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美元不会持续疲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美元不会持续疲软
《瞭望》周刊  (2005-01-19)

  文/左小蕾

  当前许多关于世界经济的讨论都建立在对美元汇率持续疲软的预测上。目前,美元汇率指数低于均衡水平达18%~19%。大部分分析都认为美元已进入长期下跌通道。

  我个人认为美元的走势可能不会如此悲观,美元的强势货币地位还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挑战。我们要警惕美元汇率大幅反弹的影响。

  一般认为,美元这一轮贬值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外部因素来看,2004年世界经济整体复苏明显,GDP增长从2003年的2.7%上升超过4%。全球出口总量增长从2003年的5.3%上升至10.3%,增长率几乎翻倍。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包括欧洲和日本,出口增长从2003年3.2%上升到9%,增长率将近3.8倍。欧元和日元是美元汇率指数排序第一和第二权重的货币,这两个地区的经济走强对国际货币市场特别是对美元汇率影响很大。投资者根据经济基本面调整货币投资比例,投资倾向欧元和日元,减少美元持有,致使美元表现疲软。

  从美国内部因素来看,高企不下的两大赤字是美元备受杯葛的重要原因。2004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双双达到GDP总量5%的历史最高位,使人们对美元前景产生忧虑;此外,石油涨价及国际炒家对美元的大肆炒作,也部分抵消了美国经济复苏对其汇率回升的影响。

  尽管如此,我仍认为,美元近期可能有所波动,但不太可能持续下滑,在2005年间,有很多因素随时可能会改变美元汇率的走势。

  首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取向非常明朗,人们已对美国经济已经进入加息周期达成共识。经去年5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达到2.25%。有机构预测,2005年美元的伦敦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可能达到3.5%,比英镑的预期利率2.5%高出一个百分点。还有专家预测,美元利率甚至可能达到4%左右。不断上升的利率会使美元的收益预期升高,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只要资本的净流入能够平衡经常账户,则国际收支就能保持平衡,这是促使美元升值的因素之一。

  其次,汇率是一个相对指标,美元的走势不仅受制于美国经济,也与各国和地区相对的经济变化密切相关。由于2004年后半年经济没有保持与前半年一致的强劲成长趋势,近来所有权威机构都调低了对欧元区、日本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2005年经济预测。全球工业生产增长将只是2004年的一半不到,降至8.2%,发达国家的进口从10.2%降至8.5%左右,出口下降到7.5%左右。虽然预测都只能作为参考,但世界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却几成共识,欧元区和日本也确实需要面对一些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问题,因而,只要美国能保持目前的经济状况,美元相对其他货币就可能形成走强的预期。

  更重要的是,美元长期疲软也不一定符合美国人自己的利益。美国也正在调整国内经济政策。我们注意到,美国政府的2005年财政年度预算法案中,政府支出比2004年仅有1%的增长,一些政府部门的开支被明显压缩。美国政府正在力图逐渐减少财政赤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最近通过了一项公司税收法律,准许美国跨国公司以5.25%的实际税率,把2003年以前赚取的并留在海外的利润汇回美国,而此前的税率是35%。人们预计,调整税收政策将吸引3000亿美元回流国内,拉动美国经济增长0.5%。3000亿美元的以不同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回流,将增加美元的需求,同时提升美元升值的预期,增加投资或投机美元的外汇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将阻止美元下跌趋势。另外回流资金也将缓解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对美元回升有积极推动作用。

  国际炒家们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投机商们从来不会“从一而终”,不可能持续地支持同一概念,从这个层面上讲,炒家们2005年并非没有理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综上所述,我认为美元可能在2005年不会一直走弱。不论是一些短期性因素,还是相对的长期发展趋势,还不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强势地位。□(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美国伊里诺依大学国际金融与经济计量学博士)
发表于 2005-1-1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找不死之药。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唱反调,独树一帜

Originally posted by mai at 2005-1-19 17:20
在找不死之药。

他可能手中持美元
其实我也是持美元的。
从原理上讲
现在美元已经够贬的了。 持贬值货币从长远来看,不亏。
好多人就是因为立场不坚定,到最后关头卖掉贬值货币, 导致大亏。
发表于 2005-1-19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近期不看好美美!
顶一下
让大家来讨论!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6 10:55 , Processed in 0.0354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