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2005年外汇市场展望(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3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2005年外汇市场展望

200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元疲势成为市场主题。美元作为世界外汇储备的头号货币,兑欧元跌至历史新低,兑瑞郎跌至9年低点,兑英镑则跌至12年新低;2004年也是全球紧缩周期的开始,许多国家在将利率降至极低的水平之后开始升息;美国经常帐赤字亦是人们瞩目的焦点,此外中国重估人民币的压力日益增加也是热点问题之一。预计上述问题将持续至2005年,尤其是05年上半年。但美国经济复苏也是有目共睹,因此经济增长仍应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首要主题。



欧元/美元展望

当前经济状况

尽管今年欧元/美元汇价达到了历史新高,但此货币对的上扬并非源于欧洲自身经济的支持,而主要是美元披靡的熊市情绪所致。得益于高度完善的金融市场,欧元,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流通货币在与美元的分庭抗礼中受益良多。近几个月中,许多国家的央行,其中包括俄央行及中东国家的央行将其部分外汇储备自美元转换成欧元,令欧元进一步成为除美元外的主要外汇储备货币。美元的疲软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其一是美国经常帐赤字的迅速恶化,其二是伊拉克持续的紧张局势带来了政治风险及财力的消耗。因此投资者及投机商纷纷推升欧元,令其自发行以来首次升破1.3400。但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欧元区第一大经济国-德国的失业率为10.8%,是1998年来最高水平,而整个欧元区GDP增长率仅为0.3%,远低于美国的3.3%。高失业率以及能源价格的急剧上扬打击了消费者的需求,而出口作为欧元区经济的主要动力,也因欧元的持续走强受到损害。相比之下,2004年美国经济强劲稳定地增长,失业率跌至5.4%,过去三个月每月平均职位增长15万个,个人收入在最近一段时期里增长0.6%,企业的利润增长体现在雇员的薪水之中,并最终将转化为额外的消费支出。

货币政策展望

2005年美国及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明显不同。2004年的大多数时间里,欧元区保持利率不变以维持物价的稳定。从这一点来说,欧央行对通胀压力的担忧更甚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相对欧央行,2004年初美联储仍然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消除911以后经济衰退及股市泡沫破灭带来的残留影响。自年中开始,美国经济已证实重获生机,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长率超过3%。由此美联储开始其紧缩周期,将联邦基金利率自6月份的1.00%升至12月份的2.25%。大多数分析家认为升息将持续至2005年,直至达到预期的“中性水平”(3.25%甚至4%,利率在这个水平不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及引发通胀),理由是:生产者物价指数年率达到5%及经常帐赤字达到GDP6%的警戒水平令美联储别无选择,唯有继续升息以抑制通胀及填补经常帐赤字。

欧央行亦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尽管欧元区经常帐连续盈余,但经济增长率几近为零,2004年失业率居高不下(9.9%)。另一方面,强劲欧元抑制了通胀,部分抵消了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欧元区大多数成员国通胀率接近欧央行2%的目标水平。通胀的降低令欧央行的政策在2005年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一些交易商认为若欧元/美元突破1.40,欧央行将对其进行干预,另有人则认为减息是更有效的方法:降低其短期利率不仅会令欧元下滑,还将降低资本成本,进而刺激国内需求,有助于欧元区经济的增长。

2005年展望

2005年欧元能否置疲弱经济而不顾,继续保持兑美元的升势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美元的基本面而非欧元区的经济状况。如果美国能够减少赤字,或者说至少能抑制赤字不再增长,美元应该能收回部分失地。其次若美联储2005年继续升息直至联邦基金利率达到3.50%,而欧元的利率目前为2%,那么在套利交易方面美元应该比欧元享有实质性的优势。此外倘若美国出口能扩展其市场份额,美国经常帐赤字也将得到抑制并开始减少。但如果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将可能被迫中止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美元也将可能继续下滑。近期的经济数据令美元看多者感到些许担忧,最近的非农就业数据仅仅增加11.2万,远低于预期值20万。最近的Challenger报告显示美国11月份裁员104,530人,较10月份上升2.6%,连续三个月解雇人数超过100,000。多数零售销售数据亦不如人意,沃尔玛销售年率仅增长0.7%,红皮书零售销售指数接连5周下跌。总而言之,若美国的一系列经济问题未能在2005年得到改善,投资者及投机商将继续抛售美元资产,欧元/美元可能将无视欧元区的经济基本面,继续其上行趋势。

