2007年2月15日抛售了中信证券后,雅戈尔陆续进行了新的股权投资,增加了对宜科科技、汉麻公司、宁波跨海大桥、中国远洋、浙商保险、金马股份等公司的投资。计有宜科科技23176.85万元,汉麻公司4800万元,宁波跨海大桥(追加投资)1680万元,中国远洋121.264万元,浙商保险18000万元,金马股份35000万元。新的股权投资金额已经超出了出售中信证券所获得的税后利润。这些新的股权投资在未来几年内,只要有一半获得成功,就将带来超额利润。

因此,那些认为投资收益一定属于一次性收益的说法十分偏颇和短视。他们看到的只是一般现象,而忽视了特殊现象;他们看到的只是眼前,而不是面向将来;他们只是静态地看问题,而忘了必须动态地看问题。大家都知道,投资股市就是投资未来。



二、看这些新投资的公司前景是否看好

我们粗略地分析一下雅戈尔新投资和新增资额较大的公司的发展前景。

1、  增资宜科科技和投资汉麻

宜科科技,高档服装衬布的龙头企业,综合排名全国第一。黑碳衬、粘合衬、军工衬分别占全国分额的40%;30%;25%。06年每股税后利润0.54元。雅戈尔以每股12.13元的价格增持宜科科技17%股权,使持股比例达到了29.84%,帐面利润已经不菲。

雅戈尔增持宜科科技,成为第一大股东,目的并非为了二级市场抄作,而是为了直接、间接控股纺织界新科技企业汉麻公司。

汉麻是一种新型纺织原料,类似亚麻和苎麻。但是汉麻织品的除味、去菌、悬垂性、透气性均优于亚麻和苎麻,是优良的军服制作材料。过去由于汉麻的纤维过短、过硬,没法用于纺织。去年解放军总后研究所成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使汉麻纤维长于4mm,成功纺出60支的纱线。技术上的原创性以及大量军工需求的持续性保证了该产品的持续获利能力,是不折不扣的军工概念。汉麻开发同样引起外商的垂涎,未来的出口前景十分看好。另外汉麻还具有广泛的综合开发的价值。目前汉麻产业化中韧皮纤维、生物柴油、新型建材等项目的研究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

按此分析,雅戈尔在汉麻这个投资项目上获利的几率很大。

2、  宁波跨海大桥

宁波跨海大桥目前结构已经全线贯通,计划明年北奥运会举办前正式建成通车。从雅戈尔中报中可以得知:今年又追加投资1680万元,总投资已达到1.24027亿,占该项目总投资的3.51%。

有专家分析,通车后第一年,日通车量4.5万辆,2027年通车量为9.8万辆。每辆车次收费80元。实际上这种估计十分保守。就拿上海的几座黄浦江大桥来说,那一座不是在通车几年后就大大超过设计通车流量的,况且是宁波连接上海及整个长三角的跨海大桥。今后的日通车量达到10万辆是毫无疑问的。尽管雅戈尔只占3.51%的股权,每年的税后利润也能达到几千万。

另外,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旅游价值也不能低估。如果好好加以综合开发,盈利前景同样十分看好。

在一条高速公路(如:海南高速),一条铁路(如:大秦铁路)都能成为上市公司的中国股市里,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宁波大桥,经过包装、整合,成功上市的概率极大。如果不出预料,雅戈尔将在此项目上获取暴利。

3、  金马股份

(1)金马公司2007年1-9月份累计实现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32%。

(2)2007年8月23日公告,公司于2007年8月22日收到通知,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22500万股。发行价格不低于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收盘价平均值的90%。募集资金拟用于:大中型冲压模具研发及制造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3503万元;自动化冲压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3299万元;柔性化焊装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2998万元。

(3)2006年年报披露,2007年度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及净利润比2006年度有较大幅度增长。

通过以上几个信息,我们可以知道金马公司的经营业绩不错,发展前景良好,不然中国证监会就不会核准该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

