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安全和海外投资如何抉择?...【北京时间 2006年02月26日 12:14】
迪拜公司准备收购5个美国港口的部分业务,围绕此事的激烈争论揭示了美国在外资需求和国家安全之间矛盾日益加深的趋势。
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预示着,主张自由贸易的人和那些担心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等国家的资金自由流入会带来国家安全隐患的人之间,将来还会发生更多冲突。
反对迪拜国有企业迪拜公司以68亿美元收购英国铁行集团(Peninsular & Oriental Steam Navigation Co.)的呼声日渐高涨,就揭示了问题所在。后者在美国5个港口经营业务。短短几个月前,中国国有企业中海石油收购美国能源企业加州联合石油公司的交易就遭到了激烈反对,中海石油最后被迫退出。
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议员苏?麦里克曾是一位坚定的自由贸易支持者,但她周三发给美国总统布什的一纸短函则凸现了美国人在9•11恐怖袭击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她说:“有关向阿联酋出售美国港口资产一事,只说“不”还不够,应该说──“不,见鬼去吧。”
这种情绪日渐高涨,正促使国会准备修订对存在国家安全隐患的外国投资进行审核的程序。目前,这些交易需要得到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的批准才能达成,该委员会由财政部长领导,12名委员来自各相关政府部门。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里Shelby已经安排就港口交易争端在3月2日召开听证会。双方都在积极努力,要求给予国土安全问题更多关注。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比尔?弗斯特(Bill Frist)表示,国会应该发挥审查交易的作用,并“在必要时阻止”。最低限度,委员会“需要更加透明”。参议员伊万?拜依(Evan Bayh)表示,他准备提议一项立法,要求在美国的海外投资交易得到国家情报机关主管的审批,确保在交易获得审批之前国土安全得到更大关注。
到目前为止,政府对这类呼吁一直置之不理。财政部副部长罗伯特?金米特(Robert Kimmitt)建议政府与国会更多更好地沟通,但也表示目前海外投资委员会审批程序,包括对迪拜公司收购交易的审批程序,
“运作良好”。金米特说,“我觉得这套程序应该往政治方面倾斜一些,但没人希望它变得政治化。”
美国政府和许多经济学家都担心国会将在这个关键时刻反应过度。眼下,面对着巨大的贸易赤字(2005年高达7,257.5亿美元),美国除了欢迎海外投资之外几乎别无选择。而那些债权国──尤其是中国等贸易伙伴国以及石油遍地的中东国家──虽然也觉得应该把自己出售服装、电子产品或石油得来的美元换成美国国债,但又想换点别的。
IMF经济学家拉詹表示,海外投资者“想让自己的资产更加多样化并享有更大的支配权。”
摆在布什政府和国会面前的问题是,美国是否应该欢迎海外资本的流入,尤其是考虑到大量美国公司纷纷向海外市场投入巨资的趋势。拉詹说:“如果这就是这个世界向前迈进的道路,那么我们还要设置路障吗?”
经济学家都表示,过于抗拒海外投资会给美国带来极大风险。如果海外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对美国的工厂、企业、股票和债券都失去了兴趣,那么美国经济就会陷入深深的衰退。
美国人对进口商品的日益渴求推动巨额贸易赤字去年又创新高,较上年扩大逾17%。美国,作为一个国家,为购买这些进口商品融资的唯一渠道就是向外国借钱──换句话说,就是吸引海外投资。截至2004年年底,
外国人持有价值1.9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司股票、2.2万亿美元美国国债、2.1万亿美元私营部门债券和2.9万亿美元银行等融资机构的债务。
在国会的敦促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了一个办事处,审查上市公司向该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是否披露了与全球安全风险有关的实质性信息。这些举措预示着某种资本市场外交的抬头,以此弥补传统贸易制裁的不足。
一些专家警告称,这样做可能效果不会太好。回想2000年,一个由劳工领袖、人权组织和华盛顿几个支持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派别组成的联盟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活动,但是,这些抗议活动并没有给中国石油带来多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