技术分析

2004年欧元/美元不断创历史新高,尽管最近升势停滞,但趋势仍然明显。欧元/美元之所以有别于其它货币而一支独秀,原因是10月份以来汇价连连上破,100天均线及200天均线离现有汇价水平几乎800点,是所有货币对中偏差最大。继续看涨的多头应警惕平均动向指数线逐渐走低,日图此指标自40上方下滑,而周图仅位于25上方。上破新的历史高点更可能会刺激更多看空的情绪,汇价可能会急剧下滑并反转ADX指数。另一趋势动能减缓的信号是MACD自近期高点0.01走低为负数,形成熊叉。

关键位

关键支持位于前历史高点1.2935/1.3000,其上是一些支持区域,可能会令汇价在附近区间交易。阻力位于1.3710/50,破此位将指向95年11月高点1.3995。





美元/日元展望

当前经济状况;

近期经济数据表明日本经济还处于衰退的边缘,继几个月好于预期的资本支出数据后,日本经济的家计支出,领先经济指标及短观报告都打击人们对日本经济的信心。家计支出数据连续两个月下降,最近数字下降2.0%,预期下降0.5%。领先经济指标下降至20%,第二次低于50%(扩张/紧缩)线,预示日本经济前景暗淡。同时短观报告七个季度以来首次不利。很明显,日元强势正损害出口导向型的日本经济。日本当局对日元的升值倍感不安。全球减少对日本产品的需求令此状况雪上加霜。近期,财政省次官渡边一藤宏曾说:“任何日元的突变都会引起日本的强力干预”。但迄今为止,并未实质性干预,日元多头在做空美元/日元过程中越战越勇。很多人预计日央行的低限是美元/日元跌至100以下,企业机构重组及与亚洲贸易增加加强了日本企业的免疫力,使得日本政府2004年有延迟干预的余地。

货币政策展望

尽管多数专家预言日央行将在2004年开始逐渐改变其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日本经济的放缓令央行保持零利率的可能性很大。尽管能源成本大幅上升,日本经济仍陷于通缩,薪金连续44个月下降,企业继续雇佣零时工替代固定工,通胀指标如东京消费者物价指数及东京公寓销售年率持续负值,GDP增长率从年初的6%降至目前1.3%。为确保日本不再陷入经济衰退(过去12年中曾三次陷入经济衰退),日央行可能继续保持其稳健姿态。再者,只有在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数月增长的前提下,日央行才可能考虑升息。

2005年展望

日本当局骑虎难下,其深知干预只是短期行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将出口份额转向亚洲市场,以日元结算,以期避免美元/日元干预的必要,但是,能源成本升高减缓全球经济增长,亚洲国家(包括中国—-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需求减少,因此,如美国及中国增长缓慢,日本要刺激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大国内需求,不容乐观的是就业及薪金下坡,日本国内消费者情绪低迷。如日本经济2005年衰退,很难想象日元升值是否会对日趋紧缩的经济带来的影响。过去几个月主导美元/日元走势的并不是两国经济基本面的比较,而是美元疲势。跌势可能持续至年内,但日本经济状况继续滑坡,其跌势最终可能穷尽。总之,美元/日元预计将持稳,甚至可能反转,尤其是美国收支状况有所改善的情况下。但要警惕:日本抛售美元资产情绪高涨,日本已连续两个月成为美国国债的净卖出者(9月及10月)。尽管两个月并不能形成趋势,但国债的贬值及他国外汇储备多元化预示亚洲对美元需求的减少。

技术分析

与美元走势同步,美元/日元自8月份及9月份双顶111.50下滑,其间在107.00/50一度受支持,此后继续走低。估计跌至107.00时有预期官方干预的大型买盘入场,因此如美元/日元回升此位将成为强劲阻力。各技术指标表现稳定且方向各异。鉴于这种技术指标变化不大的情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其它货币对相似,美元/日元近期过度超卖。震荡指数,如相对强弱指数(63.77)及随机指数(20.2)已开始从极度超卖水位回撤,平均动向指数线周图上也开始反转。日图同样显示修正的可能,且图内各分析指数已回撤至超买,表明汇价不久将反弹。日图中平均动向指数准确预测汇价运行,11月中旬平均动向指数达35以上,后回落30,于25形成底部,回升35,于35处形成双顶。预计阻力在109.50/110.00附近,突破此位前,以前阻力将转为强劲支持。如跌势持续,预计将指向96.50。