雅戈尔这次参与金马增发3.5亿,每股不超过7元。目前金马股份的股价是9元左右。

4、  浙商保险

浙商保险的成立目前还有待批准。不过目前证券、银行、保险类的上市公司炙手可热,其前景相当看好。我们看看中国平安的股价就什么都清楚了。

从长期来看,只要中国经济不断向好,此类行业就会蒸蒸日上。基本上不存在看空的理由。也许对于雅戈尔来说,这会是又一个“中信证券”。

这几项投资均属较佳的投资项目,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并且不能排除汉麻公司、宁波跨海大桥、浙商保险三个项目在今后的几年中陆续成为上市公司。而雅戈尔作为Pre-IPO(上市前投资)股东,所持有的股权价格都极低,一旦成功上市,获利几倍、十几倍不是天方夜潭式神话。特别是宁波跨海大桥及浙商保险更值得看好。而公司成功投资的中信证券、广博股份和宁波银行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看该公司今后是否还有股权投资的意愿

今年,雅戈尔专门注资成立了上海雅戈尔投资有限公司和宁波雅戈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各注资2亿元,通过这些举措,雅戈尔表明了今后还会在投资领域有所建树。

2007年9月21日雅戈尔董秘刘新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是服装行业龙头,房地产在长三角也做得很不错。在两翼并进的情况下,我们会继续做股权投资。”“在具体的项目寻找和决策方面,李总会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

今年7月22日雅戈尔集团举行了年中经济工作会议,李如成对旅游房产、中基外贸、宜科企业的发展以及新产业和虚拟经济的投入、其他中小企业的整合与发展、国内外同类企业的收购兼并等提出了指导意见。(见雅戈尔公司网站)

这里,我们从雅戈尔公司的董事长和董秘的话中可以得知,雅戈尔今后将继续进行新的股权投资,不断地发展。投资——获益——再投资——再——。在投资领域,雅戈尔已经进入良性循环。

最近雅戈尔又准备拆资40亿,参与海通证券的增发。这完全证实上述推断。



实际上,这里的问题就是:上市公司今后是否把股权投资当作公司的主业来做。机构、券商、基金、业界人士、研究者之所以认为投资收益不可持续,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认为上市公司在出售了股权,获得收益后就再也无物可售。从这点出发,得出投资收益是一次性收益原本没错。然而,如果一个公司就把股权投资当作主业来做,那又将如何呢?

雅戈尔已经不是单纯的纺织、服装企业,更不是一个单纯的房地产公司。我们不妨称他为“财团”更为贴切。对这样一个公司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该类公司目前的内在价值应该怎样评判是投资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纵观世界,可以看到境外存在许多财团、太多的专业投资公司。他们都发展的红红火火。如果按我们目前市场的主流观点,这些公司应该“不可持续”,早该“关门大吉”才是。显然这样的立论是站不住脚的。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关于投资收益,应该实事求是,辨证对待。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公司,进行具体分析,作出不同地判断,给予相应的估值。这样投资者才不会处于迷茫之中。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正确判断上市公司的业绩不仅影响到每个投资者投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对整个证券市场的价值判断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楼主Lv.10 发表于 2008-3-4 02:01 | 查看全部
混业经营多数机构 都不看好 我看好 可能一厢情愿

持有雅戈尔 长线~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楼主Lv.10 发表于 2008-3-4 07:46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smi1949 于 2008-3-3 22:13 发表
happy88888 、CCI

其他哥们呢?

h: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wenjunLv.8 发表于 2008-3-4 08:05 | 查看全部
早!
谢谢回帖,和这样详细的分析雅戈尔。
雅戈尔持有中

[ 本帖最后由 wenjun 于 2008-3-4 08:07 编辑 ]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楼主Lv.10 发表于 2008-3-4 11:43 | 查看全部
h: 目前调整浪浪b下跌中, 等待回落接回, 还有一波c浪涨 手要快~别贪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楼主Lv.10 发表于 2008-3-4 11:44 | 查看全部
水井芳千万别追 追就套 等回落小仓位进h: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wenjunLv.8 发表于 2008-3-4 15:46 | 查看全部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