关键技术位

如价格跌破100,下降趋势可能持续。单单技术面分析及心理因素就足以激励美元/日元空头情绪,令其跌向下一关键Fib位96.5。如果美元自此回升,109档因其间100天及200天简单均线汇集于此,将成为关键位。





英镑/美元展望

经济现状

整个2004年,英国一直是G7中经济最有活力的国家。每个季度GDP增长均超过3%,而失业率维持在4.7%(G7中最低失业率)。收入增长也表现强劲,以年度增长率来计算,涨幅接近4%。英国经济连续44个季度增长,这是逾200年来英国经济持续时间最长的增长周期。事实上,英国是G7中唯一在过去5年里未遭受经济萧条的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造就了房地产的高度投机环境。为了抑制不断增长的房地产泡沫,英国央行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去年连续5次加息。因此,英镑的基本放款利率为主要货币中最高,达到4.75%,与美元利差达到250基点,与欧元利差为275基点。在夏末/秋初经历了短浅的下跌之后,对英国经济的展望仍无定论。最近的服务业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远高于膨胀水平(50),为乐观展望的原因。另外,劳动力市场和零售销售继续其良好表现。但是,英国经济并非完美。英国央行加息的影响正逐渐扩散至经济各个方面,并减缓了众多不同部门的增长。房地产仍有许多泡沫,最新的HBOS房价调查显示年率增长为16.8%。虽然此水平略低于上个月的18.5%,但房地产增长足以令英国央行考虑再度加息的可能性。英国经济的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是房地产泡沫引起高水平的消费信贷。在2004年,房屋总贷款在历史上首度超过1万亿英镑,与年度GDP相当。英国央行若继续加息,导致英国消费者的贷款成本增加,可能不经意间会令经济陷入衰退。英国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最近的报告显示,进口增长8.5%,而出口仅增长2.5%,贸易赤字达到53亿英镑,预估值仅为47.5亿英镑。而英镑的强劲升值在导致英国消费者大量购买国外商品的同时也抑制了全球对英国商品的需求。若出口和进口的差距继续扩大,累计的贸易赤字可能无法控制,而这可能导致英镑下行调整。

货币政策展望

英国央行2005年货币政策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增长活力和英国经济增长质量。英国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在今年8月。目前,英镑的看空期货并未考虑明年加息。2005年,英国央行将面临两难的窘境:若货币政策鹰派论调浓重,可能导致英国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但是如果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将令高度投机的房地产市场产生通胀压力。而目前家庭贷款已处于高水平,这令央行更加头痛。即使极小幅度的加息也会造成严重破坏。高利率给英国调整货币政策的余地,若英国经济增长迅速放缓,英国央行可以放松货币政策。

2005年展望

未来一年,英镑的关键问题是,英国能否延续健康的经济增长,同时控制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若英国央行能够平稳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均衡问题,减缓消费信贷累积的速度,英国经济将持续增长。但是,目前英国经济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债券收益率曲线反向运行。英国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低于短期债券。这种情况很罕见,暗示市场认为经济增长可能放缓。1996年,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就何种指标是经济衰退最为可靠的预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六项指标中唯一非常可靠的就是收益率曲线反向运行。这是否是英国经济衰退的预兆?明年的另一个风险是托尼布莱尔和劳动党的政治前途未卜。如无意外情况,布莱尔应在明年5月的议会选举中轻松获胜。在他的任期内,英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是,布莱尔对于伊拉克战争的明确支持令看来确定的大选可能变成竞争激烈的较量。若伊拉克的政治局势恶化,英国军队出现伤亡,布莱尔获胜的机会可能减小。对市场更重要的是,若劳动党下台,财政大臣戈登布朗也将卸任。而戈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能力和最有效的公共政策管理家。英国共和党执政和紧缩政策的终结将导致英镑兑欧元和瑞郎下跌。因而,在2005年上半年,政治风险及经济增长风险将主导英镑走势。

技术分析

尽管英镑/美元与瑞郎、日元和加元兑美元的走势一致,达到12年新高。有趣的是,第一轮升势(1.5619/1.9143)于61.8%回档(1.7480)停滞后形成潜在头肩顶形态。尽管此形态包含熊市偏向,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汇价并未受此影响而是在上破了前一头肩顶的顶部后,汇价飙升了近800点。趋势暗示汇价有上扬潜能,尽管有形成双顶的风险。周图技术指标与欧元/美元图相似,即高度超买。RSI(75.89)和随机指数(90.14)均高度超买。另外一个暗示趋势接近尾声的是平均动向指数线,此指数在2月的升势中一度达到45,而目前的读数大大低于前者,为23.5。这种差别暗示目前升势动能疲弱。

关键位:此轮升势的下一目标是1.9750/9800,下方支持位于1.8850/8900,进一步支持于1.7450。





美元/瑞郎展望

当前经济状况

2004年瑞士经济以2%的速度缓慢增长。下半年里全球经济放缓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出口主导型经济的国家,加之油价大幅攀升,进一步挫伤了消费需求。瑞士本年度的大部分时间职位增长率实质为零,且失业率持续3.9%。此外KOF领先指标自92一路跌至11月份的71,零售销售年率亦下降0.3%。由此看出低迷的就业市场及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令消费者支出减少,从而造成了经济的不景气。相对于瑞士经济,2004年瑞郎表现良好,仍然是首选的避险货币。尽管收益率仅为0.75%,但每当地缘政治一出现动荡,瑞郎便从中获益,其中伊拉克问题可谓功不可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瑞郎与其它主要货币的不同之处,瑞士是中立国,且其货币发行量与黄金保证的比率高达40%,因此今年黄金价格自325美元升至450美元极大地支持了瑞郎,推升瑞郎兑美元升至9年来的高点。

货币政策展望

如欧洲其它大国央行,瑞央行致力于遏制通胀。瑞士利率结构同其它主要欧洲国家有所不同,瑞央行制定的是一个利率范围,把此范围的上限作为目标,而并不是某个具体的水平。上半年瑞士利率维持在相当宽松的25点的水平,5月份后瑞央行开始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年底前利率达到75%。但即使在升息过后,瑞士与欧元区及美国的利率差仍分别保持在不利的125点及150点。实际上工业化发达国家之中,唯有日本利率低于瑞士。尽管利率相对较低,瑞郎近期升势为瑞士政府敲响了警钟,瑞官员担忧瑞郎过于强劲会损害出口。瑞央行行长罗斯指出:警惕性是必不可少的,近期的外汇走势表明在极度动荡的汇市中,瑞郎受到了投机者的推升。这不符合我们的货币政策,因此最终将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几乎可以说是对投机商的公开警告。罗斯甚至明确地表示瑞央行政策将更具灵活性,并且对市场的反应会比欧央行更灵敏,一旦察觉到瑞郎的强势超过警戒水平,瑞央行将毫不犹豫地改变其紧缩银根政策,即便在套利交易方面存在劣势也在所不惜。



2005年展望

2005年瑞士经济将继续受到全球需求的影响,经济增长率也将受到强劲出口部门的支配。若能源价格下滑,生产者得以降低成本,进而刺激消费者支出,那么GDP也将强劲增长。但瑞郎作为避险货币,其走势并非决定于基本面,实际情况是:油价越低时,瑞士经济表现得越好,相反油价越是达到历史新高,瑞郎走势越强劲。因为高油价往往意味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并且还会令金价走高。自从瑞郎在外汇市场中被视为“流动的黄金”,金价的上涨也将令市场置瑞士经济基本面于不顾,推升瑞郎兑美元升至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若地缘政治形势在2005年得到缓解,金价油价下滑,促进全球经济的恢复,那么瑞郎兑美元可能会走低,风险追逐者也将重回市场。

技术分析

日图显示自8月开始瑞郎持续走高,尽管滞后于日元(7月开始走高)及加元(6月开始走高),瑞郎走势与日元及加元极为近似,不同的是近期其于1.1300筑底,此后于区间盘整,涨幅有限。分析表明,1.3230将成为阻力,支持见于1.0520/50。周图上,26周和53周简单移动均线的背离表明趋势将持续,日图MACD形成牛叉也证实瑞郎的上扬将持续。近期,只有突破周图下行通道的中间线方可见美元/瑞郎大幅上扬至通道上端。但鉴于目前状况,很多人倾向其将继续走低,完全跌破1.1300后方可重续跌势。另外,汇价小幅上扬时,日图震荡指数上升幅度却偏大,这预示趋势的持续。

提示:除经济面、技术面影响外,美元/瑞郎走势很大程度上受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技术面分析有效性有限。

关键技术位

若上破通道中线失败,美元/瑞郎可能重续跌势,跌破近期低点,指向1.0600。如果多年低点(1.1300)止住跌势,汇价可能上扬,指向fib位、100天均线及200天均线。





美元/加元展望

当前经济状况

2004年,石油以及其它工业商品的需求激增令加拿大受益良多。来自中国的需求令加拿大经济锦上添花,上两个季度的GDP增长均越过3%,同时过去12个月里有8个月就业数据增涨。工业产能利率处85%(健康水平),零售销售月率节节上扬。然而,加元飙升令加拿大经济陷入困境,加拿大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制造业连续两个月下滑以及就业增长远低于预期。由于加拿大出口占GDP的40%,且其中对美出口高达85%,因此汇率、出口及经济增长息息相关。我们目睹了加元强势导致经济增长减弱。由于出口需求减少以及加元进一步升值抑制消费,加拿大第三季度GDP增长略低于预期,自调整后的3.9%跌至3.2%。经济受挫令加元情绪继5月-11月间加上涨22%后有反转的迹象。加拿大央行货币政策姿态的改变及油价自10月27日高点55.67美元/桶下跌26%大挫加元人气。同时,加元迅速上涨对出口部门(占加拿大GDP40%)的冲击也开始显现。

货币政策展望

加拿大央行12月维持其利率不变在2.50%,而利率预期的转变发生在11月24日,当时加拿大央行行长道奇表示他对加元给经济增长以及通货膨胀带来的冲击感到担忧,此言一出市场哗然。此前,上一货币政策声明的强硬言论引导市场预期加息。最近的声明证实了加元进一步上涨为加拿大经济带来的风险。声明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于,声明删除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需要进一步减少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的措词,这表明加央行可能已转至中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改变以及明年上半年加息希望的渺小可能加剧加元的反转之势。

2005年展望

2005年,加元走势可能受石油价格及中国对工业和日用消费品需求程度的影响。尽管油价近期自高点下跌逾20%,但许多分析人士预计油价将走稳并会在2005年上扬,全球经济扩张以及有限的石油供应可能令油价上行压力持续。若油价维持在当前水平并且美联储继续推行其紧缩货币政策,加元可能会进一步的疲软。

技术分析

2004年上半年,加元走势极为暗淡。美元/加元限定在区间交易,其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头肩形态。然而,2004年5至11月的走势相当强劲,加元兑美元从5月低点至11月高点涨幅达16%,与美元兑其它各货币全线下滑相呼应,此后12月受油价及不利数据作用,美元/加元反弹。目前技术面也显示反转迹象。平均动向指数线现趋向走低,指向20。MACD指标现处正值区域,RSI抬头,而20日均线有上穿50日均线之势。12月7月的急剧上扬令汇价有望向1.2595扩展,此位为5月-11月跌浪38.2%菲波回挡。在此之前存在一些阻力密集区域,比如:10月28日高点1.2345、100日简单均线1.2520。若收盘于12月6日低点1.2035下方,将可能打消牛市动能,同时若下破1.1930,将可能威胁当前底部。

关键水平

预计关键菲波水平与当前100日简单均线会相交于1.2500档附近,形成一个强大的阻力。若上破此位,并有效突破200日均线将很可能在50%回挡处受阻。支持方面,强大的支持区域在11月低点1.1720附近。





澳元/美元展望

当前经济状况

总体来看,受蓬勃的亚洲经济带动,2004年澳洲经济呈良性健康发展。失业率降至25年低点,商业信心空前高涨,薪金水平稳步上升,年率达3.5%。作为世界第三大黄金生产国(仅次于南非及美国),金价升至10年高点450美元/盎司也有助于澳洲经济,由此澳洲享有世界第二大黄金出口量额,但是,后半年油价的飙升挫伤经济增长势头。零售支出连续五个月低于预期,房屋市场持续走下坡路,更令人担忧的是:出口跟不上油价推高的进口,贸易赤字突增。油价回落,金价高企令澳元12月份回升。金价,油价,一正一负,谁轻谁重?结果是金价的上升抵销油价的影响,带动澳元回升。

货币政策展望

鉴于近期经济活动的减缓,澳储行连续三个月保持利率5.25%不变。近期澳储行付行长斯蒂文讲话暗示:其不急于调整利率,受信贷刺激而火爆的房屋市场逐渐降温,澳洲经济平稳发展。尽管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但放缓的原因更多的是供应不足而非需求不足。同是他还预计明后两年通胀将逐渐上升。分析家认为斯蒂文的言论反映澳储行2005年的货币政策立场。总之,2005年澳洲货币政策可能保持不变,但也不排除油价推升物价,通胀上升令其升息的可能。以前,澳储行曾表示意欲将利率调至中性水平(5-6.25%)。

2005年展望

2005年,预期美联储继续向3.5%升息,澳洲升息可能不大,澳元套利交易的优势可能消失。美国GDP增长率持续3%以上,而澳洲2004年第三季GDP增长率降至0.3%,2005年澳元可能将面临抛售。如果美国增长停滞,联储政策回至“稳步升息”澳元仍可能因其高息而受追捧。

技术分析

自0.6790后的上扬可称意外,9月以前连续三周走低后走出一条漂亮上扬线。但自12月份初美元显示回弹迹象后,回落,所幸回落于100天及200天上方止住。与纽元相似,澳元兑美元已严重超买,指标显示升势动能渐弱。平均动能指数线在汇价上扬时走低。

关键技术位

上方,下一运行区间在0.8000/50,阻力在0.8450/8500。下方支持于100天均线及200天均线0.7250/0.7300。





纽元/美元展望

当前经济状况

与澳洲相似,纽西兰也是中国商品需求的最大受益者。在这个制造业产出中25%来源于奶制品及肉制品的国家,中国对主食品需求的增长占其2004年GDP增长率的5%。移民的增加,住房市场的兴旺振兴纽西兰经济。两年内房屋价格平均上升了34%,失业率从4.6%降低至3.8%,达17年低点,薪金水平连续三个季度(年率)增长3.3%。唯一不足的是:通胀萌芽,赤字增加。2004年受薪金增长,房价上扬及能源价格飙升的推动通胀年率达2.4%,汽车,家庭用品及其它消费产品的进口增加令经常帐赤字出人意料地扩大到64.4亿纽元(GDP的4.6%),预期为56亿,

货币政策展望

2004年纽储行连续升息1.5%至6.5%,市场预计10月28日最后一次升息25点后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其将保持利率不变。分析家认为2005年纽西兰经济会逐渐降温,纽储行利率政策趋向温和,GDP增长率将从目前的4.6%跌至2.4%,若果真如此,纽储行将考虑减息以配合纽西兰经济的软着陆。

2005年展望

与澳元相同,纽元可能不再享有高息优势。膨胀的赤字(有人预计至2005年将占GDP的7%)及货币政策的转变将令纽元受压。纽元的走向具体仍取决于美元走势。

技术分析

尽管其间有过两次回撤,我们还是可以说过去6个月纽元/美元走出一条漂亮上扬线。两次回撤可能迫使失算者及套息投资商止损出场。有趣的是,此货币对10月底曾止步于2月高点(0.7100),此后自11月中旬的双底(0.6781)一路上扬,突破2月高点。之后不久,汇价短暂跌破0.7100,目前略高于这一前阻力位。上升趋势清晰,似有更多上涨动力。周图技术指标显示MACD出现分歧,同时震荡指数持续超买(随机指数为82.84,RSI为69.59),以及平均动向指数线明显下跌。这些与日图指标共同显示此货币对已形成短期顶部。

关键位

如果涨势持续,0.7800将成为2005年汇价运行中轴,相反,如走势不利,可能于0.6300(甚至0.5845)形成底部。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5 13:26 , Processed in 0.0465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